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回复: 0

钮文新:中长期贷款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4 0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4466亿元,为今年4月以来的新高。大多数接受媒体采访的专家都认为,这样的数据说明企业投资开始增加。应当说,这个观点也受到用电量增加的验证。毫无疑问,这对低迷的中国经济而言是件大好事,同时也说明,中国近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了“中性偏宽”的过程。问题在于,这样的情况是否可持续?

  为什么提出“中长期贷款增长是否可持续”的问题?两个大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第一,当负债端资金期限不断缩短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贷款的能力是否可以延续?第二,中长期贷款通常带给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又是这些年来杠杆率增加最快的一个群体,如果中长期贷款是针对它们,那它们还有多少借贷能力?

  先说第一个问题。今天中央银行公告说,9月份,外汇占款减少3375亿元人民币,同时央行通过MLF操作向银行系统注入4620亿元的流动性,加上到期的货币投放,商业银行流动性基本未受大的影响,而且有可能还是略有增加的。但我们的问题是,中央银行给出的MLF不仅期限短,而且的成本远远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增加了中长期贷款,扶持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为托住下滑的经济而努力;另一方面则是存贷款期限错配风险不断加大。我认为,这不仅不可持续,而且会使中国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大,进一步积聚。

  所以,无论如何中央银行应当在MLF操作的同时,适当配合降准。降准不仅可以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而且还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但是,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做法。央行的解释是:如果不断降准,会向市场发出“货币政策过于宽松”的信号。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央行居然把市场当成傻瓜了。就算市场确实是傻瓜,那你就不能出来说句话,告诉市场现在的降准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而不是刻意多投放货币?

  我认为,降准对于改善中国金融环境,迫使金融市场更多地生成资本的效率高得多。因为,商业银行用短期资金周转支撑长期贷款,它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大的多。换句话说,过去中国之所以出现货币多、资本少的市况,关键就是金融短期化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以大量短期货币的周转去支撑长期贷款。所以,现在必须反过来,请中央银行向市场提供更多的长期流动性,而提供长期流动性最有效、最低成本的做法就是“降准”。还有就是,为什么不断“提准”的时候,央行不说对冲,而任由市场去理解紧缩?实际上,不断“提准”而向只向商业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的做法,属于“锁长放短”,就算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总量没减少,但实际效果也属于货币紧缩政策。

  所以,希望中央银行不要拧着来,我们需要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当下不是MLF,而是降准。

  再说说第二问题。继续让企业加杠杆显然不可持续,咋办?加大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必须通过这个点,破解企业财务成本过高,杠杆风险过大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股市能够予以配合,而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中央银行的关键性作用。第一,通过降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使得中国金融市场更容易生成资本;第二,通过治理整顿,大幅度压缩货币投机规模,铲除金融短期投机赖以生存的政策环境;第三,激励股权投资者愿意更加长远地和企业经营绑定,共同成长。

  当然,我们最近看到一些可喜的金融现象,比如治理和规范互联网金融,比如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已经开始转向余月宝等债券市场基金。现在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股票市场低迷,而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方向的改革进展过小,同时上市公司治理的改变力度还小,而与市场参与意愿过低。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4 08:49 , Processed in 0.0899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