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2|回复: 0

江濡山:警惕,已经闻到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焦糊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3 10: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突然之间,美国股市急剧跳水,华尔街充满恐怖气氛:纽约时间上周五,美股几乎所有股票遭遇恐慌性抛售,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的跌幅均超过2%,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大跌超过3%。而前一天的中国股市,临近尾声,也出现了“诡异”的急剧跳水迹象,想必本周一(9月12日),A股也会出现剧烈震荡。

  可以肯定地说,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怖气息已经“飘逸”出来,何时全面爆发,虽然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同样会从美国资本市场引爆,但受伤最厉害的却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

  到底如何认识这一危情特征及演化趋势呢?

  首先,分享一下2年前我在波士顿的一个演讲片段(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8e96920101qc4c.html):

  “今天,我要特别强调的是,08全球金融危机看似离我们而去,但是产生那场金融危机的毒素并没有得以释放,只是通过QE策略包裹起来了。为什么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美国股市,从2009年初开始止跌反弹,一路高歌,其实并非奥巴马政府吹嘘的那样,是产业经济向好拉动的结果,而是靠货币泡沫直接推动的结果。连续几轮QE货币政策的为美股推波助澜。从道琼斯曲线来看,但凡奥巴马及美联储流露出将要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后,美股即刻就会变脸,这说明:美国股市的上涨已经离不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或者说持续膨胀的货币泡沫是推动美国股市持续走高的鸦片,这正是美国股市的软肋。”

  “今天来到波士顿的财经精英人士不少,我要特别阐述的一个看法是:现在奥巴马和耶伦被夹在货币泡沫和财政悬崖之间,试图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戒毒”策略减少债务,但这是一步险棋,若用力太猛,可能导致的最大风险是刺破股市货币泡沫,进而引发资本市场的危机。因此,如何才能做到既策略地减少财政赤字,又能防止货币泡沫破裂,这才是考验奥巴马及美联储智慧的关键。可以说,在奥巴马任期内,他注定会跟耶伦在利率问题上演‘二人转’。

  其次,再次爆发金融危机,对美国最大的伤害是什么?可以看出,美国精英一直有这样一个心结:如何策略化解巨额的财政赤字,又不刺破股市泡沫。如果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则意味着结束了给股市输送货币泡沫机制;但若没有配套的“护卫”措施,美国股市可能会进入一个较长时期、较大深度的回调。其实,08金融危机之后,美股不应该上涨的那么疯狂,理性地回调是必要的;否则,一旦产生剧烈的股市震荡,就会再次引爆金融危机。若再次发生股市崩盘、引发金融危机,对美国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大量蛰伏在股市的养老保险资金会损失惨重,这可是美国公民的养命钱;

  二是会刺破美国国债泡沫,并诱发美元贬值;

  三是可能会摧毁半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美国金融循坏体系,股市及金融衍生交易市场吸纳的大量货币泡沫,会流入市场,加剧就业及通胀压力。

  怎么办?想必美国精英们会采取更“流氓”的策略设法把这种危情通过美元缓释到全球,而且还有一个漂亮的借口:拯救美国就是解救大家。

  再次,会加剧自英国脱欧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及国际贸易市场的恐慌情绪,进而引发全球股市大跌,刺破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泡沫”。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各主要经济体、日本、韩国及中国的资本市场及经济运行,会雪上加霜。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脱欧似乎是一个“明智之举”,相对受冲击会小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如何应对,显得更重要,倒不是中国的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弱,而是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正处于一个脆弱期。

  最后,要特别警惕的是:谨防诸多金融财团及大鳄,在金融危情爆发后,借机垂死挣扎、兴风作浪。当然,美联储会首当其中地对他们发出警示和限制;但各个主权国家,特别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如何避免厄运,的确是一道难题。这是因为:全球各大经济体,持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极不平衡的国际贸易,早已经使汇率市场严重失真,一旦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意味着全球各主要货币的汇率,会产生抽风般的剧烈波动。

  到底该怎么办?刚刚结束的G20峰会忽视了这个议题,实在是一大遗憾。如果真出现这种危情,还需要全球各大经济体的首脑们,放下各自不值钱的政治立场分歧及政治面子贵贱,坦诚地务实协商解决好迟早都要共同面对的、彼此无法割舍的经济难题。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5-1-19 19:36 , Processed in 0.0957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