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2|回复: 0

刘仰:铁路改革的一个敏感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 0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6日,《人民日报》05版发表了一篇“人民时评”:《铁路版图升级,改革需要跟进》。文中提到:“在当下‘一家独大’难以为继、引入竞争满盘皆活的情况下,可否拿出一些优质板块、一些优质线路,以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市场的诚意?又能否以保障民间资本拥有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为前提,支持民间资本搞一些苗圃式的投融资模式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创新,探索产权明晰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搅活行业一池春水?”这篇文章因此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关键的敏感点在于:这是要将中国铁路私有化吗?或者说,中国铁路的私有化是否就是“十三五”期间铁路改革的既定目标?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并不是没来由的一时兴起。6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内容有几项,其中之一是“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交通大动脉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升级发展”(报道链接在此)。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铁路将不低于2.3万公里,总投资将不低于2.8万亿元。新闻报道中有这么一段话:“五是深化投融资、价格等改革,提高中央资金对中西部铁路建设投入比重,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地方政府和广泛吸引包括民间投资、外资等在内的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建设。铁路总公司要推进自身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现有资产,用市场化方式多渠道融资,在铁路建设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人民日报》7月6日由本报记者撰写的署名文章实际上是对一周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铁路专项内容的解读。

  仔细看一下,关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报道内容,与《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其实是有细微差别的。关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报道中,提到了“多元投资主体、放宽市场准入”等,但在“人民时评”中出现了“优质板块、优质线路”,“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内容。并且,《人民日报》的署名时评文章还蕴含了另外一层意思:似乎国有“铁老大”已难以为继,只有靠民资、外资的加入才能“搅活”。我不知道《人民日报》署名时评里的这部分内容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真实内容的补充报道,还是作者的自我解读,或者是《人民日报》的官方态度。

  为何说两者是有细微差别的?因为这牵涉到国有、私有的关系问题。从整体上说,中国铁路的改革,如果国有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民资、外资扮演辅助角色,我认为未尝不可。例如,一条铁路线的建设,民资、外资参与一部分投资,分享一部分利润也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可以拓展资金来源,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可以引导民资、外资进入实体领域,避免在金融泡沫等虚拟经济领域里兴风作浪。其中的关键是由谁主导。而《人民日报》的署名时评则显示出民资、外资在铁路领域取代国有资本、主导未来中国铁路的明显倾向,这一倾向的确值得警惕。

  国有资本实际上承担着较大的社会责任,有时候,为了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国有资本不赚钱也是应该的。我始终认为,完全用经济效益来评价国有资本的作用是不合适的。但民资、外资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以利润为主导,甚至以短期高额利润为集中兴趣点。两者的差异会对铁路建设造成不同的后果影响。国有资本发展铁路建设,以全社会的升级发展为目的,国有资本投入哪怕微利、保本,只要对全社会有利,其间接效益也是巨大的。但是,民资、外资一般不会接受微利、保本的命运。因此,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吸收部分民资、外资发展铁路,实际上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从现实角度看,以私有资本为主导发展铁路,效果并不理想。远的如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铁路私有化,其不良后果有目共睹。近的如中国个别地区完全由私有资本投入的铁路建设,很难说是成功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失败的。

  铁路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准军事化管理方式,这使得完全私有的铁路运行起来有难度。例如,私人铁路是否要配备乘警?美国早期的私人铁路是有私人警察,这种方式在当今中国可行吗?此外,铁路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军事价值,可以交给私人吗?我国前几十年房地产大发展,地方政府和私人开发商都获得了各自的利益,但是,拆迁补偿等做恶人的事情大都落到了政府头上。于是,私人开发商基本上只管拿好处,任由政府背上“强拆”的黑锅。如今,旧账未清,新账又来。“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总里程将超过2.3万公里,拆迁补偿的范围比房地产项目大得多,而且还是跨区域的。私人资本能承担更为复杂的拆迁补偿责任吗?莫非又要政府做恶人,帮着私人资本赚钱?试想,在私人资本主导舆论的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一旦私人资本引导舆论呱噪,造成民怨沸腾,矛头统统指向政府,政府却按照《人民日报》的意见,把“优质板块、优质线路”都交给私人资本,这样的冤大头,政府可以当吗?再极端点,政府做恶人帮着私人资本赚钱,一旦私人资本主导舆论的颜色革命成功,政府岂不是自寻死路?

  因此,《人民日报》署名时评文章对于民资、外资主导中国铁路的乐观情绪,实际上有点想当然。有评论认为这种盲目乐观源自于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这一评价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已经在总体上遭遇挫败。部分中国人如果脱离现实,依然抱守着教科书上的教条,其后果,轻者自取其辱,重者祸国殃民。对于中国来说,更加重要的是,改变经济发展的某些错误的西方经济理念,例如一味追求金融的高风险、高利润,为此不惜铤而走险。事实上,私有资本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短期高额利润为目标,辅助性地参与国有资本主导的中国铁路建设,不失为一个旱涝保收的选择,赚的少总比过山车大起大落突然赔光强。而且,私有资本也应该具有当年中国企业家“实业救国”的抱负,避免重蹈西方一窝蜂地扎入虚拟经济、造成巨大经济危机的后果。当然,我的这番议论也只是我本人的看法,不知道与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精神有多大出入。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5-1-19 02:32 , Processed in 0.1127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