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9|回复: 0

许锡良:中国人的思维与中国式的生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3 01: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学校教育恨不得把学生都变成听话服从的乖巧孩子,而且常常以此作为学生表现的依据。等到他们毕业了,到社会上谋生才发现,他们急切地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市场中打拼的时候,才知道市场竞争是多么需要批判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创意。可惜,这些本来与生俱来的好品质却被学校教育给剥夺了。

   然而这些东西为什么会产生呢?看看苏格拉底与孔子两个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其实就不难理解了。美国的乔布斯临终前曾经说过,他愿意用他一生创造的财富换取与苏格拉底作一个下午的交流探讨。为什么他会如此看重苏格拉底?那是因为他的成功离不开苏格拉底的启发方式与探讨问题的方式。那种方式后来被思想家波普尔总结为:猜想与反驳的方式。你有一个好想法,拿出来不仅仅是让大家来分享,而且还要让大家来批驳。只有经住了大家七嘴八舌地批驳之后,那个想法才是比较有价值的。

   乔布斯每次在作出一个实施方案的时候,都要设想至少上千个方案,然后每个方案都拿出来让大家批判与质疑,甚至从鸡蛋里找骨头。然后看哪个方案的瑕疵是最少的——完美的当然是没有的——然后就用这个方案。这种思考方法与工作方法是中国人很难理解,更难接受的。这也许就是因为中国人总也不肯接受苏格拉底,而乔布斯也不鸟中国的孔子的深层次原因吧。

   孔子是光收学费,而不肯教学,在节约办学成本方面达到苛刻的地步的中国最早一批民办学校校长。收三千弟子,竟然连个教师也不请,自己又当校长,又当教师,却连间像样的教室都没有。难怪合格率那么低——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贤人,而所谓贤人,其实并没有为人类作出过任何贡献,既没有一个人有一篇像样的文章,更没有一本专著流传于世,也没有发明创造,即使是“学而优则仕”,弟子中也没有一个当过像样的官,做出过什么像样的政绩。那些弟子投奔孔子门下,既花了巨额学费(束修以上),却又学不到东西,反而像孔子的家奴。

   而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是开办学术园(The academic Garden),学术风气浓厚,开放式的探讨与争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成为师生之间的准则,大家只追求真理,不论资排辈。在逻辑面前,在事实面前,在严密论证面前,没有师生之分,大家一视同仁。

   如果我遇到孔子,我愿意与他做朋友,因为他收的束修——肉干那么多,吃都吃不完,以致于讲究吃喝到这个份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跟这样的人做朋友,不愁没有肉脯吃。还能够听他侃大山,说点大实话。不过,既然收了那么多肉干,自己吃不完,却又不肯给点给颜回吃,要知道颜回可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却因为“一箪食,一瓢饮”,长期营养不足,贫病而死。这实在是令人想不通。

   孔子也不愿意在颜回死后替他买个像样的棺材,那是因为颜回到死连个科级干部都没有混上,混得实在是太惨了。怎么配享受棺材?这简直是要砸孔家店的牌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也,禄在其中;耕也,馁在其中。颜回太不争气了。

   在中国的生存之道,首要的法则还是成功,无论你是杀人放火受招安,还是造假造孽来包装,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功。只要你成功了,就不愁没人来为你的成功充当吹鼓手,有充当抬轿子的,有唱颂歌的,有擦皮鞋的,有帮忙的,有帮闲的,大家就像苍蝇终于盯上了一堆狗屎一样,如果有谁胆敢说这堆狗屎臭,要清除掉,那么,那些苍蝇立即就围上来向你疯狂进攻,让你耳朵里整天嗡嗡作响,烦不胜烦,最后只好放弃,因此,在中国,千年来这样的狗屎越堆越多,终于酝酿成了千年的臭酱缸。

   中国人,无论什么专制,还是民主,其实说到底骨子里,只是“出人头地”四个字而已。有人用“专制”来体现人上人的价值,有人用“民主”作为幌子,其实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雷锋做好事,常常喜欢扶老大娘过街,到街上捡粪,两个小时可以捡三百斤粪便。后来,每年到学雷锋的时候,老大娘都不够用了,只用十个八个战士共用一个老大娘。有人计算了一下,雷锋在街上大约每三步就有一堆粪,每十一秒,就遇到一堆粪,再考虑到捡粪的远不止雷锋一个人,这样算来,中国人居住的地方确实是一个大粪坑。可是,人们光顾做好事不留名,却没有考虑到由此反映了中国人居住的环境,卫生状况有多么糟糕。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3 12:39 , Processed in 0.0876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