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0|回复: 0

安民:IMF给出惊人建议,中国要采纳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0 13: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多家媒体报道:9月26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度中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解读会上,IMF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建议中国取消经济增速目标。

  席睿德说的“增速目标”,就是中国每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给出的GDP增长目标,今年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

  之所以建议中国取消GDP增长目标,IMF是这样想的:

  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没有增速目标,仅有增速预测。这样的做法会提高政策制定者的灵活度——如果经济、就业情况还行,增速稍有下滑,不一定非要刺激。

  此外,IMF还给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彻底取消GDP目标;

  中策:将增速目标设定得更为现实;

  下策:至少也应进一步扩大增速目标区间。

  其实,在去年的磋商报告里,IMF就给出了“采取有一定范围的增速目标区间”。正是听从了IMF的建议,所以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开始,中国的GDP目标不再是“一个点”,而变成了“一个区间”。

  也许有读者会说,IMF这不是干涉各国的内政了吗?其实不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二战之后,美国等战胜国重构国际经济秩序的时候,成立的组织,相当于国际金融、贸易警察。

  IMF的第四条款规定,每年都要跟成员国进行磋商,磋商内容包括你的经济政策、汇率政策、金融政策等等,然后IMF会给成员国提出改革建议,发布关于这个国家的“体检报告”。

  虽然IMF没有一辆坦克车,也无法真正干预任何一个国家的内政,但它的报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至少全球投资机构都相信,会根据报告来配置资产、决定投资。所以,“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不容忽视。

  那么该怎样看此次IMF的建议?其实我早在2013年12月10日,就写过一篇《让GDP从政府文件中消失》的文章,至今仍然可以在“天天说钱”新浪博客里找到。

  我刚刚翻出了这篇文章,觉得其中的论述直到今天仍然不过时,现在不妨引述几段如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给地方政府提GDP增长目标是荒诞的,事实上是强迫地方政府介入经济运作。有了GDP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如何完成?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卖地、抬高房价,或者是政府投资搞基建、搞大项目,还有就是牺牲环境引入发达地区淘汰的项目,减免税收和地价引进真真假假各种外资。

  既然政府要转变职能,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彻底取消GDP考核和GDP目标就成为必然。也许有人会说,没有了经济增长目标,民生目标如何实现?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完全弄错了因果关系。总理说了,保增长是为了保就业,给地方政府提保就业的指标,不就完了?既然GDP、外资、进出口这些东西都是“渔网”,而就业、物价、民生、环境是“鱼”,得鱼忘筌就是了。

  美国政府在管理经济的时候,最重视的指标只有两个:失业率和通胀率。然后根据这两个指标,来确定基础利率。比如美联储就宣布,只要失业率高于6.5%,通胀率低于2%,就不会改变经济刺激政策;反之,就进入加息周期。从不重视GDP的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要捕鱼,就必须有渔网。原来提倡“渔网”,现在提倡“鱼”,这种区别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因为在保就业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作用超过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也超过外资企业,更超过政府自己搞的完全没有意义的重复投资。但如果GDP成为第一目标,情况就完全相反了,大项目、大企业、大外资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首要目标”,将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政府行为。

  当然,除了民生指标外,环境指标、食品安全也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之一,这些都比GDP指标、进出口增长指标之类的重要百倍、直接百倍。

  所以,IMF的建议是正确的。对GDP的高度重视,曾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过分强调GDP,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过去几年,国家降低了政绩考核里GDP的权重,正式开启了淡化GDP的进程。但这样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但愿从2017年的政府报告开始,GDP只是预测目标,而不再成为增长目标。各级官员的考核体系里,GDP彻底消失,CPI、失业率、环境、食品安全等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4 10:53 , Processed in 0.2416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