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苏小草sxc 于 2017-6-5 15:42 编辑
苏小草:历史变迁中紊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
历史变迁中,由于受过往经验概念思维惯性的困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往往会陷入某种紊乱状态,应该说,当下的中国已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有人在反对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的同时,却把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否定了,甚至于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自由民主制度;有人在反对以生产资料私(民)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权利经济模式的同时,却倡导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甚至于要求在此基础上维系等级特权制度。这些均是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出现某种紊乱的表征,结合相关具体情况,思考、辨析一下这些问题。
一、在中国传统儒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之‘五常’的实质内容是什么?
‘礼’是中国传统儒文化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内容,它是一种等级伦理的道德观,一种由世俗权力确立支配与被支配、奴役与被奴役社会关系的道德约定。它是一种由单边制订,双边或多边执行的不平等信约。由于仁义礼智信是以‘克己复礼’为基本内核的,实践中,所谓仁者,只可能是窃国大盗之欺世盗名者;所谓义者,只可能是歌功颂德之争权夺利者;所谓智者,只可能是巧取豪夺之掩耳盗铃者;所谓信者,只可能是感恩戴德之叶公好龙者。以‘礼’统领全局,权力贯穿其中,‘食君之禄(仁),事君以忠(义)’,上仁而下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上智而下愚;‘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民)哉’、‘民无信不立’,上可无信下必有信。这就是‘五常’的实质内容。
二、为何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实践中会成为一种丑德和恶行呢?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存在美德和善行吗?
坚守等级伦理的道德观只能生成尊卑贵贱-权力支配或寻租的伦理经,践行尊卑贵贱-权力支配或寻租的伦理经只能生成丑德和恶行。由于传统的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在坚守等级伦理的道德观和践行尊卑贵贱-权力支配或寻租的伦理经的基础上的,这种以传统‘美德’标榜的所谓‘美德’只是用于‘唯上不唯下’美化丑德和恶行的一种托辞罢了,它的实质是一种奴才学和腐败学。因此,实践中,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可能成就一种美德和善行,只可能再现一种丑德和恶行。中国传统社会中,即使存在一些美德和善行,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结出的善果,而是中国人的非传统美德结出的善果。
三、有人说,孔儒文化终成为奴才文化得益于叔孙通董仲舒等徒子徒孙对孔孟之道的改造,从而赢得极权专制者的青睐,而非孔孟之道本身极具专制文化的特征,否则,周游列国的孔丘生前不可能沦落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境遇。是这样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事实上,与孔丘相比,孟轲是有些许进步的,如此谁能确定孔孟之道被叔孙通董仲舒等徒子徒孙改造坏了而非包装好了呢?我认为,在那个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时代,孔丘生前沦落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境遇绝非统治者目不识才,而是孔丘假借‘祖述尧舜’执意‘复推周礼(奴隶制)’的恶行即使当时的列国之诸侯也是难以接受的,孔丘杀齐优和少正卯以及隳三都皆是明证。这些事件的发生实乃信奉奴才哲学以邀功请赏的垂范之举。换句话说,孔儒文化终成奴才文化绝非自孔孟之徒子徒孙改造始,而是自孔丘之恶奴悖道乱世始。犹如丛林法则‘虎-狐-羊’构成的食物链,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基本社会形态都是由‘君王(奴隶主)-孔儒(奴才)-贱民(奴隶)’构成的等级链,其中,一己之私的孔儒们争权夺利中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正是由于孔儒(奴才)阶层争先恐后主动被君王(奴隶主)阶层利用,一直发挥愚化贱民的作用,使贱民(奴隶)阶层永远无法觉醒和翻身,只能处于被奴役的状态之中。可以说,自始至终,孔儒文化都是一种奴才文化,是产出奴才的文化。亦如胡适语: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靠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那么,在孔儒文化的基座上不可能构建出自由民主制度,只可能继续延续历史周期律的苦难轮回,历史一再证明这一点。谓之曰:祖述尧舜大同追,复推周礼梦游归;尊孔崇奴终不悔,烽火硝烟再轮回。
四、历史变迁中,由于受过往经验概念思维惯性的困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往往会陷入某种紊乱状态,应该说,当下的中国已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有人在反对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的同时,却把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否定了,甚至于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自由民主制度;有人在反对以生产资料私(民)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权利经济模式的同时,却倡导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甚至于要求在此基础上维系等级特权制度。这些均是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出现某种紊乱的表征,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纠正它呢?
