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3|回复: 0

冉学东:海外发债能保驾人民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7 23: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尽管去年一年外汇储备就下降5000亿美元,但是现在仍然达320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够支付境外的投资和归还外债,但是主管部门却于近期启动了大型央企包括金融击鼓到境外去发债。

  其中包括四大行、中石化等国家发改委选定的21家外债管理改革试点企业,今年二季度在境外市场发行美元债的规模猛增至187亿美元,创历史最大单季发行额,且比此前四个季度平均发行额高出近80%。发改委简化了上述企业境外发债的手续,并“鼓励外债资金回流结汇。”

  当然主管部门启动此次行动正是去年外汇储备下滑规模最大之后,今年虽然也有下滑,但是下滑幅度变小,6月份还是小幅增长的。

  中国目前面临的是资本持续外流的压力,国有企业以准国家信用境外发债,自然可以对冲这些资金的流出,对人民币汇率短期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这套措施,显然是和严格的资本管制配套在一起的,一方面限制流出,一方面鼓励流入,这显然是为了维持人民币的稳定。

  从中国外债规模情况看,截至2016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88165亿元人民币(等值13645亿美元)。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3301亿元人民币(等值5154亿美元),占38%;短期外债余额为54864亿元人民币(等值8491亿美元),占62%。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41%。

  可见我国外债主要是以短期外债为主,而且从2014年开始由于人民币贬值预期较重,短期外债事实上已经开始萎缩,2014年四季度中国外债急剧下降,较前一季度减少510亿美元,下降规模为有记录以来第二大,仅次于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第四季度。2016年3月末短期外债余额较2015年末下降8%,而中长期外债余额则较2015年末上升4%。

  此次政府是鼓励国企对外开始发债,各个部门是配合的。外汇局表示,近期出台了一些支持跨境投融资的新政策,很多企业也会考虑增加境外融资,减少购汇。外汇局上月放松了外债资金结汇的规定,实行意愿结汇管理,企业可自由选择外债资金结汇时机。

  政府鼓励央企境外发债也让地方国企加快了去境外发债的步伐,6月,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发行5亿美元3年期债券,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行3亿美元3年期债券。7月中,重庆市南岸区城建发行了5亿美元5年期债券。

  当然从短期来看,这种方式肯定是可以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而且这次发债大多数都是长期债,可以理解为用现在发行的长期债来置换此前已经去化的短期债,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但是问题就来了,就跟去年国内开始进行的债务置换一样,也是用长期债置换了短期债,债务归还期限往后推,债务还是没有解决,其出发点是以时间换空间,等未来经济发展起来,公司的利润增长了,再来归还这些债务,但是未来有多远呢?

  中国企业的外债也是如此,长期债务的归还主要还是需要未来经济的复苏,赢得利润才能归还,发债当然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或者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走出去的企业在全球经济低迷时,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也是很难,最近几年走出去企业的境况就已经有所说明,而未来几年也很难有改善的充足逻辑,因而把对外发债当做保护人民币汇率,显然逻辑上很不周延。

  即使是政府,对未来经济的判断也存在分歧,比如某部门就认为今年一月份经济开始上涨,认为中国经济底部已到。然而很快权威人士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这样谈,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如果按照这个判断,目前实行的境内外的债务置换,是否会引发更大的风险呢。

  当然,按照市场规律和企业意愿,投资项目的机会和盈利情况,企业自愿去境外发债,并自己承担风险,这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并通过境外市场获得收益,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未来的大趋势,政府在政策上应该放松管制,而不是这种引导性的鼓励或者行政指令,不然未来企业发生亏损,政府就只能找外汇储备用来归还,这也对人民币产生压力。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3 18:27 , Processed in 0.0920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