李锦:从改革角度看一季度央企业绩状况
昨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今年一季度央企业绩状况,双创近年来同期最佳业绩。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表示,央企一季度的业绩显示了去年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有了明显成效。不过,从改革角度看,仍然有内部动力不足的担忧。过去几年,因为国企效益急剧下行,不少央企爆出巨亏,因此有不少声音质疑国有所有制在企业中的运行效率,希望借国企改革去国有化。现在这份成绩单可以说明,国企进行市场改革到位的话,仍是可以把国企做好,有利于增强对国企的信心。
从去年十月,我就注意央企经营状况有了明显不同,从2012年11月持续下降,见了底,年底做了分析。在今年一二月份数据出来时,两会前曾发表过一篇分析报告,表示国企或许正进入新周期的起点。我只是预测,还待形势验证。现在今年一季度数字出来了,证明前两次分析是站得住脚的。
我坦言,一季度央企业绩的回升,虽然与国企改革也有关系,但是与供给侧结构改革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类行业所占比重大幅下降,制造业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医药等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在形成,行业结构趋于优化,这将增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稳定性。
在我看来,我国国企可能已经告别了长达6年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正在进入“新周期”的起点。这个新周期的苗头从近几个月的央企业绩表现中已经出现。对“新周期”,我还是要写文章的。
现在,今年一季度央企业绩状况出来了,我除了表达以上观点,觉得要继续说些新话。因为从中央到地方,对深化国企改革期待很高,这个话题比较热。总体看,目前国企改革的外部动力充足,但内部动力还不够,或会影响国企改革的效果,影响国企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国企改革形势外部形势良好,国企改革的外部动力充足,不仅有国家、地方与企业的重视,以及供给侧改革、产权改革等一系列配套举措,给改革创造所需的环境,但是改革要真正形成一股正向力量,不仅要靠外力,还要有内力配合。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改革的内部力量如激励机制、容错机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等,由于员工持股问题和高管股权激励机制迟迟没有放开,致使三项制度改革止步不前。内部动力不足,影响改革效果。
供给侧改革是结构改革,属于外科手术;国企改革是产权改革,属于内科手术。当前重点抓供给侧改革,是对的,也好抓,能抓好。产权改革,难度大,“天花板”与“地板”不具体,风险太大,容易出事,使得人们不敢动。
从长期看,应当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改革,一手抓国企产权改革,内外动力齐发,才是最好的局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