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6|回复: 0

谈《孟子》、《中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31 1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可信度:
 
0% () 【我投】
  作者可疑度:
 
0% () 【我投】
[font=宋体]


概括地说,如果是写给君王看的,那么《孟子》是一篇伟大著作,如果是专门写给百姓看的,那么《孟子》是一碗毒鸡汤,至于《中庸》,则是彻头彻尾的大毒草。

孟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礼乐文化,只是阐述的更加详尽透彻,他相信君仁则一国仁,他极度相信君子(仁君)的表率作用,所谓君子德风,风行草上必偃。一方面君王施行仁政,不违农时,薄赋轻徭,解决臣民温饱,保证家庭和睦,民安则国泰,另一方面君王以仁君的形象与民同乐,那么形成领袖效应,将心比心,臣民必然与君王戮力同心,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孟子的民本主义立场是鲜明的,这与孔子截然不同。国君行仁政,则君仁莫不仁,对于推广仁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国君不施仁政,则无异于播恶于远,影响极坏。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谓民为贵,并不是臣民地位的尊贵,而是臣民的福祉是至为重要。君王的责任是保障臣民的幸福,如果做不到,下民易子而食,老幼转于沟壑,就丧失了政权的合法性,旁人有权取而代之。所以他谈到同宗贵卿,如果苦谏不从,暴君一意孤行,同宗的卿大夫有权“易之”,不算弑君,这种观点堪称石破天惊。这是孟子相较于孔子的可贵之处,当然为了向君王推行仁学,孟子这个也算是连哄带吓了。

宋明之后文人都崇拜孟子奉其为师,一个原因,是孟子拔高了文人的地位,提升了文人的尊严,仁心是天爵,胸怀仁德之心,就是地位尊贵至人,孟子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敢于平视君王,在与君王的对谈中不卑不亢。君王掌握的是权力,他孟子掌握的是知识和德行,大家半斤八两,地位相等,这在孔子论语中也是不敢想的。正是这样,孟子敢于向君王摆谱,君王借故不见他,他后来也借故托病不见对方,跟君王玩起了躲猫猫,当然毕竟孟子有求于君王,这种行为不免像跟君王耍小性子。

孔子曾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也认为仁义是天赋,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可以说与生俱来,然而君子一生又需要不断的修行,修身养性,就是害怕本性受到侵蚀,仁善之心会逐步退化丧失,所以儒家要求不断的养心。这个很像是佛教的见性即佛,就是佛性人人都有,就像古代铜镜需要经常磨才能照见人影,否则会沾染铜锈一片模糊,就像神秀上人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孟子的养心也是这个道理,但孟子的本性,是排除感官信息,拒绝外部世界的干扰,所以儒家的养心就是退居到内心世界,那里不需要文化知识,不需要感官刺激,不需要社会生活,这种养心就是后来宋明理学的蓝山。

所以说孟子著作只写给君王看,还很可贵,因为君王拥有权力,但如果专门写给百姓看,让平民修行,那只能算是毒鸡汤。百姓不断的修行仁义道德,等于是灵魂深处闹革命,只能是一种精神折磨。孟子的儒家修行,其实都是嘴上说说而已,永远怯于行动。孟子自夸浩然之气充塞天地,具体而微,其实也只是他自娱自乐的玩意,儒家的修身永远都是慎独慎言,反诸其身,永远在自身上找原因,开展自我批评,狠斗私字一闪念。儒家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可孔子孟子到处周游列国推行己说,孟子更是自负五百年后继往开来的圣人。虽说君子能天降大任,但具体说的还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类的修行,具体如何乘势顺时,揭竿而起,铲除暴君,伸张正义,在孔孟字典里是没有的,在孔孟之道里永远不会告诉人们如何试图去改变命运,与暴君抗争。这一点在《中庸》里尤其表现的奇葩,《中庸》后半部夸大君子,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鼎足而三。君子的形象高大、尊贵、充满正义又近于万能,可细细品味,君子日常所做的无非是亲亲、尊贤、祭祀这些个屁大点事,形象上流光泛彩,可实际上干的都是喽啰、炮灰、奴才的勾当,他们被许诺下“具大德者必受命”的空头支票,干的是读书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们需要时刻谨记的修身名言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就是不要试图改变现状,而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腐儒的君子更不可能是内在追求真理,外在造福万民的真正文化英雄,他们都是权力的奴才!



2019.3.31
[/font][/font]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6 05:51 , Processed in 0.1108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