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4|回复: 0

张庭宾:权贵逻辑和美元逻辑为何将导致中美2017-18大对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5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和中国“一路一带”在重要重合部——南海博弈升级,“美国秩序”还是“中国秩序”主导南海、亚太,乃至欧亚大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话题,也成为国内外各方专家讨论的焦点,也是全球投资者趋利避害的关键。

  对于未来,基本三种看法:1、美国在东亚和中东遭受了一系列打击后,回归孤立主义,退出亚欧大陆。俄中欧建立欧亚大陆新秩序;2,中国因为内外部透支后续乏力,同时受美国强力反击,无法继续推进“一路一带”。即中国阶段性挫败,反思再建低耗高效的可循环持续发展模式。其最坏情况是,中国社会崩溃,国家四分五裂,一蹶不振;3、中美斗而不破,可能有代理人战争,或小规模常规战,但因双方均恐惧于玉石俱焚的世界大战,这倒逼中美解决各自内部问题,共同进化,为人类闯出一条出路。

  笔者认为,这三种可能性都存在,但美国不会轻易退出欧亚大陆,而中国也不会轻易放弃“一路一带”,至于双方斗争会激烈到什么程度,除了都各自在国际上获得更大利益的欲望外,更重要的是看中国、美国内部主导逻辑对外部资源利益的需求度。即中、美都会评估,内部主逻辑不可持续、外部博弈可获得利益与付出代价是否能承受——这个“利害三角”关系。而冲突的激烈程度主要决定于内部主逻辑。

  在过去20年中,中国内部主要逻辑是权力逻辑——权贵官僚既得利益不断扩张,而美国主逻辑是美元霸权逻辑,这两者曾经相向而行,高度互动,但是如今又因为谁掌控顶级权力而再度展开较量。

  中国权贵既得利益扩张接近极限

  在中国主逻辑——权力逻辑中,在毛泽东时代,毛以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威+民众监督,极大地压制了权贵官僚利益。但随着毛去世,“天敌”不在了,权贵官僚利益扩张遂成为主导逻辑——它的基本逻辑是,大公无私的计划经济被证明是失败的,人是有私心的,官员也是有私心的,官员运用权力则自然有利于扩张个人和集团利益。这对个人就意味着创造权力寻租的机会,对集团则意味着减卸责任,扩大收益和分享。

  在个人层面的权力寻租而言,以权力为外资换牌照,显然比国内放水养鱼实行股份合作制更高效集约,因此,以“开放促改革”、“靓女先嫁”在1990年代中后期的博弈中势必胜出;大规模基建投资提供众多机会,因此扩大政府主导投资(补供给方)而不是扩大需求(补需求方)成为20年来的主导政策。

  在集团利益层面的减责增利中,中央政府利益优先的“分税制”势在必然;地方则获得了在土地矿产资源的利益扩张权;同时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都消减了政府的公共福利义务;当税收和借贷不足以支持政府国企的大规模投资后,印钞投资则成为继续扩大权力逻辑利益的选择。

  权力利益扩张必然不断挤压民间社会的可持续性——这集中体现在了楼市泡沫上:先是外汇占款(2011年前主导),其后是央行直接印钞成为中央政府推动楼市泡沫的流动性源头;地方政府为土地财政,缩减供地屡屡上演“面粉贵过面包”;国有房企靠低息贷款拿地配合默契;国有银行则为居民房贷放杠杆;而政府义务廉住房大多数画饼充饥……

  长达15年的楼市长牛,5-10倍的价格上涨,3-5倍的杠杆,占到居民财富近7成的压力,屡次调控效果反向,有房者富贵,无房者贫贱,这种对刚需者逼空而逼疯的力量,是2007年股市一度逼空逼疯的十倍百倍,于是2016年8月底上海出现了午夜排队离婚的人类奇葩,也勘称宇宙奇葩——而在这逼空而逼疯的背后,是外资、权贵和官僚既得利益的变现和离境。

  权力主逻辑——集中体现的楼市泡沫是有极限的,其相对极限就是楼市黑洞吞噬财富超过了国民积累速度,这早已到达,2015年的居民购房/201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17.5%;2016年前7月相应数据几乎翻倍至34.6%;其绝对极限是楼市黑洞吞噬流动性速度超过印钞速度,现在也已逼近,2015年7月份住房信贷/全部信贷高达98.2%,民间投资同比增速跌至-1.6%。

  诚然,只要印钞速度超过楼市黑洞吞噬速度,楼市危机仍可后推。但国际上的石油和粮食危机将会彻底打破这个绝对极限——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将会吓止央行印钞,房贷利率暴涨将会令楼市高杠杆游戏崩溃,2015年6月的股灾就是预演。而石油、粮食价格的主导权恰恰控制在美国手中。

