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1|回复: 0

张明:2017年金融风险将更加频繁暴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21: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的经济增长压力可能要大于2016年,全年GDP增速或在6.4%-6.5%之间;消费增速依然平稳,出口增速持续低迷,保增长需要倚靠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发挥更大作用。

  他强调,2017年不必过分担心通货膨胀,供给缺口正在好转,预计CPI增速难以超过3%,PPI增速难以超过4%。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张明认为,2017年需求管理政策将会发挥更大作用,鉴于宽松货币政策受到本币贬值压力与资产价格泡沫的掣肘,财政政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有望突破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此前明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此,张明称2017年的金融风险将更加频繁地暴露出来:债市出现更多信用债违约、商业银行表外违约加剧以及部分中小银行表内资产质量恶化等。

  他进一步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金融风险最可能显著上升的领域,是商业银行体系。目前商业银行体系至少面临如下不利冲击:第一,利率市场化将会持续收窄存贷款利差,而利差目前依然占到国内商业银行收入的四分之三;第二,过去几年,以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大行其道,而影子银行产品面临的监管远比传统银行贷款更为宽松,这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风险;第三,在内外需萎缩与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部门去杠杆将加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压力;第四,房地产市场向下调整,也会给商业银行资产端造成巨大压力;第五,目前高企的地方政府债务也会持续冲击商业银行资产端,因为目前流动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将压低银行资产端的收益率、拉长银行资产端的期限结构。

  换言之,未来几年,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出现新一轮不良资产浪潮,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与国有大型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在未来几年遭遇的压力更大。一方面,后者的存款基础更为薄弱,在融资方面更加依赖于批发性融资。另一方面,后者过去几年在经营上更加激进,总资产增速远高于大型银行。

  张明表示,随着国内金融风险上升,国内主体避险情绪增强,这将导致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压力,而短期资本外流可能加剧国内金融风险暴露。

  张明建议:首先,监管当局要高度重视本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浪潮,且采用商业银行自身消化、市场化机构进行处置与政府注资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本轮不良贷款浪潮;其次,央行应该继续密切跟踪短期资本流动,必要时加强监管,对未来的资本账户开放应该继续谨慎渐进;再次,央行应该降低对外汇市场干预,让人民币汇率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这样可以避免市场上形成持续的本币贬值预期,也能够降低外汇储备的进一步消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政府应该释放积极的结构性改革信号,提振国内外主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加剧市场担忧。如何看待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张明: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元指数一路走强。因此,判断美元指数的走势,对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非常重要。2017年的美元指数很难复制2016年下半年的强势上升态势,而是可能在100左右上下波动。这是因为市场似乎对特朗普冲击过于乐观了,特朗普政府究竟能够出台多大程度的宽松财政政策,美联储究竟能在2017年加息几次,目前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由此判断,105与110将成为美元指数上行的两道重要阻力线。

  考虑到利差收窄、投资回报率下降、金融风险显性化等因素,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依然会面临贬值压力。

  当然,上述预测的前提是央行不会改变“收盘价+篮子汇率”的中间价定价模式。当美元指数在2017年开始回落时,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升值,这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对于央行维持人民币兑篮子货币汇率稳定的信心。而如果届时人民币再度盯住美元而对篮子货币贬值,这将进一步强化人民币“非对称性贬值”模式,从而将会继续强化市场上的人民币兑美元单边贬值预期。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4 05:40 , Processed in 0.0847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