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6|回复: 0

钱克锦:德国对“恐怖之夏”很冷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9 23: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恐袭不断,导致西方国家的分裂,一派主张继续欢迎难民,另一派则主张将难民赶出去。

  过去两周,欧洲的恐怖袭击事件突然增多,犹如井喷。不仅这两年饱受恐袭蹂躏的法国再遭重创,就连“欧洲最安全的大城市”德国慕尼黑和宁静的小城安斯巴赫都遭到恐怖袭击,难怪有人称欧洲正在经历“恐怖之夏”。

  当然,即便这两周恐袭此起彼伏,但造成的伤亡人数,与中东地区相比还是不可同日而语。可这是欧洲,是富裕和平的西欧!自然会更引人关注。

  不过如果深究,可以说恐袭困扰欧洲几乎是必然的。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

  第一,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冲击波,总会波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差别在于时间和程度。由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从1970年代在中东兴起,先在中东兴风作浪,随着人员流动和技术发展,因随国际局势逐渐蔓延,并呈加速趋势,如今这个震荡波已经冲击到西欧。

  第二,伊拉克战争打破中东局面、“阿拉伯之春”将其进一步复杂化(叙利亚和也门就是典型),激进势力更是汹涌如潮,恐怖袭击与日俱增。近两年的难民问题更起到催化作用,激发了欧美本土激进分子。

  第三,在如此大的形势面前,欧洲的反恐措施显得漏洞百出。在制定国反恐政策、如何协调反恐和民权、国家之间的反恐协调的方面,都不足以有效地阻止恐袭。

  因此可以说西欧发生恐怖在所难免。需要注意的是,恐袭对欧洲本来也不陌生,但过去主要是来自内部的爱尔兰共和军、巴斯克等分离主义和少数极左或极右组织,都是“内部矛盾”。这种恐袭在进入2000年之后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来自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袭击则急剧上升,这些是来自“外部”的袭击,因而更让欧洲感到不安,导致排外情绪高涨。

  问题是如何反应。整体来看,恐袭在促使欧洲各国加强反恐措施的同时,也导致不少国家“分裂”:一些政党和民众排外情绪浓烈,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将难民堵在门外;另一面,仍有不少人坚持,恐袭和难民不是一回事,主张西欧仍要开放。

  在一片喧嚣中,作为一个国家,德国的反应相对来说显得很冷静。虽然也有反对难民之声,但是在一周内遭遇四起恶性袭击、接收难民最多(100多万)的德国,主流的声音很清楚。从总理默克尔到各大媒体再到街头市民,德国的主流反应是冷静而成熟的。德国的多名反恐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强调,难民是难民,恐怖分子是恐怖分子。默克尔政府也强调,不会改变难民政策。

  《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举了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德国成熟的反应。

  慕尼黑恐袭发生后,该市警方发言人马尔库斯·马丁斯呼吁,要把事实和想象分开。他在一个电视脱口秀节目中对观众说:“给我们发掘事实的时间,不要猜测,不要互相复制不实的信息。”这番话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同样在这次恐袭后,反移民政党“德国选择”的一名领导安德烈·伯根伯格在事实尚未清楚的情况下,便在推特上讨伐默克尔的移民政策。他说,“我们同情死难者和受伤者,我们对默克尔分子感到恶心,这些左派白痴应该对此负责。”他这番话,在社交媒体和广电媒体上都引来一片挞伐之声。而事实证明枪手是德国公民后,伯根伯格更是遭到嘲讽。

  德国的这种反应,被《经济学人》称之为“英雄般地冷静”。这正是目前所需要的。要知道,面临接连恐袭之时,煽动排外情绪、扣上宗教冲突的帽子非常容易,鼓吹“禁止穆斯林入境”很容易获得掌声。但是人类发展进程不可能再倒退回去,闭关和排外只能让事情更加糟糕。

  而德国这种“难民是难民,恐怖分子是恐怖分子”、每个案件具体分析而不会泛泛称之恐怖袭击的做法,无疑是冷静而且人道的,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3 18:49 , Processed in 0.1241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