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草:《道德经》的逻辑体系
苏小草:《道德经》的逻辑体系大道无极通三玄,负阴抱阳易理传;中华文明三千年,宪政民主开新篇。三生万物道一体,对立互补因果理;谁能通晓其中意?绝学无忧堪称奇。尊道贵德理直行,平等自由博爱生;民主法治人权重,公平正义司契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大道永恒,公理常在,不易之道,变易之理,理易而道不易,道理天下,同归于一。
1、道——玄同——绝对性——逻辑的同一性规律——真——平等信仰;德——玄德——差(个)异性——逻辑的差(个)异性规律——美——自由精神;道德——绝对差(个)异性——逻辑的绝对差(个)异性规律:三极之道的玄同律——三生万物道一体——真和美——平等自由的道德观——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常道(德)——玄牝——相对性——逻辑的相对‘一致性’规律:对立互补的因果律‘理’——负阴抱阳因果理——善和爱——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公平正义。
道(德)是生成天地万物的逻辑本体,自有永有,先天地而存在,绝对不易,没有因果,它是先验和超验的绝对存在,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绝对真理,即平等自由的道德原则;常道(德)是天地万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逻辑形式,生成于道(德),相对变易,有因果,它是日常和经验的相对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对真理,即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准则。故而,道(德)生成常道(德),常道(德)生助道(德);三极之道的玄同律生成对立互补的因果律,对立互补的因果律生助三极之道的玄同律;平等自由的道德观生成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生助平等自由的道德观。
‘有’与‘无’是《道德经》中屡屡出现的重要概念,它们涉及到对其文本中论述的最重要问题道(德)和常道(德)‘理’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关于‘有’和‘无’的概念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在本体论逻辑道(德)与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的存在及其生成关系中,这里的‘无’是指不具有形式逻辑图式,‘有’是指具有形式逻辑图式;本体论逻辑道(德)是绝对存在的概念,不具有形式逻辑图式,无也;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是相对存在的概念,具有形式逻辑图式,有也;本体论逻辑道(德)生成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生成天地万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起始于本体论逻辑道(德),即无;天地万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生成于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即有。故而,有生于无。在这里,无的概念是生成天地万物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起始,是天地万物存在及其存在本质的根本;有的概念是天地万物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母体,是天地万物存在形式推陈出新、生生不息的玄牝。在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生成关系中,这里的‘无’和‘有’均存在形式逻辑图式,它们只是揭示相对存在的概念此消彼长而互相转化的互补生成关系,新的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从无到有而有生于无,原有的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从有到无而无生于有,原有的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不断被新出现的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取代,天地万物的存在形式在宇宙原动力或本体论逻辑‘道(德)’的推动和规制下不断地推陈出新向更高阶演进,永不停歇、永无止境,故而,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有无相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这里,‘无’乃本体论逻辑道(德)也,‘有’乃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也。