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我们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回复: 0

新高考改革下的生物督导策略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8 08: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新高考改革打破了“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界限,学生在高三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科高考,另外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中选择三科参加高二的等级性考试,剩下的三科参加高一的合格性考试。最后的高考成绩由三科等级性考试成绩和语数外三科高考成绩相加得到。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余浩源老师表示,这样的改革方式使学校教育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学生可结合自己能力上的优势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有利于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知识能力储备,做出更为细致的规划。
  然而,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多样化也会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学校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力,辅助和指导学生进行选课,这对教学资源较为有限的学校有一定困难。其次,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或者各科能力没有明显的优劣时,在选课上很容易出现“选择恐惧症”,对未来反而更加迷茫,甚至会影响正常学习进度。此外,因等级性考试的缘故,学生要在高二就进入高考备考阶段,而且要一边学习新课一边备考,高考压力也会由持续一年变为持续两年。
  综上,在新高考环境下,学校和学生都要经历摸索和适应的过程,而在孩子成长和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理性而正确的支持、指导和陪伴会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生物学科,提出家长督导孩子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建议,其他学科也可进行一些参考。
  知识方面:充分利用“沙发时间”,协助完善生活常识
  高中生物是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继承和深化,整体内容更加专业,家长若不从事学科相关专业,难以帮助孩子补习。北京现有生物考试的题目背景早已超过课本的范围,学校在完成课本内容的讲解后,因课时和精力原因不易对知识进行足够的扩展。因此,学生学习生物时,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是很必要的,但并非盯着写作业或给孩子讲题,而是提供学科相关的信息。
  信息时代的洪流,让手机成为了必需品。学校虽然会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但学生在放学路上还是会打开手机,向家里报平安,水一水微信,刷一刷微博,而这些又会成为和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谈资。高中生在思想上会更趋向成熟独立,不愿意受大人的管束和支配,家长不妨利用晚饭时和饭后的“沙发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学校的事情,说说微博上的热点,谈谈对社会上某些事件的看法。这有助于减少青春期孩子和家人相处的紧张感,而家长也可给孩子推荐一些生物学科的公众号或主页,里面的内容只要有趣、可扩展知识面或时效性强即可,不需要和学校内容相关,这些公众号的内容类似“课外书”,可以提升孩子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也可弥补孩子长期在城市生活导致的生活常识上缺失。
  能力方面:做孩子的学生,激发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家长可用一些生活上或社会上的问题来激发自己的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探究和解释。与上文提及的知识方面类似,“沙发时间”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好机会。举例来说,高一上学期,学校会在期末前后讲解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点,这其中就涉及到细胞的癌变。家长就可以在吃饭时以聊天的形式说一些相关内容,例如之前在网上看到信息,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轻化态势。可问问孩子癌症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么难治?还有一些的保健品说能防癌抑癌,是否有足够的依据?这等同于一道没有标答的发散性问题,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运用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而答出来后其成就感会比做对几道填空单选要多得多,而答不出来时他也会主动去网上搜索信息,变相训练了他获取信息的能力。
  规划方面:了解孩子的特点,共同拟定方向,协助选课
  高中阶段对等级性考试学科的选择会对大学专业选择和未来的择业造成影响,家长和孩子一起选定选择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考虑。
  第一,在选课时要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特点。现在学科的综合性逐步加强,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重理轻文的思想早已落伍,理科对阅读能力的要求逐步提升,而文科也对逻辑和知识整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优先选择孩子学得轻松且成绩较好的科目,减少备考压力。
  第二,了解孩子的梦想和规划,敲定满足条件的学校和专业,再依照专业要求选择学科。大学和专业志愿的填报有很多技巧,需要考虑家庭环境、孩子性格特点、学校资源和未来发展等,推荐多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保持交流,必要时可以求助于职业规划机构,将多个因素综合考量,但在做出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避免冲突。
  学生在进入高中,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很多家庭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过度焦虑,督促孩子学习,结果适得其反。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余浩源老师表示在生物学习上,家长的角色不是在后面催着孩子走,而是和孩子并肩同行,相互鼓励,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孩子前进的方向。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事件热点|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博网社区 ( 浙ICP备202219847号-2 )|公网安备

GMT+8, 2024-11-26 02:45 , Processed in 0.0770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