历史变迁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出现某种紊乱是很正常的,因受困于过往经验概念的思维惯性,不能正确地看待和纠正它才是不正常的。当下,在国人惯常的思维定势之中,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的紊乱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一个孔教为主流意识的中国呈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等级特权制度(灾祸)——等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其二,一个马教为主流意识的中国呈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以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灾祸)——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我们的困扰在于,现代社会中,等级特权制度和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均是应该被否定的,而在否定马教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的同时,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则被连带否定;在否定孔教等级特权制度的同时,等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则被连带否定。然而,等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与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是相互悖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同时被否定是荒唐的。这就是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出现某种紊乱的表征。如何理顺这种紊乱呢?顺应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潮流,重新审视过往经验概念存在的真实内涵及其关系,继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及时矫正过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是关键。提出问题是矫正的前提,针对孔教和马教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出现的紊乱,我们可以认真思考以下两个相关问题:
1、在一个孔教为主流意识的中国,践行的是等级特权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权力主导一切,它践行的不是以生产资料私(民)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权利经济模式,难道不是某种形式的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吗?
2、在一个马教为主流意识的中国,践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层级分明、三六九等,权力支配一切,它践行的不是自由民主制度,难道不是某种形式的等级特权制度吗?
显而易见,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皆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破除过往经验概念的思维定势,彻底理顺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的紊乱。补充完整或取舍补充后,它们是,一个孔教为主流意识的中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等级特权制度(灾祸)——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灾祸)——等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一个马教为主流意识的中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等级特权制度(灾祸)——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灾祸)——等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如此一来,两者是完全相同的。此前的悖论在于,因马教倡导的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无法契合自己提出的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倘若寻回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必须抛弃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这就是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出现某种紊乱的根源。现代公民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应该是这样的:自由民主制度——以生产资料私(民)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权利经济模式——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
这样看来,我们不能因为否定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而否定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也不能因为肯定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而肯定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孔教是应该被完全否定的,而马教则有可取之处,最起码它喊出了‘人人平等’的口号。因此,中国构建现代公民社会,融入世界主流文明的过程中,只要摒弃阶级斗争和以生产资料公(官)有制为主体的计划-权力经济模式,马教的存在不应该是障碍,而孔教的存在则完全是障碍。时至今日,一些儒家信徒依然极力反对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就是明证。殊不知,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在一个极力反对人人平等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社会形态之上是不可能构建起现代公民社会的,更谈不上实践自由民主制度。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共是以打倒孔家店起家的,倘若哪一天执政遇到难处,再把孔子的思想给老百姓,就落入了一种历史轮回,中共就快玩完了。应该说,毛不仅深知孔儒文化传统的祸害,也深知中共终将面临执政合法性危机。换句话说,中共、中国政权和孔儒文化传统,三者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奥妙的逻辑关系:中共是在反孔儒文化传统、许诺创建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基础上建政和取得执政合法性的,倘若有朝一日再把孔儒文化传统提升到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否定或摧毁了中共存在的历史意义和过往执政合法性。在此之下,即便中国实现某种形式的政权更迭,只可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依然是换汤不换药,无法摆脱等级特权制度的桎梏。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宿命。也就是说,一个孔儒文化传统为主流意识的中国,受等级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支配和主导,必然排斥人人平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为维系等级特权制度,不可能推进政治体制变革,也无法推进政治体制变革,只能日复一日地腐朽溃败下去,直至上演历史周期律的苦难轮回。
如何摆脱这种文化宿命呢?摒弃各种纷争与成见,清醒、深刻地认知自我,抛弃孔儒文化传统,消解等级意识、培养平等观念,引进和接纳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系统,在此基础上,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面的社会变革,构建现代公民社会,融入世界主流文明,最终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体系的彻底更新和转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