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是天地万物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母体,天地万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生成于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生成于本体论逻辑道(德),并由本体论逻辑道(德)所推动和规制而遵循逻辑的同一律,本体论逻辑道(德)是生成天地万物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起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生成于有因果,有因果生成于无因果,有因果即是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这和数论原理是完全一致的,0、1和素数的存在规律不存在形式逻辑图式,合数的存在规律存在形式逻辑图式,合数是素数的乘积生成的。无因果即是本体论逻辑道(德)。本体论逻辑道(德)是宇称不守恒的存在,不具有形式逻辑图式,没有因果,绝对不易;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是宇称守恒的存在,具有形式逻辑图式,有因果,相对变易。宇称不守恒生成宇称守恒,宇称守恒在宇称的互补转化和相对变易中存在和发展,并由宇称不守恒所推动和规制而遵循逻辑的同一律。‘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无’和‘有’乃形式论逻辑常道(德)‘理’在本体论逻辑道(德)所推动和规制下遵循逻辑的同一律的相对存在的概念于互补转化和相对变易的存在和发展中此消彼长(有无相生)的两种状态也。
诺特定理:作用量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定律,存在一个守恒量。对称和守恒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于事物的‘对称性’问题是德国数学家艾米·诺特于1918年发现和提出的,这是基于形式逻辑存在性的推论结果而非本源性的推论结果。形式逻辑不是逻辑的全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植根于本源性逻辑本体的存在,形式逻辑存在的本源性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由形式逻辑存在性可以得出事物的‘对称性’,而这种‘对称性’的本源性并非来源于形式逻辑本身,而是来源于形式逻辑植根的逻辑本体,逻辑本体的存在性框定了事物的‘对称性’,而这种逻辑本体的存在性恰恰是非对称性的存在。‘非对称性’是绝对的,‘对称性’是相对的;‘不一致性’是绝对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这也映证了宇宙中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粒子,自然界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古太极图为何非完全对称性?‘道’是宇宙的本源,是非对称性的存在,‘理’是‘道’生成的,是对称性的存在,古太极图是易(理)道图,既体现出非对称性的本源存在,它是绝对不易的;又体现出对称性的存在,它是相对变易的。
2、道德原则和伦理准则:‘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遵循三极之道的玄同律(三生万物道一体),保有绝对存在的道德(平等、自由)概念的绝对性,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遵循对立互补的因果律(负阴抱阳因果理),保有相对存在的伦理(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概念的相对性,践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以构造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藉此实现公平正义。此之谓:尊道贵德而知常明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德价值伦理体系。
道德的根基是真和美,是绝对不易的;善和爱属于伦理行为关系,是相对变易的。真正的善和爱只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就不存在了,比如,野生动物世界没有形成社会关系,也无真正的善和爱。西方学界把善和爱混同于道德(道德和伦理不分)是二元论逻辑使然,《道德经》中善和爱是常道(德)而非道德,常道(德)即伦理。善意的谎言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之上的,善意的谎言虽不真,但也属于善,除此之外,不真必不善;善意的谎言只能作为特殊情况而存在,不能作为普遍的因果关系而存在,作为普遍的因果关系,不真必不善。文明不在于寻求‘至善’而在于规避‘至恶’,寻求‘至善’必然走向反面。寻求平均主义必然导致权力至上,权力至上必然等级特权。寻求消灭私有制必然导致权力垄断,权力垄断必然专制集权。所谓逻辑自洽是形式逻辑范式,而形式逻辑是有边界的,突破了边界就是悖论。研究逻辑悖论并规避之,才能构建文明社会。形式逻辑描摹的是一种关系式,关系式是由相对的概念构成,只要遵循逻辑的同一律就可以规避逻辑悖论,故而,形式逻辑的边界是遵循逻辑的同一律。
精神观念上绝对平等,物质利益上相对平等,按劳分配,各取所需。坚守平等自由交易原则,平等自由是精神观念的坐标轴,交易的结果是相对的平等自由,或曰:公平正义。为何交易的结果是相对的平等自由呢?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不劳而获或劳而不获,从而能够体现出公平正义。故而,绝对的平等自由是道德原则,相对的平等自由是伦理准则,前者是后者的观念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物质保障,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两者不矛盾。寡头垄断(包括国家资本的寡头垄断和权贵资本的寡头垄断)破坏了平等自由交易原则,是无道的。普遍的因果关系是实行市场经济模式,实行市场经济模式不能从事寡头垄断,否则,演变成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作为普遍的因果关系而实践是灾难性的。打破寡头垄断的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精神观念属于信仰范畴,所谓信仰是超越和维系世俗生活的精神系物,是人类对于世界本源的敬畏之心,‘大同’描述的仅仅是世俗生活,不能作为信仰而存在。‘大同’是一种社会理想,而这种社会理想是世俗化的,与信仰毫无关系。社会理想是相对变易的,不是绝对不易的。
