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为何有纪委书记对顶风违纪不敢制止?
“在监督方面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大胆履责,日常监督失之于宽。”“这次发生的案例,给我敲响了警钟,自己安于现状、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终究酿成大错。”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建新后悔不已地说道。不久前,杨建新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调离纪检岗位。(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9-18)去年3月,三元区纪委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区经信局私设“小金库”发放福利等问题。经核查,时任区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清林、副局长郑新伟、副主任科员李敏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私设“小金库”,违规发放福利等违纪问题;陈清林还涉及其他严重违纪问题,涉嫌违法犯罪问题。日前,陈清林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郑新伟、李敏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私设“小金库”,违规发福利,时任区经信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杨建新不但没有及时制止,反而碍于情面,听之任之。
针对杨建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区纪委启动“一案双查”程序,对杨建新进行立案审查,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并建议将其调离纪检岗位。
这是一起典型的纪检干部不作为的案例,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问责条例的很好典型。
在当前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没有杜绝,有的仍在变换花样、变换形式,有的仍在顶风违纪,根本不把纪律、规矩和法律放在眼里,尤其是一些地方、基层苍蝇依然扑面,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严重影响了反腐的实际成效。
应该说,面对这样一些违纪违法尤其是顶风违纪现象,那些身处一线的纪检干部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为什么有的会不制止呢?更不用说主动去查处了有的甚至还会参与其中。这里面的原因很值得深思。
首先,关于一些违纪腐败现象的利益群体问题。比如私设“小金库”、违规发福利问题,受益的往往是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单位的所有人,如果纪委书记动真格的话,那就是动了这个小群体的利益,而且是与自己整天工作生活在一起的人,怎么都会有感情了。不仅仅自己本身就是这个利益群体里的一份子,而且较真的话就得罪了这个小群体。
这个问题可不能小视。在当下基层阳光的工资收入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有的单位就会动这样的歪心思。而且现在官场不作为现象严重,有的干部不干活,过去靠的就是这些灰色利益驱动,现在可是不行了,工作也难推动了。所以有个现象就是,过去是请客送礼,事还会办;现在是不请客送礼了,可是事不办了。
其次,在纪委监督的问题上,还得更加强化制度的刚性,而不只是强调纪检干部的个人作用。即使是强调个人的作用,也要通过制度给个人以强大的监督力量支撑。比如关于财务的公开透明问题,就得要下决心解决,将公开的程度加大,公开到每一笔钱、每一个细目,并且要向社会公开,要让所有的领导不敢乱花钱,包括一分钱也不能乱花。
那么,最后就还得要强化社会监督的力量。除了强化两个责任之外,如何解决地方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还得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一方面要监督官员的腐败行为,另一方面也要监督反腐部门的作为问题。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对于广大的基层来说,线长面广,如果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是很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是很难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笼子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