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回复: 0

范同生:玉映佛光 菩提玉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8 14: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玉雕大师范同生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题材创作,在创作中他因材施艺,俏色巧雕,不拘一格,随形而就。他独具匠心的构思,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别具一番情趣。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佛教题材的玉雕创作。


都说世间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对范同生来说,玉与佛的结合,也许是因缘际会的注定。
早在数千年前,玉与佛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前身是玉石之路,佛教东传,也正是沿着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传播。在丝绸之路这条古道上,留下了无数的佛教艺术瑰宝,也留下了众多的关于玉石的传说和历史考证。

     在玉雕中,有很多关于佛教的题材,从造像艺术中,较为常见的有佛陀、观音、弥勒、地藏、罗汉、达摩、飞天、韦陀、伽蓝护法(通常指的是关公)等,佛教圣物有莲花、宝瓶、法轮、吉祥结、法轮、金鱼等。还有一些菩萨坐骑,如普贤菩萨的六牙神像、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等。还有一些与佛教仪轨有关的,如念珠、香炉等。可以看到,玉雕中佛教题材的创作涉及到佛教的方方面面。

     从玉与佛教的渊源来看,范同生做为玉雕人,首先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传承即为经典。就个人而言,他笃信佛教,曾皈依佛教泰斗净慧法师门下,多年来跟随高僧大德学习佛教经典,因为做玉雕的缘故,更注重于佛教艺术的研习。早期,在各大佛教名山、著名石窟,留下他无数的身影,学习佛教造像艺术。从艺术角度来看玉与佛教,范同生觉得他们有个第三方纽带,这个第三方是中国传统的石窟雕刻和绘画艺术。从他去过的新疆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那里曾是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出生地和说法地。还有吐鲁番的高昌古国,当年玄奘西行求法,途经高昌国,为国王鞠文泰挽留在此讲经说法,还有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等等。这些古代佛教名窟留无数的石刻、壁画艺术瑰宝,成为他佛教题材玉雕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艺术源流。

    也正是如此,在他的佛教题材玉雕中,我们不仅看到的艺术创作的高深造诣,也有着精神层面的升华。对此,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如果用分别心来看待玉与佛教文化,玉石是物质层面、佛教是精神层面,玉石为佛教文化、思想的载体。"
在谈及佛教题材玉雕艺术创作时,范同生提出两点体会:一是要有佛教造像艺术的法度。二来是要传达出佛教智慧,直指人心。他的这种体会,正与佛教中像法时代所提倡的精神教义不谋而合。

    佛陀造像艺术,历经千年发展,给人们留下很多艺术瑰宝。他比较推崇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那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是一座艺术高峰,是中国雕刻艺术的典范。北魏佛像除了宗教的圣洁之外还具备了这种当时社会人性化的美,因而更具有了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其重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中透出百般的慈爱,平静中带有种种的关爱和人性美。这种造像艺术在玉雕创作中,要做到有取舍,毕竟玉雕创作与石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所不同。线条要追求干净简洁,平面上要有空间感,即是透视效果、立体效果。比如北魏时期佛教造型的面部轮廓,可以借鉴,配饰就显得较为繁琐,在配饰方面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简化和舍弃。

     观音题材创作为例,在造像上定位成35-40岁之间的女性,体现出一种慈祥美,有着母性的光辉。年龄不宜过大,否则丧失女性美,也不能太过年轻秀美,否则更像像仕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在观音玉雕创作中,雕刻观音的同时也是在雕刻自己的内心,观音法相中透露出的佛法禅意,不仅要感化别人,还要感化创作者自己。

    近几年,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藏传佛像有着显著的艺术特色,他的玉雕中的佛像也开始出现了藏传佛教里的大日如来、文殊菩萨、莲花生大师、度母、明王、财神等。据他介绍,藏传佛像艺术多来源于西藏唐卡艺术。西藏唐卡有三大特点:其一,是严格的造像比例。纵观世界佛教艺术,你会发现,唯独西藏唐卡艺术把《佛说造像度量经》中记载的佛像比例,开发得如此完善、彻底,从每一尊佛、菩萨,到明王、度母,到护法、坛城;从佛眼到手印,再到每一件法器、饰物,都有章可循。

    在当代玉雕佛像创作,也吸收了大量的国画和西方雕塑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禅意的系列。更多的是讲究意境。虽然有失佛教造像的法度,释迦摩尼佛在《金刚经》中讲到,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我想,这些禅意的玉雕,想必也是符合佛教精神的。
在佛教题材玉雕创作中最大的难度,不是对艺术形式的理解与吸收,而是对佛教文化和智慧的理解。

    据范同生介绍:"佛教题材作品涉猎很广,佛陀、菩萨、罗汉,或是修行者,亦或是佛教圣物等。很多人喜欢这类作品是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让自己对生活态度有一个思考,而玉雕艺术家们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也会被佛教思想所感染,能给人以心灵的安静、智慧的启迪。这些作品所表达的真、善、美的力量和我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创作想要传递的初衷是一致的。我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做人生,照亮人的心灵。"
玉与佛,渊源悠久,从古及今,是为殊胜。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范同生的佛与玉之间,可以看到这双全之法。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5 17:51 , Processed in 0.1065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