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央企将两极分化 旅游业做大符合趋势
中国国旅并入港中旅,一时成为新闻热点。昨日,光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与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我多从央企重组与旅游业发展角度说话的。我与他们讲,与武钢、宝钢合并去产能的目的不同,中国国旅与港中旅的合并更类似于南车、北车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考虑。国内旅游业具有小、散、乱的特点,并由此导致了效率低下等弊病,正是因此,旅游企业间的合并将帮助中国旅游企业减少成本,拉长产业链,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从业务上来看,中国国旅在入境游方面更有优势,而港中旅则在出境游领域表现强劲,两者各有特点。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至今深受影响,入境游领域也长期走势不佳。与入境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出境游却呈现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港中旅的优势更为明显。入境游与出境游业务的此消彼长,或许成为了中国国旅最终整体并入港中旅的原因。
今天,我对上半年国有企业经济走势分析时,总结出“总体放缓、缓中分化、分中趋优”的基本态势。忽然觉得央企把旅游业做大,是符合这个趋势的。
从上半年国有企业经济数字分析,效益较差。国有企业的利润下降9.6%,然而企业分化在加快,这是个亮点。根据财政部消息,利润方面,1-5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8373.9亿元,同比下降9.6%。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重化工业、能源、装备制造等等。从行业来看,1-5月,交通、施工房地产和医药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石油、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煤炭、钢铁和有色等行业亏损。在主要行业的利润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5%,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7%,纺织业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长8.9%,1~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134.1%。
经济新常态可以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方面去把握,最终决定于动力转化。从国企动力转换看,必须改变过去大量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投入的做法。面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形成和旧动力的逐渐弱化这两股力量的双重交织,要着力寻求国有经济发展新动力。特别是加大“短板”与新兴产业投资。新工艺、新技术、重大短板和产能不足的产品仍有较大投资缺口,加大“定向”投入。对于国家战略需要、央企有优势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等,肯定要加大投入力度。类使引领消费的旅游企业,也应该加快发展的。
部分央企重新杀回轻工业、商业的势头出现,也未必不可能出现。下半年,企业分化仍然在加快,把旅游业做大,是符合这个趋势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