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小银行
无论是2013年钱荒,还是今年以来持续进行的金融去杠杆,最受伤的还是中小银行。
而此次去杠杆,由于同业业务被大规模收缩,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和资金链面临考验,同业理财、为外业务等等通道类业务被压缩,利率上涨,此前的收益增厚也难以为继。
203年6月份那次钱荒发生,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突然枯竭,不得不向大行高成本融资,由此造成的大型商业银行收益不少于百亿元,而这部分收益正是中小银行支付的。
根据公开数据,2013年6月,工行、农行和建行“钱荒”时向市场拆放2.2万亿元,大约为三大行获取了近120亿元的利息收入。中国银行没有披露数据,但也称自己不差钱。而6月份,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1.6万亿元,日均成交822亿元,同比下降60.2%,环比下降59.3%。与成交量大比例下滑形成对照的是拆借利率的高企,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6.58%,较5月份上升366BP;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6.82%,较5月份上升381BP。工行、农行和建行向市场拆放的资金分别高达近万亿元、9400亿元及3000亿元,媒体的粗略测算2.2万亿元的拆借资金在6月份大约为三大行获取了近120亿元的利息收入。
在2013年中期报告会上,各大行的负责人都表示,由于大行慷慨地向市场拆出了流动性,达到了稳定市场、缓解风险的目的。
2013年引发钱荒的导火索正是某银行的违约,它只能从市场高价买入资金,成为钱荒受害者,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13年上半年拆入资金的利息支出为12.99亿元,上半年的净息差为2.49%,同比下降23 个基点。
此次金融去杠杆,中小银行仍然是受影响最大者,从两个此次去杠杆最主要的业务可以看出来:委外和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本来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主要的手段,2013年年末,由央行在银行间启动,目前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包括23家大型全国性银行,127家城市商业银行、1234家农村商业银行,149家村镇银行、以及23家外资银行。
但是这个产品发展到2015年逐渐变味了,由于实体企业融资动力不足,贷款资产风险加大,获利能力有限,于是银行同业之间通过发行同业存单扩展获利能力成为主要手段。2014年全年,同同业存单发行仅有8976亿元。此后则快速进入井喷阶段,2015年和2016年发行量分别达到5.3万亿和13万亿元,年增长率分别高达490%和145%。截止2016年底,同业存单余额为6.3万亿。
由此,同业存单成为资金空转、期限错配、监管、期限逃离套利、放大杠杆的主要手段,也是此次银监会对“三套里”。数据也显示,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更加热衷于发行同业存单,而购买这些存单的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资金、共同基金和私募等。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6年底,城市商业银行占到全部同业存单发行总量的46%,股份制银行占53%,国有商业银行仅占1%。而持有同业存单的责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政策性银行,他们到23%,其他如社保基金、共同积极和保险资金责达到35%。
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筹集资金去做什么呢,其实就是以较低成本拿到资金后,去配置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各种非标资产,委托其他私募机构进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中小银行相当于资金的二道贩子,他们只是起了一个通道的作用,但是却获取了收益,并抬高了资金成本,拉长了资金流入实体企业的路线,形成期限错配,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资金空转。
中小银行为什么甘当二道贩子,其实也是无奈选择,由于大行有历史形成的庞大的实体网点和客户资源,存款规模大,而存款才是信用创造的基础,中小银行责没有庞大的网店和客户,就只能通过银行间同业市场融入资金,配置高收益资产以获得利润,但同时也承担资金不能正常回收的违约风险。
跟2013年钱荒一样,中小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放大了杠杆,一旦货币市场利率上涨,大行资金惜售,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断流,就不得不高成本去购买资金,从而吃个哑巴亏。
不仅仅是由于金融结构造成中小银行资金市场的弱势,更由于最近几年,中国货币创造的机制发生变化,中小银行的弱势地位得到了强化。
最近十多年,中国基础货币的创造来源于双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这对于商业银行们都是一视同仁的,甚至有些中小银行的外汇占款获得的基础货币可能更多,但是204年后,双顺差不在,外汇占款净流出,央行先后创立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但是SLF、MLF、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都需要抵押或者质押品。合格的抵押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评级信用债等。中小银行所拥有的这些资产的规模非常有限,这些资产一般都是大型商业银行拥有。因此央行的再贷款一般都给了大型商业银行而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行只能通过主动负债的形式去获得资金。于是中小银行绞尽脑汁,从资产和负债两端主动扩展市场,获取利润,扩大规模,弯道超车,当监管层下决心要去杠杆时,去的正是他们的杠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