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桓:水灾中的官媒幼稚病
中国南方水灾,波及七八个省市,涉及千万计人口,关系到武汉、南京、上海等长江沿线的大城市。这次水灾从烈度上讲,接近於1998年那场大水灾。如果考虑到本应该在将近20年后增强而又未如人意的抗洪能力,只能说2016水灾更烈於98水灾。水灾在历史中的面貌,跟当时的媒体环境大有关系。98年水灾,是官媒中的先进媒体奋发的好时光,也成全了包括中青报、南方周末在内的纸媒荣誉。南方周末品牌广告的经典照片是一张在泥泞当中沾满泥水的相机与裤腿,可见当时的媒体环境还算正派。
但是轮到18年后的今天,媒体形势发生剧变,原先的纸媒风头不再,意味着它们对水灾的报道能力骤降。社交媒体成为水灾传播的一大平台,非常活跃,又被强烈限制。与此同时,媒体姓党的势头之下,党媒接管水灾报道,官媒幼稚病就难以避免。
官媒幼稚病的主要体现就是拔高救灾的英雄内涵,强调救灾,而不是突出灾情。人民网官微最开始搞救灾的苦情戏,说军队救灾吃不饱,只能馒头就矿泉水,想要塑造军队形象。但这个手法遭到网友狂批,认为军费如此高昂,救灾后勤如此吃力,纷纷讨伐。
这个情形是从前没有过的,官媒的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报道模式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受到严重挑战。主要还是,官媒把关人的惯性做法不能再欺骗民众,人民群众的智商与官媒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洗脑构成了严重的矛盾,导致官媒乱了阵脚。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澄清式报道,来说明军队救灾后勤保障有力,军队伙夫在现代化的战地炊具前忙碌的身影,成为各种图片报道的主角。宣传从苦情变成豪迈,但归根结底依旧是宣传。这么一变化,倒是更多人未曾料想的,更深的宣传洗脑又换了花样。
而在另一方面,为了掌握水灾宣传的优势,资讯删节也愈来愈频繁。纵观至今的灾情,政府救灾是主旋律,对水灾成因、对极大危害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关联,这类资讯始终被强力遏制。比如武汉130亿元治水投入与成效,行洪区中牺牲乡村保城市,水利贪腐案等。
顺着这些资讯,是可以追溯到水灾背后的深层因素,涉及到问责问题。显然,这一块的进击会动摇政府竭力宣扬的救灾合法性问题,会揭露出水灾固然有天气原因,但行政上的无能、低效及贪腐,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肯定会削弱政府威信,所以要禁绝追问。
所以,尽管水灾堪比1998年,但是民众接受到的资讯质量却远远低於18年前的水准。尽管媒体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可以实时直播水灾进展,但是埋伏在水灾背后的那些有价值的拷问反而沉得更深了。水灾就像一个镜子,照出了中国近二十年来的溃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