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7-8-22 08:18:11

俞力工:再谈“战狼”

本帖最后由 牛博网 于 2017-8-22 08:23 编辑

    战狼之类的片子在西方文化评论界归类为Porn,意指暴力春宫。也就是说这些文化商品的整个焦点在于刺激受众的感官,从而达到一种宣泄、亢盛、意淫作用。这是所有拳头,枕头片的特点,因此属于同一类。

    当然,每个片子,特别是拳头片都会为了稍作修饰而拿一定的堂皇背景作为遮羞布,其中可以包括爱国主义,反恐,护侨,打击犯罪分子,自卫,卫国战争,军事援助,平乱等等等。不过,明眼人轻易可以得到结论,那些所谓的情节不过是个过个场的道具,核心内容还是血腥、暴力与色情。

    其实,还不只是中西欧排斥这种暴力春宫,南、北欧至少大部分文化人也会嗤之以鼻,唯一不敢保证的是东欧与美国。这说明,这里的文化层次就是比较低些。当然,这仅仅是指知识界、文化界的情况。换成譬如德国的极右派或纳粹分子,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们肯定是拳头片与色情片的天然粉丝。

    记得九十年代德国统一后,极右派迅速抬头,少数民族感到受到威胁之时,一位犹太学者就曾这么说过“当犹太人早已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各种特征之时,极右派却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他是指,犹太人早已通过通婚,混血,而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特性。然而各个地区的纳粹分子或极右分子,却倾向于剃光头,脚踏大头皮鞋,腰缠宽皮带,唱军歌,充分显露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共性。这批人,崇尚暴力与白人霸权主义,爱好好莱坞的暴力片便是自然不过。

    至于中西欧的知识界,譬如大学生,我敢肯定地说,没有哪个男学生会那么笨地在女同学面前炫耀,“爱看战狼”。果真这么做,得到的反应一定是一句“蠢蛋”。

    为什么欧洲文化界会有这么强烈的态度?我想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一是,欧洲战后普遍推动过反法西斯教育,因此对暴力和大规模集体性的活动多存反感,这些活动既包括打打杀杀的镜头,甚至还包括大规模集体操和阅兵。二是,六十年代兴起的学生运动与反越战运动又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期间,可说是达到了反法西斯的高潮。这时代最时髦的表现就是高举人权与女权,维护少数民族、第三世界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刚好就这时候,好莱坞的传统欺侮印第安人与非洲黑人的电影片,就很识相地消声灭迹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系列的反战片与宣扬自由主义内容的影片。

    不过,这好景维持不了好久,随着八十年代里根总统上台,其政府又开始利用掌控下的媒体、媒介替越战翻案,于是乎,一个个曾经参与反战活动的文艺界人士便在高压之下,公开地做了忏悔与自我检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女明星珍芳达与女歌星贝耶兹。与此同时,一系列的暴力片又如雨后春笋,充斥全球。

    我不打算重提这类影片如何伤害第三世界的自尊心,而就许久以前曾提过的崇洋媚外问题稍作讨论。

    据个人的观察,华人世界大体只有两个群体最不崇洋媚外。一个是东南亚华人;其次就是海外成长的华人知识分子的第二代。前者,在地方上属于文化、经济较高的阶层,少有对白人低三下四的机会;后者,从小在西方社会成长,凭着他们一路表现的优异成绩,根本没有值得崇拜白种人的地方。

    除了这两个群体,依我看都很糟糕,原因我就不追究了。提到这点,主要是想建议一些读者关注一下西方第二代华人子弟对中国功夫片的反应。就我所知,一般都对功夫片(动作片)非常反感。原因不外是这类片子会给他们增加更多的麻烦,譬如,老外会不时试探他们会不会点功夫。这批人成绩领先,地位超然,明确知道要领先,必须靠头脑。言及此,还必须提提陈龙。凡我遇到的第二代华人子弟听到成龙就邹眉头,原因不外是他老扮演耍宝的丑角,让他们感到分外丢人。除此之外,第二代也非常抱团,一般情况不太愿意与新移民为伍。为什么,因为对新移民的崇洋媚外习性无法忍受,而且还会在白人朋友面前丢分。这些方面,战狼的粉丝当然是做梦都想不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俞力工:再谈“战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