3、政治道德和政治伦理(无名之朴):遵循三极之道的玄同律,实行‘三权分立、互制互衡’的国家政治体制;遵循对立互补的因果律,实行‘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私(民)有制为主体的市场-权利经济模式。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三生万物道一体(不易之道),‘三权分立、互制互衡’的政治体制,此乃有道也;负阴抱阳因果理(变易之理),‘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此乃有理也。理易而道不易,有道亦有理,讲道理也。讲道理承蒙讲道理的福泽,故而,美国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强大的国家,天理所在、天道使然。‘无为而无不为’,道理天下,同归于一。然而,怀一己之私而秘持其权衡,专权天下、霸道无理,‘知其不可而为之’,遂国家昏乱、民怨沸腾而灾难分仍,是故,不讲道理领受不讲道理的惩罚也。
道德观念秩序来源于平等自由的精神信仰,平等自由的精神信仰是逻辑本体的存在,三生万物道一体,没有因果、恒在不易,基于此,现代国家构建的是‘三权分立、互制互衡’的政治体制,它是坚守政治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的。伦理准则关系来源于公平正义的行为信用,公平正义的行为信用是形式逻辑的存在,负阴抱阳因果理,理论因果、相对变易,基于此,现代国家构造的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恪守政治伦理的基本需要,是必要的。遵循以上政治道德和政治伦理是讲道理的必然,是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必须,既是顺应世界现代政治文明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国家实现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要求。三生万物道一体,负阴抱阳因果理,不易之道,变易之理。道之系于精神信仰,理之系于物质信用,无精神信仰则无物质信用,无道则无理。道在理之上,理在道之下,理不能凌驾于道之上。政治体制属于‘道’的概念范畴,政权组织形式属于‘理’的概念范畴,三权分立属于政治体制,政党政治属于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不能凌驾于政治体制之上。论理的政党不能凌驾于三权分立的道体之上。一个国家拒绝开展现代公民教育不可能走向现代文明,更不可能实现创新发展,而开展现代公民教育与党国体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党国体制阻碍了中国走向现代文明和实现创新发展。
4、在《道德经》中,信(契)约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和意义,一是道德观念秩序的精神信仰层面,一是伦理准则关系的物质信用层面。‘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道’或‘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是一种坚定的精神信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践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以构造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天道无亲博爱济众,契约交易公平正义,它是一种恪守的物质信用。精神信仰构建的是‘尊道贵德’的道德观念秩序,物质信用构造是‘知常明理’的伦理准则关系,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此之谓:尊道贵德而知常明理‘无为而无不为’的天下‘契治’。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精者,精神也;真者,真在也;信者,信仰也。‘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句话中的‘信’只是涉及人们的道德观念秩序,它揭示的是精神信仰层面的‘信’,即信仰‘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绝对存在的道德概念相对化必导致相对存在的伦理概念绝对化并出现逻辑悖论,即二元逻辑悖论,故而,‘失者同于失’、‘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句话中的‘信’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行为关系,它揭示的是物质信用层面的‘信’,即信用常道(德)‘理’。作为新文化构建,为何信(契)约是第一位的呢?信(契)约‘道理’=信仰‘道’+信用‘理’,信(契)约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存在于精神信仰层面,即信仰‘道’;一是存在于物质信用层面,即信用‘理’。