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0|回复: 0

刘晓铎:从发改委的消息说开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2 2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8月5日刊登了一则报道:《发改委:上半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3.4%》。报道说:“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在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升级势能持续释放,呈现颇多亮点。”尽管发改委是作为“好消息”传递,而且说“呈现颇多亮点”,但是,我看了报道以后,不仅兴奋不起来,反而感到十分悲哀。

    悲哀之一,发改委在这样重要的消息中竟玩起数学游戏。

    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支出法,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注释是:“——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支出法(由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组成)”。(《中国统计摘要》2016 第201页)

    既然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净出口三项,它们的贡献率总共是百分之一百,那么,在“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就是一种数字游戏。三者合计为百分之一百,“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低迷”,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必然增长,这也能够说是“亮点”吗?2003年,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达69.6%的时候,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就只有35.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负5.4%。所以,三者在全部贡献率中必定是此消彼长。今年上半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达73.4%,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更为悲哀的是发改委作为政府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竟然搞不清什么是生产、经济、文化等基本概念,从而引导经济生活造成混乱。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那么,支出法怎么又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呢?

    从消费角度表现生产是可以的,但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产。

    所谓的生产,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如生产粮食、油料;生产钢铁、机器设备;生产石油、天然气;生产军火、导弹、原子弹等,只有物质生产发展了,国家才能富强,人民生活才能提高,才有可能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这应该是人们的基本常识。但是,作为政府重要经济部门的发改委,连这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只知道跟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屁股后面,把“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理论引进来,混淆生产、消费、经济、文化等基本概念,把我国经济引向错误的道路,误国误民!

    报道说:“——服务消费持续旺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通用航空等个性化、体验化旅游持续升温。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2.4亿人次,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9万亿元,增长13.7%。”这些“旅游”活动,不管是“乡村”也好,“红色”也罢,总起来都属于“游山玩水”,能够包括在生产之内吗?这些旅游生产了什么物质产品?靠“游山玩水”收入增加能够富国强兵吗?发改委只看着纸币收入增长,连“游山玩水”和“物质生产”的区别都分不清了,竟分不清什么是生产,什么是消费?而且还把这些“旅游活动”作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你说悲哀不悲哀?!按照科学的概念,这些旅游都属于生活消费,根本就不属于物质生产,不应该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之内。

    物质生产的物质产品,必须消费;不消费,物质产品就不成为产品,生产也不能继续进行,再生产就是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

    从消费的角度可以反映生产。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把它分成“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则毫无科学性。

    物质产品生产必然要消费,但是,怎么能够在支出法中独立出一个“最终消费支出”呢?而且这个“最终消费支出”还包括两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既然物质产品都要被消费,再生产才能继续,怎么会出现“最终消费支出”指标,难道还有什么非“最终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还把“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如果说“居民消费”反映的是生活资料生产的话,“政府消费”又反映什么生产呢?

    把消费分为“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又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在逻辑上就说不通。消费就是消费,怎么还有什么“最终”消费?

    “最终消费”还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当然包括“公务员”的工资和政府的其他支出等。这些工资也是生产支出?“公务员”从事什么生产?生产什么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48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5525亿元,增长了198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一直保持在14%左右,(《中国统计摘要》2016 第36、37页)

    公务员的工资大幅度增长,也是生产增长吗?当然不是!

    政府的其他支出也是“生产”吗?政府生产什么?政府的活动属于政治范畴,怎么连政治活动与生产、经济等也分不清楚了?

    把“资本形成总额”从国内消费独立出来,与“最终消费支出”并列,就更没有道理了!

    我们讲国内生产总值,是讲的生产一般,抽象了生产的社会关系,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属性,不管是毛泽东时期的生产,或者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生产等。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中的“资本形成总额”,则是资本的经济关系,可见,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概念十分混乱,根本就不科学!

    如果说,把消费按照地域区分为国内消费和国外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可以看做是为国外消费生产的产品。把国内消费区分为“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则毫无道理。我们知道“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住宅投资。人们买房屋居住就不是“最终消费”?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支出法的分类十分混乱,根本不是反映经济增长的科学指标!

    物质产品的生产,根据产品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生活资料的消费与生产资料的消费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与生活资料的生产向适应,生产资料的生产脱离了生活资料生产的需要,再生产必然不能顺利进行。这些理论是西方经济学者更不能理解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把国内消费分为“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是错误的、不科学的。

    报道还说:“各级文化文物单位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娱乐市场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246亿元,增长21%。体育经济‘跑步’前进,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马拉松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兴起。”

    经济增长包括了“文化创意产品”,“体育经济”这都是些什么概念?电影票房收入也是生产?生产什么物质产品?也算入“国内生产总值”?“体育经济”又是什么“经济”?在这种理论的计算方法是,只要有货币(纸币)支付,就是“经济”。这是资产阶级的看法、观点。在他们看来,“经济”就是货币支付,根本不懂政治、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区别。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其混乱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了!问题是在这种理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必然会沿着“空心化”的道路,沿着倒卖股票、债卷、期货的“赌博经济”的方向发展,把我国经济引向一条资本主义死胡同,实在令人悲哀!所以,我们必然不断揭露“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和西方经济学的伪科学性质,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轨道上来!

    对于西方经济学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错误,我们已经进行了反复、不断地批判。仅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错误,就写了《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物质生产》,《再谈‘鸡的屁’》等文章,今后还将继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揭露、批判!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5-1-19 13:17 , Processed in 0.0852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