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7-8-22 08:49:00

包海山: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

    上海有“上海学研究所”,也有“中国学研究所”。就像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上海学也是中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性是相对而言的。真正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的中国学,与中国所有的城市学地方学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所有的城市学地方学都不仅具有密切的内在必然联系,而且具有共融性。只是目前各个学科还没有真正达到综合性系统性,因此各个城市学、地方学都在构建自成体系的学科;换句话说,很多城市和地方通过探索和构建自成体系的学科,来构建新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

    2003年,熊月之教授等正式启用“上海学”的提法,而“上海学”的命名方式来自于“中国学”。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教授在《上海作为方法——探索一种反思性上海学的可能性》中认为:上海作为方法,即意味着以中国、亚洲、世界为目的,并在这一过程中反思上海研究之于中国研究、亚洲研究、世界研究(全球学)的有效性及其限度。他说:熊月之的“上海学”命名方式来自于“中国学”以及与之相类似的西方区域研究,其研究特点在于:1、以某个特定的区域、地方作为研究对象;2、采取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行综合性的研究;3、并不刻意强调“学科化”倾向,而是努力保持“问题化”立场。

    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达到学术层次的系统性知识体系。每个地方都遇到很多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本身超越任何学科的界限,因此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即地方学应运而生。在中国,努力破解各个地方发展难题的学科即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学科知识体系,就是中国学。正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使地方学、中国学不刻意强调“学科化”倾向,而是努力保持“问题化”立场。

    目前,中国学主要包括海外中国学和本土中国学。目前在上海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是海外或者称世界中国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是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而建立的。2004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自2010年起,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由此升格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论坛朝长期化、机制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中国学研究所于2012年3月正式成立。作为常设研究机构,中国学研究所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撑,同时借助论坛提升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

    海外中国学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国人研究的中国学,二是中国人讲给外国人的中国学。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所以世界中国学在上海升格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教授在《历史与未来,中国学视角下的上海》中说: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中西文明交汇的国际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开始进入了第三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活跃期。像我们这样的中国学论坛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城市历史的独特性和城市文化的精神特征,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上海。上海作为江南文化的传聚之地,东西文化的碰撞之地,将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将吸收东西方最新文明成果,形成能够代表东方特征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全球文明城市。这是上海的历史责任与必然,是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其中一项内容。

    自然,世界中国学也有其局限性。上海社会科学院胡键研究员在《关于中国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中认为: 中国学论坛12年以来,始终还是停留在外宣上,在学理上始终没有任何突破。 这是远远不够的。既然由学术机构来做这件事,就是因为学者不只是讲故事,而且还要为中国故事构筑理论支撑。当前中国学研究要基于过去中国学论坛的成功之后,借助于既有的各国关于中国研究的大量作品,来构建中国学研究的基本范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通过一些媒体将论坛的观点传播出去。构建理论范畴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过于重视外国人的看法,这充分表明中国学术缺乏自信。构建中国话语,首先要有学术自信,为中国学术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则必须基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近年来,国内学术界越来越注意到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和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尊重自己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中国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和学术自信。

    海外中国学与本土中国学融为一体的中国学,那是真正的完整的中国学。相对来说,现在海外中国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中国也有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而本土中国学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是一种遗憾,也迫使中国学术界应该有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可以起源于海外中国学,现在应该回归于本土中国学,未来应该融入海内外相结合的真正的完整的中国学。就现阶段来说,构建本土中国学是重点。本土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以及本土中国学视野下的所有中国地方学研究,这是必然趋势;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各个地方学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是构建本土中国学的有效途径。

    四川大学中国学中心副主任何一民,对中国学和地方学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成果《成都学概论》等。他在《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中提出:在中国举办世界高层次的中国学论坛,可以说是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为中国学者与各国学者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与对话提供的良好平台。这表明中国政府对世界各主要国家研究中国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个思考,即中国学是否只是外国学者的“外国学”,中国人可否建立起中国本土的“中国学”。长久以来,无论海外汉学还是海外中国学研究,均是在西方视野下展开的,其研究多从西方经验尤其是欧洲经验出发,其结论也往往是验证欧洲原理。不仅如此,这种情况时时受到全球经济发展与政治格局的影响,在观念预设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往往难以做到客观公允。无疑,这种建立在西方经验上的价值评断,对中国而言有不公正的地方,有时候甚至是极其危险的。正因为如此,中国本土的“中国学”的构建才显得如此的迫切和重要。

    何一民教授对构建本土中国学有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本土的中国学应当以探索和总结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意识为主旨。中国人不仅要从中国来研究中国,而且也应当从世界来研究中国,不仅要分门别类对中国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还需要从整体上对中国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中国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给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海外中国学实际上是一种统称,并未构成一种学科,而中国本土的“中国学”则应朝构建学科方向发展,应当以探寻和提炼中国文化特质为主旨,构建一种独立于西方理论影响的中国经验和理论,加深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和独有特征的认识,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亦可直接对国家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中国本土的“中国学”研究必须在跨文化研究基础上展开,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展示它的多重性格。但是,“中国学”绝不应该是各学科的简单叠加,应当另有建树。“中国学”是一门以中国为整体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中国文明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服务于当今中国和未来中国发展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对“中国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一是要加强相关研究,二是要培养人才,促进中国人把认识中国、热爱中国转变为一种理性自觉行为,形成科学发展中国的理性思维,并运用这种理性思维来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

    对中国学与地方学的关系,很多地方学研究者都有思考和探讨。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轮值主席方负责人、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认为:相对于国际上来说,中国开展地方学研究还是比较多、比较深入的。国内外的合作,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国外好多地方在研究中国学,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中国学”是很丰富的,其中应该包括各地的地方学。中国地方学研究很活跃,我们要向外宣传,要让中国地方学走出去。晋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有智、吉淑娟认为:中国学与地方学有着紧密联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国学好比森林,地方学好比树木。在研究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形成片面研究的局面。中国学研究由来已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讲是对整个中国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研究,这和地方学概念有相似之处。地方学是中国学的个性部分,对中国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地方学研究。从古至今,我国众多地方之间不断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碰撞,才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中国学,形成国人共同认可的文化。对地方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个性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和弥补中国学研究的内容。可见地方学研究在中国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倡议并且与相关团体共同开展的两个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通过侧重平行比较研究的“中国地方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调查报告”,促进地方学研究协同发展;二是通过注重整体与局部关系的“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促进中国学视野下的地方学研究融合发展。这些探索和实践,可以说,是从中国地方学研究的角度促进和构建中国学的一个过程。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文化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的中国学也会不断发展,而本土中国学的构建,将会成为中国学的主体。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在这过程中,中国高校的探索和实践,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会有强大的生命活力。2015年,江苏高校“中国学”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江苏高校“十三五”学科建设在坚持国际标准、成果导向的同时,注重中国特色,注重各类学科的分类指导,推动各类学科、特别是“中国学”学科,按照自身规律科学发展,率先在全国打造“中字头”特色优势学科,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走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的学科,在当前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国家大的形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高校有责任、有义务重视加强中国独特学科的建设,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学”建设已超越学科发展建设本身,是民族发展、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使其发展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或许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能够引领中国学视野下的各个地方学研究,促进中国地方学研究协同发展,并且通过融合发展构建真正的完整的中国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包海山:中国学视野下的上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