精神信仰层面,有敬畏之心,言真不言假;物质信用层面,立论因果、明辨是非。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属道的逻辑程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是属理的逻辑程式。精神信仰是属道的逻辑的载体,物质信用是属理的逻辑的载体,世界的本源既非来自于精神也非来自于物质,而是来自于逻辑,即‘道理’。文明世界存在两种逻辑,一种是属道的逻辑,它是绝对不易的;一种是属理的逻辑,它是相对变易的。属理的逻辑是属道的逻辑生成的,所谓科学理论均是属理的逻辑构造的。言及精神信仰,它是属道的逻辑载体,言及物质信用,它是属理的逻辑载体。作为人类而言,它是物质和精神的混合物,也是属道的逻辑和属理的逻辑共同的载体。在生命万物中,只有人类能够感悟到属道的逻辑的存在,实现‘悟道明理’的重任以文明管理自身和应用万物而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人类能够感悟到属道的逻辑的存在,由于属理的逻辑是属道的逻辑生成的,在人类的肉体无法超越属理的逻辑的情况下,人类就有了敬畏之心,行为有了边界,不断发现属理的逻辑的同时,创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生活。
同一性,差(个)异性,相对‘一致性’,这是研究问题遵循的逻辑规范。‘理’是什么呢?相对‘一致性’的形式化,即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有边界的,遵循逻辑的同一性规律,没有边界的形式逻辑出现悖论,即二元逻辑悖论。由于‘理’是有边界的,也是变化的,万物各异理,理易而道不易。‘道’是‘理’的边界,逻辑的同一性规律,破坏逻辑的同一性规律,‘道之华而愚之始’。有边界的‘理’即是善和爱,即是智慧;没有边界的‘理’(二元逻辑悖论)即是恶和恨,即是愚蠢。如同野生动物一般,国人总是讨巧,‘理’没有边界,所以,愚昧愚蠢。垄断权力或权利是无道的产物,是愚蠢的标识,‘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任何个人或团体试图垄断权力或权利必将以失败告终,并遭到无情的惩罚。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讲,道者,绝对‘一致性’,逻辑的同一性规律,每个人都是人,人人生而平等,道之尊而真道平等;德者,绝对‘不一致性’,逻辑的差(个)异性规律,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人人生而自由,德之贵而美德自由;道德者,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也。常道(德)者,相对‘一致性’,逻辑的相对‘一致性’规律,即形式逻辑‘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准则关系,理之直而善理博爱,践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也。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践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以构造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此之谓:尊道贵德理而知常明理。
《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契)。’器者,理契也,或曰:常道(德)。形而上者谓之道,三生万物之道,道者,逻辑本体也,不具有形式逻辑图式;形而下者谓之器(契),负阴抱阳之常道,常道者,形式逻辑‘理’也,具有形式逻辑图式。不易之道,变易之理,理易而道不易。信仰‘道’之形而上,信用‘理’之形而下,信仰‘道’生成信用‘理’,道(德)生成常道(德),常道(德)者,理契也,有因果。在儒家伦理中,‘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论理契,这和‘君子和(乐)而不(约)同,小人(约)同而不和(乐)’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完全一致的,即君子不要求遵守平等契约,小人要求遵守平等契约;君子不要求言而有信,小人要求言而有信。科学技术属于‘器’(因果),儒们称之为奇巧淫技,故而,反对之。
6、从逻辑的角度讲,‘道’是逻辑的同一性规律,‘德’是逻辑的差(个)异性规律,从精神信仰的角度讲,‘道’是平等信仰,‘德’是自由精神,故而,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这是道德观念秩序的本质。从逻辑的角度讲,常道(德)‘理’是逻辑的相对‘一致性’规律,从物质信用的角度讲,常道(德)‘理’是能够实现公平正义的契约伦理准则关系,这是伦理准则关系的本质。平等自由的道德观念秩序生成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准则关系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准则关系生助平等自由的道德观念秩序以实现公平正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乃道论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以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是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此乃理论也。西方基督教中,上帝‘三位一体’乃中华道文化‘三生万物’之道论的逻辑本体神格化。