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8|回复: 0

老子与孔子:不同政治理想下的社会治理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4 1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苏小草sxc 于 2017-5-4 15:55 编辑

老子与孔子:不同政治理想下的社会治理模式
                             文\苏小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道德经》)三生万物道一体,旨在尊重事物的绝对差(个)异性规律:三极之道,实现分权,即三权分立、互制互衡;一阴一阳理交替,旨在寻求事物的相对‘一致性’规律:对立互补的因果律,实现限权,即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此之谓:对立互补的三极之道,简曰:道理。当下,宪政民主制度的实质就是遵循这一全息逻辑的制度体系。道理天下,同归于一,劈风斩浪,奋发图强,只有克服心理障碍,勇于打破各种藩篱,走向世界和未来,中国人才能拥有光明的前途和美好的未来!


(一)仁治与法治

‘仁’字最早现于卜辞,源于商周时期的巫官文化。古占卜术中,‘金仁’一体,象乾、兑,喻指,权力、财富和美女。《商书·太甲》云:‘怀于有仁’,《诗·郑风·叔于田》云:‘洵美且仁’。也就是说,古之‘仁者,人也。’这里的‘人’指的是,手握重器、拥有无尽财富和美女的大腕或君王。这或许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文化渊源。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孔丘的所谓‘仁治’作一个梳理。

首先,‘礼崩乐坏’,诸侯纷起,天下纷乱,此情此景,图谋不轨的孔丘心急如焚、忧心满怀,‘祖述尧舜,复推周礼’,将‘仁义’上升为一种道德观。何谓‘仁义’?怀于‘礼’者,谓之‘仁’;恭于‘礼’者,谓之‘义’。

其次,孔丘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君子小人说’,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者,礼之用,不同于‘君子’,同于‘小人’。也就是说,维护等级伦理秩序、履行‘讳畏隐’义务的人才有资格称作‘君子’,否则,只能是‘小人’。

再次,孔丘提出‘仁治’天下的实现途径。一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二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即以愚民弱民为手段,推行以宗亲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官本位’王权政治是‘仁治’实现的途径。既然‘学而优,优而学’的唯一出发点和目的是为王权专制服务而‘入仕’,那么,其倡导学的内容就只能是装腔作势、尔虞我诈、投机混世的‘礼乐’表演。

在此,我们可以把孔丘的治世主张与老子的治世主张作一个对比。

老子主张复归‘大道’,‘绝仁弃义’,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认为,所谓‘仁治’正是‘大道废’的必然结果,国家混乱、道德败坏、民不聊生,并非‘礼崩乐坏’的结果,而是‘礼乐文化’种下的祸根。因此,其提出,摒弃莫名的空想,尊重人性、尊重现实,‘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拒绝奸巧淫逸、假仁假义,努力回归到‘玄同’和‘玄德’的自然大道上去。

何谓‘玄同’、‘玄德’?古之‘同’平等也;古之‘德’自由也。故,‘玄同’之于平等;‘玄德’之于自由。自由乃平等之道体,平等乃自由之德器。道与德相辅,体与器相长,无器则无体,无因则无果。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可见,老子的‘道’是构建在个性价值与个人主体认知之上的,这与孔丘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存在天壤之别。因为,自知方能知人,自胜方能胜人,‘患不知人’,不患不自知或不己知,只能扼杀人们寻求‘自由、平等’的个性价值,实属本末倒置,祸之端也。

在‘玄同’、‘玄德’,即‘生而自由,人人平等’的基础上,老子进而又提出了民富国强的治世主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即构建权利与义务或责权相符之机会均等、平等自由交易的‘契治’,这与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的‘法治’概念完全吻合。故有,‘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物阜民丰、民富国强,天下大治矣。这与孔丘主张的‘仁者,人(官)也,亲亲为大’、‘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官),使民以时’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相比,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可见,老子的治世主张,高瞻远瞩、蕴蓄宏深,不仅远远超前于生世,亦不逊于数千年后的当下。

