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2|回复: 0

刘晓博:东北,令人震惊的人口状况,预示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7 0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随着国家卫计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的公布,东北三省严峻的人口形势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东北地区的人口形势由以下基本事实构成:

  1、东北地区生育率极低,人口增长趋于停滞。早在198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和生育率就降至世代更替水平以下,分别是1.773、1.842和2.062,明显低于全国2.584的平均水平。此后,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进一步推行,2000年,东北地区的总和生育率跌破了1.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东北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75。

  2、东北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正在持续下降。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为10951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为8.22%,而“五普”时占比8.42%。

  3、由于生育率超低,东北人口老化情况严重。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的中位年龄为43岁,比全国的38岁高5岁,相当于全国2027年的水平。

  4、东北地区的人口净迁出已经长达20年,流出人口以农村户籍为主,超过六成的东北人外流原因是务工经商。

  应该说,这些数据触目惊心。但这仅仅是来自统计局的常住人口数据,而常住人口数据历来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涉及到政绩考核。

  我一直使用“在校小学生人数”来考察人口增减,原因很简单:1,这不是政绩考核的数据,没有掺水的动机;2,小学生属于义务教育,全国基本上实现了100%普及,具有可比性;3,小学生人数不是抽样调查出来的,是普查出来的。

  下面这个表格,是东北三省小学生人数、常住人口在过去10年的增减状况,以及跟全国的对比。其中黑龙江2015年统计公报无法查到,采用的是2004年和2014年的数据做对比,单位为万人。




  可以看出,在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全国小学生人数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11%,但由于人口寿命延长,全国人口仍然增长了5.1%。

  辽吉黑三省小学生人数都出现了大幅减少,吉林减少的比例接近于全国的2倍,辽宁超过了2倍,黑龙江最令人震惊,超过了全国的3倍。我们知道,东北是劳务人口输出地,小学生减少的速度肯定滞后于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都维持了增长,显然是靠不住的。

  跟东北地区小学生人数大幅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有河北、江苏等省份。其中河北省2005年小学生人数为500万,2015年增长到了596万,增幅接近20%;江苏10年小学生的增幅为3%,福建为5.5%。

  2005年的时候,东北三省小学生占全国的比例为6.1%,2015年末的时候只有4.9%。

  正如“第一财经”报道的那样,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是两大原因:第一,生育率不断走低;第二,人口流失。其中生育率走低,不仅仅是东北人不愿意生育,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东北三省是典型的“强政府”地区,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比较严格、有力。

  支撑经济发展的,第一是人口,第二就是资金。那么在过去10年里,东北地区的资金是如何变化的呢?我们使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指标,来考察一下,下面表格里的货币单位为“万亿”,其中黑龙江的数据是2004年和2014年的。




  从2005年末到2015年末,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从30万亿增长到了140万亿,增长幅度是367%。辽吉黑三省的增长幅度分为为298%、325%和264%,均显著低于全国水平。其中黑龙江在人口和资金两方面,都是东北三省里表现最差的。

  2005年的时候,东北三省资金总量占全国的7.2%,到了2015年只有6.1%。从占全国比例来看,资金正在缓慢流出东北。

  传统的国有体制非常强大,再加上人口、资金的流失,外部人口、资金不敢轻易介入,东北地区的民间投资出现坍塌就毫不奇怪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今年以来全国民间投资唯一下滑的就是东北三省,其下滑程度令人震撼。正是东三省拖后腿的影响,全国民间投资出现了显著下滑(见下图)。

  最近两年,从官方到民间,从媒体到自媒体,都对东北地区的衰落进行了反思。大家一致认为,东北地区“行政力量太强大”,是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才是东北的当务之急。

  对于上述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但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也应该看到,那就是:人口自由流动之后,自然环境较差地区人口流失是必然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出现过大规模人口流动,其中西伯利亚地区成千上万的小镇被废弃,成为鬼城。西伯利亚迁出的居民,主要目标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口流动受到限制。所以,过去20年城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人口市场配置的过程。东北三省固然有“有形之手过于强大”的制度性原因,人口流失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还有自然迁移的因素。

  上图:胡焕庸线,是由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现在,这条线似乎应该修改为“山海关-张家口-腾冲线”。

  展望未来10年,中国的人口流动很有可能更加失衡,“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人口比例会进一步下降。中西部城市很多盲目扩建的新区,将彻底沦为鬼城。中国的城镇化,将不可阻挡地成为“中东部大城市化”。

  要想在“胡焕庸线”以西保留合理的人口,只能在这些地区实施特殊的税制和管理方式。传统的手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我们

x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3 18:24 , Processed in 0.0916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