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阿德 : 澳名校辱华?道歉后也要看到问题
文/东方阿德据报道,最近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刊登在该校网站上的两道试题涉辱华而引发争议,一道题是“在中国,政府官员只有在(喝醉酒)的时候才会说真话”;一道题是“在中国,现代化引进新技术及工业改革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正确答案选项:D.缺乏有技能的工人,特别是管理者。)报道说,上述两道题让这里的留学生感到震惊和愤怒,留学生们将该问题反映给了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该馆教育组的工作人员要求校方调查处理。莫纳什校方19日表示,立即撤回这个测试,暂停出题老师的工作,进一步调查更多涉及此观点的材料,强调那些说法不代表学校观点。该校商学院院长还在邮件中向学生表示道歉。
笔者认为,要说澳名校这两道试题辱华,问题似乎有些放大了,毕竟这两道试题还是比较现实的“就事论事”,对于未来极有可能参与中国建设的留学生来说也未必是坏事。
不能否认,中国官场和企业管理问题不少,一度臃肿的机构和正进行的反腐败也令世人所关注。只不过这两道题之所以引发争议,确有“过时”之嫌,未必符合中国现状。随着中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力度的前所未有,以及经济不断发展和腾飞,澳名校也不该用“老眼光”看待中国。中国留学生呢,有“寄人篱下”之感,有“祖国在我心中”之志,对一些疑似“歧视性的问题”比较敏感,有防范和诉求也很正常。
但不管怎样,笔者认为这两道试题不能算辱华,至多只能算误解或者说误读了中国。而澳真正辱华的典型当属两年多前澳矿业大亨、国会议员帕尔默对华的爆粗,那可谓十足的辱华。不过帕尔默言论随即遭到澳上至外长总理,下至州长部长的口诛笔伐,以致帕尔默在国内一片声讨中,不得不收回辱华言论,改口称仰慕中国,并正式致函我驻澳大使马朝旭表示最诚挚的道歉。
澳虽是老美的小弟,但非常看重中澳关系。比如澳外长毕晓普严厉谴责“帕尔默的言论不可接受”,并称这“绝不代表澳大利亚国会和人民的态度”,“我们尊重与澳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家,毫无疑问中国非常重要。”国库部长霍基谴责帕尔默“请不要因个人偏见而拉上澳来垫背”。西澳州州长科林批帕尔默是“澳最丑恶的东西”。贸易部长罗布说澳政府“非常重视与中国政府和人民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工党影子内阁财长鲍文称“中澳关系有多重要,相信每个澳大利亚人都清楚”。澳总理阿博特批帕尔默的言论“刺耳且错误”,他表示“中国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澳需要牢固的对华关系”。
一个良好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维护中澳利益,固然要警惕一些人对华刻意的丑化,但也不能把简单的误读视为破坏中澳关系,毕竟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能认清中国的真实现状,根本上还需通过更多的交流和宣传来改变外国人的认知度。
奥名校把试题用在政府官员这个特定群体上,无论我们如何反感,或者说指责它多么过时,也不能否认政府官员不讲真话的做派还是客观存在,且“两面人”可能还不在少数。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少些“假大空”,多些实事求是——坚持讲真话,这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来说永远是好事。在讲真话的问题上,政府官员要是做到了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就提出的“三个不”——不偷、不装、不吹,那么外国人再说什么“酒后吐真言”,我们也没什么可心虚的。
中国力挺讲真话,也力挺逆耳之言。——“领导干部要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中国共产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党外人士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真话,就是“实事求是”的体现,坚持实事求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才会一帆风顺,相反就会遭到挫折。
真话有风险,是因为一些政府官员习惯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势必容不得别人说真话。在从严治党的今天,虽然我们大大的压缩了假话、套话、空话的空间,但基层官员“拍马屁”、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还存在,毛泽东的“三个不”也根本没有过时,那些“两面人”还在不断的落马。所以,我们不能看表面的“销声匿迹”,还要看到平静水面下的“急流暗涌”。
而留学生未必就经常接触基层官员和了解基层官员。换言之,真正了解和经常接触基层官员的人最有发言权。或许,正因为不讲真话的官员还不少,“酒后吐真言”的也不乏其人,一些伸手的官员还在台上台下表演,我们的反腐败和作风建设才永远在路上。而一味喜欢“吹喇叭抬轿子”不会升华“官员品质”,只有“逆耳之言”和“长效机制”共舞——那些盲从、奉承、不讲党性、不干实事的官员才会越来越少。当然外国的说三道四也肯定会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