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在经济上的启示
——假如私有制经济垄断中国
中国第一艘全国产航母下水,激起了国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大家纷纷就这艘航母下水的军事战略意义进行阐述,可谓充分而到位。但浪潮渐退之后,回过头来审视一番,却发现人们甚少注意到国产航母下水在经济方面有何启示。为拾遗补缺起见,笔者愿意就这一话题说上几句。
显然,这艘航母是中国国营造船厂制造出来的,以经济学的视角的看,这东西就是一个公有制产物,而这种“公有制”经济模式,恰恰是普世价值体系所极力贬损的对象。在这一价值体系的定义下,这种经济模式有百弊而无一利,与此相对立的是私有制模式,根据普世价值的逻辑,私有制经济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本不是“公有制”经济模式可望其项背者。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妨讨论一下,假如中国的造船企业都私有化,在一片私有制经济模式下,中国该怎样生产制造自己的航母。
首先遇到问题是,在私有制模式下,中国能否实现这种工业大协作
众所周知,建造航母需要庞大的工业体系,需要实现几百上千个部门的大协作。目前在中国,解决这个大协作的办法依然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即国家任务一下达,所有相关国有企业都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以完成重大政治任务的姿态全力以赴,从而呈现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之面貌。如果换成私有制企业,都是私企来制造航母,那么,众多相关私有制企业能有这样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吗?或者退一步说,即或其中的大部分都有,万一其中有那么一两个另类,岂非要影响大局与整体;甚或加入其中有的企业还是外资掌控,就中刻意捣乱破坏,那又该怎么办呢?
退一步说,就算上述问题都不存在,政府都能够把相关的一切私企买通,使之为制造航母出力,那么,在这等私有制经济模式下制造航母,效率与效益就一定高过公有制模式吗?会不会反倒出现拖拉延宕、久久难成的局面呢?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美国是世界上制造航母最厉害的国家,人家也是私有制经济模式,这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笔者以为,请不要动辄就拿美国来说事,在这个世界上,各国有各国的环境条件,美国模式下能够做到的,复制到中国,则未必就能做到。因为从根本上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早已统治世界的前提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不可能拥有真实的独立性与完整性,而只能沦为附庸与仆从,从而严重受制于人。1949年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想要建立起独立于西方之外自成一体的工业与经济体系,只能走公有制模式这条路,除此之外别无通途。中国的目前正在发育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美国,已经完全离不开美国了,这就是明证。
其次,在私有制模式下,资本家们能否完全而不打折扣地贯彻中国的国家意志
不要说制造航母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关,相应地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即使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在私有制经济模式下,中国相关船舶制造企业拥有真实可信的航母制造能力,即便如此,中国政府制造航母的决策就能畅行无阻、一路绿灯吗?会不会在所涉及的众多企业中冒出几个老板,说他们不赞成制造航母,比如提出“不要拿我交的税款去造航母”之类?如果有哪个中国资本家公开声明,说他的企业不愿意给中国制造航母,他不想干这样的事,这样一来,中国的航母还能造得成,还能够成功下水吗?
最后,如果中国船舶制造业都是私企的天下,老板们会不会据此来要挟国家,谋求实现自己政治与社会诉求?
笔者以为,这是完全可能的,资本家最基础的伦理就是万事皆可交易,连肉体与灵魂都可以做金钱交易,区区航母又何尝不可呢!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付出怎样的政治与社会代价,才能让自己的航母下水完成呢?
当然,上述疑问目前在中国都没有发生,而且类似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也未曾发生,因为自从中国拥有近代工业的第一天起,关键或主要的工业制造业就掌握在政府手里,洋务运动是这样,后来的资本主义运动也是这样,直到共和国建立,延续至今,中国的制造业与经济命脉都由政府牢牢掌控。但是,据说这是不行的,不符合世界大潮,为此一些人正极力推动中国经济模式的私有化进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将中国的企业统统变为私企,要将中国经济完全彻底地变为私有制经济,如此才能完成的他们的历史夙愿。
既然这样,一切爱国的具有民族立场的中国人不妨进行如下拷问:如果中国的军工生产都掌握在资本家手里,中国政府还能否有效地制造现代化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如果中国的经济资源都被资本家所掌握,中国的社会面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私有制垄断并统治中国,中国政治与历史将出现怎样的转折?
笔者以为,任何不带偏见的人,想想由此而来的前景,都将会不寒而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