太极图是形式逻辑数理图,当今世界研究发现的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均吻合太极图式,包括相对论、波粒二象性以及测不准原理等。器,气,契,这三个词均和形式逻辑‘理’相关,理器、理气和理契。道论是逻辑本体,可以引申出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道德观念秩序,坚守之,‘无为而无不为’,大治天下也;拒绝坚守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大祸天下也。理论是形式逻辑,可以引申出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构造的是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践行之,驱灾避祸、通达吉利而事业有成;拒绝践行之,招灾引祸、艰难凶险而一事无成。
阴阳是相对存在的概念,是属理的相对变易的概念,阴阳论可以纳入器物(能量守恒平衡转化)论。道是精神信仰层面的概念,精神信仰和物质信用的关系是‘道’和‘理’的关系。‘道’在自然之中又在自然之外,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宇宙意识。道生万物,万物皆理器,‘道’在万物之中又在万物之外,生命万物的意识只是宇宙意识反馈机理的一部分。譬如‘人’的存在,人是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精神来自于宇宙意识‘道’,物质是宇宙意识‘道’生成的‘理’,‘理’存在物质能量转化。这就是宇宙意识‘道’、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人’是最高级的理器,懂得悟道明理,‘人’的使命是善待生命万物,管理生命万物。生命体死亡后的精神会复归于宇宙意识,并按照精神层次再造新的各种生命体,无恶不作的坏蛋精神层次低,必定轮回再造成低等生命体。道德观念无阴阳论之说,伦理准则关系有阴阳论之说,因为,伦理准则关系是由相对存在的概念构成,互动则行动。竞争是实现公平正义,斗争是实现尊卑等级,儒家伦理宣教尊卑等级,依然是斗争哲学观。传统的国人擅长窝里斗,践行儒家伦理的必然,但儒们从来都不敢正视自己好斗,而马教徒坦诚自己好斗。这种现象说明,马教是阳斗,孔教是阴斗。所以,儒们痛恨马教的斗争哲学观绝不是自己拒绝之,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再现之。不敢正视自己的阴斗是懦夫行为,当然,儒们就是懦夫,先天的遗传。
自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精神观念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比如,独处状态;一种是行为理性的自由,相对的自由,比如,与人发生关系而互不侵害。独处状态的自由人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人人都可以独处;与人发生关系的自由离不开平等观念,因为,互不侵害需要平等观念。互不侵害来源于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产生互不侵害的行为,互不侵害即自由;互相侵害来源于特权观念,特权观念产生互相侵害的行为,互相侵害即不自由。因此,无论哪一种自由皆与平等观念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人反对平等观念而要求自由,这是特权观念的产物,既非观念的绝对自由也非理性的相对自由,而是‘狼吃羊’的‘自由’。关于自由与平等哪个优先的问题,西方思想家罗尔斯和诺奇克曾作出过详尽讨论,只不过观点恰恰相反,罗尔斯提倡平等优先,诺奇克提倡自由优先。我认为,精神观念上,平等和自由的概念均是绝对而非相对的,两者不是对立关系;伦理契约上,平等和自由的概念均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两者是对立关系,可以分别用公平和正义的概念代替之。事实上,罗尔斯和诺奇克言及的均是伦理契约问题,是公平正义问题,把平等和自由理解成矛盾的概念是二元逻辑悖论的产物,二元论思维讨论之导致相对的概念绝对化而出现逻辑悖论。实际上,它们的对立性也是互补一体的,螺旋式上升,并非矛盾体而是因果体。既然是因果体,则不存在绝对性,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正义。优先问题不是舍此取彼的问题,而是如何设置边界的问题,把它们看成矛盾体是错误的,这些问题在逻辑框架内分析就能摆脱很多困扰。所以,我提出和论证了对立互补的因果律(负阴抱阳因果理),这是基于形式逻辑是二元逻辑提出的,恰好吻合《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的说法,具体到上述问题,公平是阴,正义是阳,阴和阳均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是相对的概念。故而,儒家‘一阴一阳之道’的阴阳论是错误的,‘一阴一阳之常道(德)’则可也。
人类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事件,要么真言事件要么谎言事件,而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谎言事件。不承认人性中的恶,不承认人的私,盲目地相信世俗权力无所不能,谎言成为主流文化文本,人人都变得虚伪狡诈、阴险冷酷和人面兽心。这种社会的最大特点是说真话会受到人们无意识地诋毁和否定,说假话会受到人们有意识地吹捧和认同,直至让说真话显得不合时宜,也变得不辨真伪而糊涂生死。知识阶层有良知说真话最重要,一定程度上说,知识阶层的堕落促使整个社会堕落,国家和社会的堕落和知识阶层的奴性成正比,藉此可以判断国家和社会的堕落程度。其实,人性本无善恶,只是涉及到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产生了善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设置边界,边界之内即是善,边界之外即是恶。
