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6-8-15 23:51:07

刘晓博:中国经济的秘密,就藏在它身上!

  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数据是哪个?

  在地方官员眼中,是GDP同比增速,这事关政绩考核;在央行眼中,是CPI,它是货币政策的体温计;在中央政府眼中,是调查失业率,它事关社会安定。

  近年来,在专栏文章里我提出了一些新指标,比如通过“小学在校生人数”推算人口增减,考察一个地区的人口竞争力;通过“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来考察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的占有率”,来考察省会城市汇聚资源的能力,等等。

  今天我着重分析的是:“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同一时期的),这个指标的含义是:货币超发的程度。

  M2是广义货币,它的同比增速可以理解为货币发行速度;GDP是国民生产总值,它的同比增速可以理解为财富创造的速度。

  如果“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等于1,则表明没有超发货币;如果大于1,则表明超发了货币,货币购买力将有所下降。如果小于1,表明货币发行速度跟不上财富增长速度,通缩将会出现,利率将会飙升。

  这个数值超过1之后,越大表明发钞速度越快。下面让我们看看1993年以来的相关数据:
  国家统计局是从1993年的统计公报开始公布M2和M1(狭义货币)增速的,但最初4年不公布绝对数字,只有增速。从1997年统计公报开始公布详细的数字。表格第二栏是每年年末的M2绝对数字,单位是万亿。2016年的数据,是截止6月末的。

  根据增速,我们可以反推出1992年的M2为2.87万亿,到2016年年中,24年半时间增长了52倍,这20多年里中国M2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18%。

  表格第六栏就是“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通过简单观察就会发现,自1993年以来,这个数据最高点出现在2009年,为3.18,这一年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之年。此外,高点是在1994年到1996年,当时正是经济过热期,基建规模过大拉动了货币超发。

  通过这24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如下现象:

  1、货币超发是常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更厉害,虽然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09年,但从2010年以后,速度已经有所降低。

  2、平均而言,过去24年里中国发钞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我此前曾提出一个观点,若“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降低到1.5倍以内,就会出现钱荒,带来利率上升,经济难以承受。在过去24年里,有两年(2007年和2011年)曾跌破过1.5,有三年(2000年、2004年、2006年)逼近过1.5倍。

  但这种低点往往出现在高点之后,而且低点一般会“蜻蜓点水”,出现之后马上连续几年大幅反弹,维持一个较高位置。比如2007年低点之后,出现了2009年的大反弹;2011年低点之后,随后连续5年在1.76倍或者以上,并在2015年出现了1.93倍的近期高点。

  今年7月,M2增速回落到了10.2%,跟当前GDP增速的比值回落到了1.52倍,但这必然是短期现象,到今年年底M2肯定会在12.5%以上,甚至突破13%。

  3、由于投资主体是地方政府和国企,所以经济低效问题难以解决,这其实就是M2同比增速偏快的根本原因。而M2增长偏快,则是大城市房价易涨难跌的根本原因。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假说:只要地方政府和国企仍然是投资主体,只要IPO注册制无法推出(或推出了不是货真价实的),中心城市房价将仍然会易涨难跌。

  4、整体而言,M2同比增速将逐步回落,目前已经从20年前的20%以上,回落到了10年前的18%左右,直到近年来的13%左右。经济增速也随之回落到了6.5%左右,未来“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将在1.77附近波动。

  5、如果改革能不断深入,则“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将有望回落到1.5倍附近,而不至于带来钱荒。这样,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将会减轻一些。目前1.77倍的水平(M2同比增速比GDP增速快5到6个百分点),将让人民币每年产生5%左右的贬值压力。

  6、目前中国的M2已经超过150万亿(7月数字),几乎相当于美元加上欧元区的总水平。未来要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必须将M2增速降下来。但这难度非常大。

  7、由于“M2同比增速÷GDP同比增速”很难长期降低到1.7倍以下,中国股市的高估值现象仍将维持一段时间,楼市的高估值现象可能长期存在。这样,人民币自由兑换,基本上不可能在10年内实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晓博:中国经济的秘密,就藏在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