《说文解字》里说,古文‘仁’从千心,上面一个‘千’字,下面一个‘心’字,意指,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可见,孔子‘克己复礼’的所谓‘仁治’实是为‘官本位’等级社会服务,扼杀人个性价值的‘德治’,可惜,其不知‘道德’为何物。因为,所谓‘仁治’之前,必然要有‘大盗’出,而‘怀仁’,既为‘大盗’,何言‘德’也?既与‘大盗’为伍,何言‘道’也?可见,孔丘只是个一心作恶,为虎作伥、骗人骗己,投机混世的政治和道德骗子。


(二)迷失的道德

纵观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深陷一个政治流氓---孔丘的胡言乱语《论语》中,而无法解脱,从而演绎了千年的血腥缠斗史,其人性之堕落、死伤之惨烈无以复加。倘若一种学说解读来解读去,伴随它的只有无尽的杀戮和冲突,它可能是真理吗?为了孔丘这样一个‘不在道中而言道’的假‘圣人’,中华民族难道还要自寻烦恼、继续延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痛楚与灾难!若果真如此,中华民族的确不可救药了!

中华千年的内斗史的文化基因皆来源于孔丘的‘君子小人说’,因为,孔丘的君子小人说,不是构建在‘人人平等’的理性判断上的,而是构建在‘人人不平等’的感性直觉上的。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利’与‘义’只是个人的直觉判断,并非平等自由交易的理性价值。故,十恶不赦的恶棍,从本己的利益和需要出发,都可能认为自己永远是君子,别人永远是小人。如此,人人都会迷失自我,而丧失反省、纠错的自律能力,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君子,把别人看成是微不足道的小人,并迅速形成互相猜忌、仇视的社会风气。谁不希望自己永远是君子呢?正所谓:人人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君子的时候,人人都蜕变成了人面兽心的恶鬼。只要具有基本逻辑思维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可见,孔毒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也就是说,人类的任何道德价值判断,都是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人类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必须构建在平等自由交易基础之上,否则,人们的善良愿望就会铺就一条通往罪恶的途。比如,在自由市场购买商品,人人都希望少花钱得到更多自己需要和偏好的物品,倘若仅以‘利义’作为道德价值判断,那么,白送买方商品的卖方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君子’,而买方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小人’。因为,人是寻求利益的动物,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希望得到额外的现实利益,如此,贪图小利、堕落为‘小人’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作为一种道德价值判断不能构建在感性直觉的‘利义’判断之上,而应该建立在平等自由的交易的理性价值之上,否则,人人都会变得贪婪、无耻,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论理就会持续堕落下去,直至堕落进无底的深渊。

事实上,儒学的本质就是为皇权专制的等级社会量身定做的一整套价值伦理体系。无论孔儒倡导‘君轻民重’抑或‘民重君轻’,在价值判断上,都是相同的,即倡导人人永远不平等而非平等!只能演绎成王败寇、皇朝更迭的历史宿命。也就是说,丧失了平等自由道德原则的任何美妙的话语,若上升为一种社会伦理,只能成就主仆依附的人身关系,人人都会失去做个人的独立资格与尊严,最终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杀戮和灾难!一直以来,人们把汉武‘独尊儒术’的过错都归结到儒生董仲舒身上,这完全是为孔丘及其儒学推卸责任的说法。因为,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的皇权专制者都是以尊孔为名,挑起后儒反前儒的内斗以巩固其专制统治,倘若孔孟之道是绝对真理,不可能循环往复地出现这种颠覆与重构的情况。根源在于孔学是伪学,儒文化是伪文化,在此之上,根本不可能构建起任何文明、文化大厦!

倘若我们出于整体的历史观,可以清晰地发现,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的皇权专制者都是倡导尊孔的,他们极力倡导尊孔的目的无非在于强化和延续血统论的皇权专制。中华历史上,历次政治运动中,腐儒往往沦为被利用的对象,皇权更迭必屠腐儒演绎的往往是同一个悲惨剧情。可以这样说,秦汉以来的孔儒皆是孔丘的牺牲品和替罪羊,孔丘的邪灵附体,造成了中华血腥屠戮、成王败寇的千古奇难!

同胞们!醒来吧,自封‘圣人’的孔丘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一个祸害中华千年十足的恶棍。放弃这个妖孽吧!为了自己的子孙,也为了自己的清明,从此,我们与这个恶鬼一刀两断,中华民族就能走出千年的迷途,迎来美好的明天!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5-1-19 08:25 , Processed in 0.0810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