与以上逻辑体系及其构造的道德价值伦理制度体系相对应,《道德经》中还言及和批驳了另外一种与之相悖的逻辑体系及其构造的道德价值伦理制度体系,它是遵循‘一阴一阳之道’大同律而把绝对存在的道德(平等、自由)概念的相对化以坚守等级伦理的道德观而构建等级伦理的社会秩序和遵循‘至善’与‘至恶’的互生互存规律(二元逻辑悖论‘稽式’)而把相对存在的伦理(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概念的绝对化以践行尊卑贵贱-权力支配或寻租的伦理经而构造责权利不相符、奴役与被奴役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此乃悖道离德而不知常罔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德价值伦理制度体系。这种逻辑体系及其构造道德价值伦理制度体系是悖论思维的产物,遗弃了‘道’的信仰,思维出现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在逻辑上是二元逻辑悖论,在哲学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在民族性上是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民粹主义,在方法论上是中庸之道和唯物辩证法(止痛药),在经济伦理上是‘极右’和‘极左’,在国家观上是王朝的覆灭与重建,历史周期率的轮回。儒家的话语体系是建构二元逻辑悖论的基础之上的,而国人往往津津乐道地标榜文化精粹,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既然你是坦荡荡的君子,为何不能接受小人长戚戚呢?既然你不能接受,你还是坦荡荡的君子吗?逻辑悖论也,虚伪歹毒卑鄙的国民性由此而来,根深蒂固而难以改变。思维极端,言行没有边界,人为制造各种矛盾冲突,取用权力本位,构造历史轮回。‘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儒学根植于‘无道’而生成的逻辑悖论思维,不存在构建文明社会的逻辑文本语素。这是国人必须直面的根本性问题。
悖论思维是把相对的概念推向极端化的产物,比如,民主的极端化产生极端民粹主义,而极端民粹主义是一种专制主义。很多国人的问题还不是不懂逻辑的问题,而是不知道或不愿正视存在逻辑悖论的问题。不知道形式逻辑的边界或不愿正视逻辑悖论问题,反映到经济模式上是以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可能出现寡头垄断的噱头否定之,转而取用所谓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另一种寡头垄断的经济模式。御用理论家就是如此,他们把相对的概念构造的普遍因果关系推向极端化而否定普遍的因果关系,比如,把民主推向极端化出现专制主义而否定民主,把私有制推向极端化出现寡头垄断而否定私有制,继而实现他们的‘理论’所设定的政治目标。只要懂得逻辑悖论并把握住这一点,就能够揭穿他们的谎言而启蒙大众。确立普遍的因果关系并为之设定边界即可规避逻辑悖论。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极端化出现寡头垄断,寡头垄断破坏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即逻辑悖论。确立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并为之设定边界,即反对寡头垄断,这样就规避了逻辑悖论。本来是非常简单的如何规避逻辑悖论的问题,虽我一直都在理论结合实际阐述这个问题,但很多群友脑袋里没有相关逻辑悖论的概念,对我阐述的内容理解不了,也无法具体运用于驳斥各种谬论了。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
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本体论:三生万物;形式(器物)论:阴阳合和。儒家学说把理器改造成了‘礼仪’,把对‘道’的敬畏改造成了对圣君圣王的敬畏,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就不复存在了,故而,儒学无道也。西方国家早期的哲学家也宣扬尊卑等级,但他们不否定上帝存在,敬畏上帝,这就使得尊卑等级的宣教不那么神圣了,无法形成敬畏圣君圣王的观念。西方人心中有个上帝,上帝在心中,人人自己做主;中国人心中有个皇帝,皇帝在心中,人人不能自己做主。集权国家最大的特点是神的人化和人的神化,即颂圣造神。儒学是什么?‘克己复礼为仁’,动机论的实质是因果颠倒或背离的产物,儒学的语言文本具有动机论特征,它在文化的意义上不存在文明的价值,在传承的意义上只能沦为国家供养的废物。精神灵魂上世俗(一盘散沙),科学技术上空无(一败涂地),这是儒家文化的本质性问题。精神阉割了,性欲填补,男人和女人终老一生互相厌恶,所谓的‘婚姻’仅停留在可怜的性欲上,性欲衰减了,也就没有感情了。这是中国传统家庭的普遍现象。没有‘道’的信仰,一盘散沙;一盘散沙,权力本位;权力本位,等级特权;等级特权,暴力革命,血腥屠戮,历史轮回。如果等级特权是合理的,暴力革命也是合理的,然而,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等级特权和暴力革命的历史轮回之中,而打破历史轮回就要寻回‘道’的信仰,构建现代公民社会,实现宪政、民主和法治。中国人遗弃了‘道’的信仰,只能堕落成行尸走肉,毫无价值和意义地苟活着。背负着祖先的罪,累积着自身的罪,醉生梦死中走完毫无价值和意义的一生。