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4|回复: 0

刘晓铎:评“林毅夫张维迎激辩产业政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6 22: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京报》11月10日发表了《四度交手 林毅夫张维迎激辩产业政策》的报道,令人感慨万千。三十多年前,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占统治地位时,北京大学内怎么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激辩”。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学界竟倒退到如此地步,把西方经济学界早已“嚼烂”了的“馍”,当作“山珍海味”!

    一,当今世界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政府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策

    在这次被称之为“盘古开天地”以来的第一次大辩论中,自称“客观派”的林毅夫强调:“中国过去35年,我们必须承认政府的政策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绝大多数正确,不可能连续35年每年9.8%的增长,也不可能是新兴大国中唯一没有出现严重危机的国家。”是的,过去一些年我国经济确实是有一段高速发展,那么是不是就能够证明“政府的政策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呢?我们认为这种结论不对!

    经济高速发展首先是客观条件的必然结果。看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英国有过高速发展的历史,美国也有过高速发展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有过高速发展的历史,以后又有“四小龙”高速发展的历史,现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又都处于停滞状态,能够说这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就是因为政府的政策正确,而经济停滞时期政府的政策不正确?是政府的政策决定经济发展吗?是“长官意志”决定经济发展吗?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是这种理论才使社会学成为科学,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

    自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政策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策。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以后,资产阶级政府反复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克服”经济危机。采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造成上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经济危机,简称“滞胀”;以后采用财政政策,靠借贷(包括国家借贷、企业借贷、个人借贷等)刺激经济,2008年爆发的债务危机,至今已经8年,世界经济还处于萧条状态。说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垂死阶段,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政府,已经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策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由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转向“融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由于大量外资涌入和发展外贸等,的确有一段高速发展的阶段。这是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表现,是我国经济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投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怀抱的短期现象,不是政府“正确”政策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任何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政府都不可能制定出“正确”政策,最多只是延缓一点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死亡时间。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正是这种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违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也是这次林毅夫与张维迎“激辩”的现实背景。林毅夫看到我国经济曾经有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就肯定我国政府的政策正确,可是,他没有看到资本主经济发展史上,有过不少国家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的阶段,又有过衰落的阶段,这些发展变化用政府的政策、长官的意志能够说明得了吗?显然不能!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曾经有过的高速发展阶段,当然也不能够以政府的正确加以说明!不然为什么现在又出现“下行压力加大”的趋势呢?为什么张维迎会否定政府的产业政策呢? 林毅夫把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归功于“长官意志”、政府的政策,那么现在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是不是证明了政府的政策不正确呢!

    二,“废除任何形式产业政策”的主张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张维迎则否定政府的产业政策,“坚决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这种主张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是“水中月、镜中花”。

    张维迎无视现实,“坚决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这种主张可能实现吗?这种主张只能存在于他的想象中,也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林毅夫说:“还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的国家”,这个论断基本上符合实际,但是要加以限定,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国家,“还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的国家”。

    自从1929年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实行罗斯福西新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有“不用产业政策的国家”。这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

    恩格斯早就指出:“某种生产资料和交通手段,例如铁路,一开始规模就很大,它们排斥任何其他的资本主义经营形式。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指股份制——引者注):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这种转化为国有财产的必然性首先表现在大规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铁路方面。”(《马恩选集》第三卷   第317页)可见,资本主义政府的产业政策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是早就存在了的事实。按照张维迎的说法:“产业政策是披着马甲的计划经济”,那么,“计划经济”可早就存在了!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也不是现在才发生。

    张维迎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政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凤毛麟角,这一点连林毅夫本人也不否认。”这个论断比较接近事实。但是,他想象的“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则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尽管如他所说,“中国产业政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我国政府可能如他所要求的“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吗?当然不可能!这种想象只不过是他顽固坚持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

    三,“市场经济”是掩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别的错误概念

    张维迎等所谓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呢?

    “市场经济”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市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买卖生产的物品,是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出现买卖劳动力商品时,经济关系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买卖的双方就成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了。因此,市场经济的概念,掩盖了小商品生产者的关系和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之间的根本区别,更掩盖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间的区别。张维迎、也包括林毅夫等运用所谓的“市场经济”概念,就是为了抹杀这些不同性质经济的本质区别。他们用“市场经济”的概念,就是为了否认毛泽东时期的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为了掩盖我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

    张维迎等所说的“坚决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需要的是自由和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等,对于生产力社会化达到如今这样的程度,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今天,这些设想“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马恩选集》第一卷    地274页)

    四,西方经济学的卫道士

    毛泽东时期的北京大学,是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府,现在却成为了宣扬资产阶级社会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场所。这次“ 林毅夫张维迎激辩产业政策”就是集中表现。

    自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至今已经8年多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挽救”和“克服”这种危局,在北京大学举行了这样一次“激辩”。“两位辩手是当今国内顶尖的两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实际上都是资产阶级的卫道士。这样两位“国内顶尖”的“经济学家”,完全不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不分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把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嚼烂”的“馍”当作“山珍海味”,宣扬长官意志决定经济发展,宣扬历史唯心主义,为“挽救”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献计献策。

    “因为这场辩论太有吸引力,以至于主办方规定必须凭票入场。”“院子里的围观群众,他们四处碰壁,又四处寻找进入主会场的入场券。”等等。就在这场“激辩”之前,“历经数论辩论后,美国总统诞生了”。这次美国总统大选,也充分显示所谓的的“民主”选举制度的本质,广大选民只能在“疯子”与“骗子”、在两个“烂苹果”中挑选一个,暴露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腐朽、没落的真面目。

    面临这种情景,我国这个“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还在高唱什么“理论自信”。这种西方经济学理论已经经过长时间检验,证明不是挽救资本主义的“灵丹妙药”,而且一种错误的理论,这种理论能够“自信”得起来吗?经得起检验吗?当然不可能!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才是科学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为世界历史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大发展!也只有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政府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产业政策!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5-1-19 07:15 , Processed in 0.0829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