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经过这里,心总是怦然一动,它那独特的美,是那么的吸引我,它坐落在这个沿并不繁华的街道上,与周围的建筑,是那么的不协调,安静中有那丝丝庄严,沧桑中又带有历史的浓装,后来才了解到此塔的来源。
它叫凌云塔,又名文昌阁、文昌塔,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8)。位于龙州县城龙江街上。
文昌,是古代星官之名,包括六颗星,即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代星相家将其解释为主宰大贵的吉星,道教又将其尊为主 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文昌星尤为士人顶礼膜拜,称文昌为“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南宋道士假称文昌帝君的“天启”,作了《文昌帝君阴骘文》,是中国古代劝说世人行善积德的劝善书之一。
据清乾隆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的《鼎建碑文》载:龙州“避处边陲,然奇峰峻岭,回环拱立,载之志者,亦备胜概”,但因“科甲疮连,盖以建立登科崖,文昌阁,故兹克踵前辙,作新我邦家,……遂择旧城之东,授建文笔阁一座,祀一司文帝君於其上,固崇文重道,同仰止也。”
文昌阁(文笔阁)建成后,“数层矗起,势若参天,使双溪二水,去仍非去,不留自留者。……阁逼双溪,即挽二水之潆洄;势跃青龙,复壮一桥之映带”。
料敌台建于龙江北岸登科崖之上,南临龙江,东西两面为江岸悬崖,料敌台临江三面环砌料石城墙,中开五个了望孔,城墙上夯筑三合土城垛。文昌阁就建在登科崖料敌台北侧的制高点之上,北临龙州镇龙江街,三层六面,绿色琉璃瓦、六角攒尖葫芦状刹顶,三叠斜排式彩塑莲瓣檐饰,清水墙青砖塔式阁,高十七点六米。正面西向,一层中开一门,底座有三级平台,一层门头灰塑圆额,内书楷体描红“福”字。二层窗头灰塑横额,内书楷体黑字“文昌阁”。三层门头灰塑椭圆额,内书文字不详。原阁内一层供奉“文昌帝君”泥塑,二层供奉神位,三层置放铁钟一口。
文昌阁曾多次进行小规模、主要是对阁顶的修葺,阁顶大部分绿色琉璃瓦面被灰浆所替换。一九七八年被公布为龙州县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文昌阁与独山路的文笔塔依然作为龙州现实与历史的城市轮廓线,浓墨重彩地抹靓龙州城区与东面远方的城市天际,构建龙州天穹背景美轮美奂的轮廓。
现环顾文昌阁虽保持原有风貌;但与文昌阁已无碑记所说:“阁亦观成,气象恢宏,规模廓大”之感和“听湲芷,瞻秀岭,登岸崖环翠,玩水长水……”的秀水景色相差甚远。我们期待着这一美景再度重现。广西龙州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打造"红色边关,天琴古韵,岩画瑰宝,秀美龙州"旅游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