心中无道必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必行为无边界,行为无边界必不合理,不合理必失败。自从周灭商开始,中华民族就遗弃了‘道’的信仰,堕落成了行尸走肉,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中华文化之根是道文化,即道理文化,周灭商,道文化被周孔儒家破坏了。先天卦画系统被改造成了后天卦画系统,数理语言符号系统被改造成了巫术语言符号系统,道理文化被改造成了礼乐文化,儒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其道而行之的产物。契约文化是建构文明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道理学,而儒学是一种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破坏契约文化的产物,与契约文化相悖反。平等契约又称合约、理约,儒们把‘合’偷换成‘和’,把‘约’偷换成‘乐’,把‘理’偷换成‘礼’,那么,‘合约’偷换成了‘和乐’,‘理约’偷换成了‘礼乐’,平等契约偷换成了不平等契约。《圣经》先后有《旧约》和《新约》,《旧约》产生的很早,《摩西五戒》(圣经的前五卷)成书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473年,所谓的‘约’就是指平等契约。上古华夏人是从西方迁徙而来的,也信仰‘上帝’,懂得平等契约,后来这种契约文化被周孔儒家的礼乐文化恣意摧毁和破坏了。‘和(乐)而不(约)同’,和乐于不遵守平等契约,儒家文化来源于《周礼》,《周礼》是周公和姜子牙周密设计的统治术。商人经商需要懂得平等契约,商人是从西方迁徙而来的第一批人的后裔,后来被周人征服和消灭了。否定平等契约就意味着上古西方人懂得平等契约而上古华夏人不懂得,这是错误的。因为,不能说周孔儒家否定平等契约就说上古华夏人不懂得平等契约,上古的华夏人经商需要平等契约。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强梁者不得其死’,权力型经济模式是权力垄断权利的产物,权力垄断权利是权利垄断,是无道的,‘不知常,妄作凶’,实行这种经济模式制造灾难。灾难发生后,必然产生互相推卸责任的权力斗争,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干系于很多人的身家性命并带来惨烈而无情的惩罚。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力量。实行权力型经济模式的国家发生任何灾难都是正常的,做的就是制造灾难的事,受到惩罚也是咎由自取、自找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以为权力之手可以代替市场看不见的手,实则无道,那么,必然走向反面,招灾引祸也。垄断一切是爆发暴力革命的导火索,与贫富悬殊关系不大,垄断一切是罪魁祸首。这种情况下,是无道,大道不保护垄断利益,原始资本主义也是如此,爆发革命。然而,爆发革命后,不一定不再出现新的垄断一切的利益集团,依然难逃被革命的下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持久发展与和平源于构建能够规避出现垄断一切的利益集团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只可能是基于信仰‘上帝’或‘道’并恪守契约精神实现分权制衡的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反对寡头垄断的民主法治制度体系。分权制衡旨在打破和规避权力垄断,反对寡头垄断旨在打破和规避权利垄断。它的逻辑原理是规避二元逻辑悖论,恪守常道(德)的边界,大道永恒、常道不盈,只有恪守常道的边界才能创造福祉,否则,制造灾难,祸国殃民。
中华道文化:信仰‘道’,信用‘常道(德)’或‘理’(和[合]、约、同、理),伦理行为(信用)有边界,寻求相对的善和相对的爱、相对的孝和相对的慈。相对的善是真善,相对的爱是真爱,相对的忠信是真忠信,这是有敬畏之心、言行有边界而规避逻辑悖论的必然结果。西方基督教文化:信仰‘上帝’,信用‘理’(和[合]、约、同、理),伦理行为(信用)有边界,寻求相对的善和相对的爱、相对的孝和相对的慈。相对的善是真善,相对的爱是真爱,相对的忠信是真忠信,这是有敬畏之心、言行有边界而规避逻辑悖论的必然结果。儒家文化:无信仰,无信用(和、乐、不同、礼),伦理行为无边界,寻求绝对的善(至善)和绝对的爱(至爱)、绝对的孝和绝对的慈。绝对的善导致绝对的恶,绝对的爱导致绝对的恨,绝对的忠信导致绝对的背叛,这是无敬畏之心、言行无边界而导致逻辑悖论的必然结果。中华道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是尊道贵德理直的产物,信仰‘道’或‘上帝’在于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信用‘常道(德)’或‘理’在于践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以构造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两者确立的均是‘真善美爱’的普世价值观,坚守和践行之能够规避灾祸和不幸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儒家文化是悖道离德理曲的产物,无信仰在于坚守等级伦理的道德观以构建等级伦理的社会秩序,无信用在于践行尊卑贵贱-权力支配或寻租的伦理经以构造责权利不相符、奴役与被奴役的社会关系,它确立的是‘假恶丑恨’的非普世价值观,坚守和践行之不能够规避灾祸和不幸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世界观决定创造论,有神论的世界观是真理的神创论,无神论的世界观是真理的人创论。真理是自有永有的,而非人创的,故而,真理的神创论靠谱。