  美元主逻辑也逼近不破局就崩溃时刻

  历史上,美元第一次出现加息主要靠“喊”,从美联储2015年12月加息至今已经9个月了,美联储喊了多次仍没有第二次加息,十分尴尬无奈。

  全球央行更是黔驴技穷,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妈已经减息了672次,已经购买了全球40%的政府债券,日本央行甚至购买了60%的股票ETF,但是全球债券平均收益率还是降至逼近于零,13万亿债券(约总量30%)负收益,瑞士连50年期的国债利率都为负了,2年期达到-1.36 %。

  全球主要首脑最近汇聚杭州研究创新结构性改革增长,殊不知,美国与全球最大的真问题是消费萎缩。由于前苏联解体,外部压力消失,全球资本大国之间开始恶性竞争:全球福利消减、金融投机剥削实业、老龄化、移动互联加剧财富分化、人工智能机器人革命等五大原因都在加剧全球贫富分化,使消费塌缩,形成消费黑洞。

  对于消费黑洞,各国政府根本没有对症下药,而只是用印钞注水来掩盖——这个基本策略不改变,必然意味着尽可能维持自身而寻找对外转嫁危机机会,以邻为壑而解救自己。

  美国和美元的可持续平衡也遇到了严峻挑战。1971年美元脱钩黄金后,美国进入了虚拟金融发展时代,它在实业和金融之间的平衡靠的是美元霸权——铸币税和边缘国危机资本回流;在1999年欧元诞生后,这种特权受到了消弱。它转而主要靠美国与中国间以虚(美国的纸币和债券)换实(中国的资源、环境、商品和股权)来平衡,但仍然在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恢复虽然在西方国家中较好,但是其平衡的基础更脆弱了。中美之间的虚实转换因为中国楼市超级泡沫、外汇储备下降而大衰;试图以TPP取代中国遇挫;美国再工业化重建工业体系谈何容易。中美虚实转换的完美战略目标——“中美国”因为习总代表的中国复兴种族生存的权力意志而基本终结。

  危机以来,美国虚拟金融泡沫并未减少,金融衍生品由500多万亿增加到了700多万亿美元,只能靠维持低利率压制持有成本,避免崩溃。而随着欧元区企稳,人民币国际化,美联储只能靠喊话来维持美元的勉强平衡。

  以常规的金融经济方法,美国大规模基建是有潜力的,但美国政府债务将继续大增,必须压低利率以降低发债成本——这就是特朗普的思路——但这会使美联储加息喊话破产,市场将反击乃至反噬美元,导致巨量流动性流出美国。

  美国为了维持美元资本和选民利益的扩张,只能想办法向外转嫁危机。

  2017-2018年中美主逻辑难以并存

  2008年以来,美国已经成功地向外转嫁过几次危机,这包括2010年因高盛和希腊政府做假账曝光而引爆的欧债系列危机、乌克兰政变引发的俄罗斯危机、英国脱欧引发的欧洲金融动荡等;除中国以外的其它新兴市场国家也基本都遭遇了货币股市下跌的冲击。这为美国金融拯救、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此前美国和美元对外转嫁危机的主要方向是欧洲和俄罗斯,但是,随着欧元区实行负利率,全球债券收益率极低,欧债危机消匿于无形,即便是德意志银行的巨额衍生品问题也是可以消化的;英国脱欧则是老天赐给欧盟的一个政治战略上的大礼;俄罗斯在普京的带领下反击美国,在东欧和中东占据了地缘政治的主动权,使美国再次制造外科手术式地缘危机可能性很低了。

  那么,在欧洲基本稳住,新兴市场国家大多软着陆,日本是重返亚太前沿的情况下。而中国楼市和人民币严重高估,石油(2015年对外依赖度60.6%,石油储备22.7天)和农产品(2015年农产品对外依赖度15%、蛋白质43%、食用油68%)是致命弱点,却是美国最强项——对外依赖度已经从2006年的60%下降到2015年25%,还有大量剩余页岩油气产能,石油战略储备屡创新高达108天;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资粮企是中国进口大豆等主要来源。美国拥有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全球主要农产品投机力量所在。

  那么,现在的悬念是,在中国“一路一带”对美国全球经济秩序、人民币国际化蚕食美元国际份额的挑战下;在中美都难以继续维持各自主逻辑的情况下;在地球村人口已经72亿人,资源供给已经达到极限的大背景下,中美会如何动用各自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实力出牌?接下来的博弈将会按照怎样的逻辑进行?希拉里和特朗普将对美国决策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本人将在9月11日召开的中华元智库秋季投资分析会上做出深入分析和沙盘推演。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5-1-19 13:01 , Processed in 0.0850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