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5|回复: 0

冉学东:企业税负过高可能导致“金融空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2 2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近日关于流动性陷阱的讲话,引发舆论关注,不过笔者今天在网上寻找他的讲话原文,已经全部被删除,估计可能官方对他的这个说法并不认可,或者认为他的说法有一些负面影响。

  不过媒体的解读已经铺天盖地了,他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有点落入流动性陷阱的趋势。”从用词来看,他这个判断还是相当谨慎的。引发他的判断的是两点,一点是M1和M2的喇叭口持续扩大,6月份M2是11.8%,去年10月份开始M1高速增长,一直增长到今年的24.6%,这种差距是历史上很少见的。因为M1主要是企业货期存款和现金,而现金只有4万亿,那么绝大多数是企业货期存款,在经济下行期,企业为什么要拿这么多活期存款。

  盛松成找到的一个原因是企业企业持币待投资。企业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他找不到。怎么办?他就把大量的钱留在活期存款账户上,而M1增长的时候正好是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下行最快的时候,今年1到6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是十几年来的最低点。民间投资从2012年发布以后,是2012年发布以来的首次最低值。今年1-6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2.8%,比上年同期低8.6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

  所以盛松成把这种现象叫做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盛松成后边还列举了导致M1增长过快的原因,但很显然,他更看重经济下滑,企业找不到投资标的,资金留在活期账户上这个原因。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比较靠谱的,不过其中不仅仅是实业投资很难,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金融业过于发达。

  比如现在非常火爆的委外业务,银行委外的规模有多大?有机构测算,根据估算,2015年银行全口径委外规模为16.69万亿,其中理财委外规模5.17万亿。

  一个是委外业务庞大的规模,一个是委外业务的爆发正好与M1的爆发非常契合。委外业务真是从去年后半年到今年开始火爆,而M1的突然增加是在去年后半年。

  委外业务即银行委托外部资产管理投资机构进行资产管理,银行作为委托方通过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基金专户与管理人进行产品合作的模式。广义上,委外机构通过投顾形式,银行自己进行交易也可以算委外模式的一种。

  总体上讲,为外业务形成的原因是去年下半年的股灾,近几年经济下滑,去年下半年投资收益率下滑形成资产荒,资金进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但是银行又没有资质去直接去市场进行交易,尤其是农商行等,这时候基金子公司规模却逆势增长,于是银行将资金委托给基金子公司和券商去在市场上交易形成收益。

  按照盛松成给出的数据,2015年我国实际边际资本成本率为11.6%,边际资本产量为16.7%,实际边际利润为5.1%,比2014年低1.4给百分点,比1990到2011年间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低了2.6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边际资本产量进一步降至16.1%。若不考虑边际成本的变动,边际资本利润将降至4.5%,投资回报持续下行。

  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企业的投资意愿事实上是经济维稳的关键。所以目前不仅仅是要降低融资成本,而且要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这样可能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

  从目前央行货币统计的分类看,尽管其他存款包括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90%)、信托存款属于广义货币M2的范畴,但是,在委外业务迅猛增加的时候,原来本来在定期存款领域的资金被调动出来进行投资,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大量资金是留在活期存款帐上的,这样以便随时调动,毕竟他们不能很快就投入股市或者债市,当然无法统计这部分资金到底规模有多大,但是必然对货币政策有实质性的扰动。

  笔者认为,正是实体经济中投资收益率过低,导致资产荒,才让央行发出去的货币,再次以现金的形式滞留在企业账户上,并没有通过投资而形成货币创造效应,这就是所谓的金融空转。

  也就是说,由于投资收益率过低,过低的原因一个是融资成本过高,一个是政府的税收过高,企业的利润被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瓜分,因此在降息已经降无可降的背景下,降税可能是未来的不二之选。

  换句话通俗的话讲,企业一投资,事实上就是给银行和政府打工的,自己辛辛苦苦末了还是亏损的,谁还愿意自讨苦吃呢?

  所以笔者同意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观点,降税比降息更有效果,如果不减轻企业负担,投资收益率一直上不去,企业不去主动投资,金融空转不仅仅形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可能形成金融风险,所以降税已经迫在眉睫。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3 15:38 , Processed in 0.0997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