神的存在没有时间概念,人的存在有时间概念,如果非要问谁先谁后,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谁先谁后不言自明。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会陷入唯理主义,这种唯理主义的实质是理性自负,理性自负必然走向二元逻辑悖论。因为,其试图以理代道而突破形式逻辑的边界并把它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科学技术是有边界的,即‘理’有边界,突破了边界就是悖论。这也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律和罗素悖论揭示的内容。既然如此,唯理主义还成立吗?认识不到唯理主义的局限性而以偏概全不是很迂腐滑稽吗?道和理,道是本体逻辑,0、1和素数的存在规律;理是形式逻辑,合数的存在形式。合数是素数的乘积,素数生合数,道生理,道为理设置了边界,理有边界,理不能凌驾于道之上。有信仰支撑的有道的理约文化的反逻辑是无信仰支撑的无道的礼乐文化,前者构造文明史,后者构造野蛮史。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礼乐文化——礼崩乐坏——礼乐文化——礼崩乐坏,无意义。西方历史发展逻辑:理约文化——理约文化——理约文化——理约文化,有意义。
《圣经》中,上帝把人称作祂的器皿,器皿者,理器也,亦可作工具论、方法论解。人是被造之物,被造之物遵循因果逻辑变换原理,具有工具论、方法论特征,造物主为道体,被造物为器皿。《道德经》中,理器(气)是道生成的,谓之曰:常道(德),此常道(德)也遵循因果逻辑变换原理,亦是工具论、方法论,生物主为道体,被生物为理器(气)。上帝(造物主)——器皿(被造物),道(生物主)——理器(被生物),前者是世界观,后者是方法论,因此,《圣经》和《道德经》关于创生的原逻辑是完全一致的。被造或被生之物皆有理器(气)属性,相对变易而遵循因果逻辑变换原理,具有一定的行为或用途边界和时效性,不可能是永动机。那么,作为被造之物的人可以永生不死吗?永生不死是人类的‘至善’理想,死亡的顽疾能否被人类克服呢?《圣经》中描述亚当夏娃不偷吃智慧树上接出的分辨善恶的禁果可以永生不死,末日审判后人类也将迎来永生不死的新纪元,我不认同以上看法。我认为,人既然是上帝造的器皿就具有一定的行为或用途边界和时效性,不可能永生不死。不知分辨善恶,则无法通晓因果逻辑变换关系,亚当夏娃不偷吃智慧树上接出的分辨善恶的禁果可以永生不死是假,意识不到自己终将死亡是真。当然,把这种对死亡的无意识视作永生不死也是可以的,犹如野生动物对死亡无意识的认知。凡是造出来的东西都有寿命限制,不会是永动机。宇宙也有寿命,也会寂灭,寂灭后或没有寂灭之前,新的宇宙诞生了,犹如人一样,一代一代相继出生。人如果可以永生不死,生的遍地狼藉,也要能解决不需要吃饭的问题。银河系也会走向寂灭,银河系里的人可以在宇宙的任何地方游荡?宇宙也会走向寂灭,人可以逃到新宇宙中去?显然,这是不可能的。美国的强大得益于基督教文化和二元形式逻辑,但没有构造出符合科学原理的逻辑模型,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开始走向衰落,所以,过度地夸大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已经不合时宜。世界很复杂,自救永远是主体,仅就文化影响力来说,以后的世界将由中国的道文化、中东的伊斯兰教文化和欧美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而且都能提供构建现代公民社会和实现体制变革的需要。
《道德经》的逻辑:逻辑本体之三生万物的‘道’,形式逻辑‘常道(德)’,二元逻辑悖论‘稽式’;《圣经》的逻辑:逻辑本体之三位一体的‘上帝’,形式逻辑‘理’,二元逻辑悖论。两者的逻辑原理是完全一致的。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的全部内容均来源于《圣经》和《道德经》。所谓科学均存在一定的逻辑原理,形式逻辑是科学的逻辑原理之一。量子纠缠的逻辑原理不是形式逻辑,是二元逻辑悖论,也属于科学;三权分立也存在逻辑原理,它的逻辑原理来源于逻辑本体,也属于科学。科学必须有逻辑原理支撑,否则,就是伪科学。任何现代自然科学均有相关逻辑原理支配,这是毫无疑问的,如同人类没有大脑,不会懂得发明创造。中华道文化讲道理的逻辑体系:不易之道,三生万物之道,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三权分立、互制互衡’的政治体制;变易之理,负阴抱阳之常道,契约交易伦理,‘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简而言之,讲道理。西方基督教文化讲道理的逻辑体系:不易之上帝,三位一体之上帝,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三权分立、互制互衡’的政治体制;变易之理,二元形式逻辑,即负阴抱阳之常道,契约交易伦理,‘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的强大得益于基督教信仰和西方传统思维逻辑,即形式逻辑,三权分立的体制来源于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之上帝的启示,而非孟德斯鸠的发明创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之谓:不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此之谓:变易之理。大道永恒,公理常在,万事万物皆有定数。中国的悲剧在于国人愚昧无知、愚顽不化,源于国人长期以来读不懂《道德经》,《道德经》讲的是逻辑本体‘道’和形式逻辑‘常道’的逻辑生成原理,只有深谙逻辑学才能读懂它。过往解读《道德经》的均是文人墨客,牵强附会、胡扯一气,读不懂也不意外。关于如何解决二元按逻辑悖论问题,《道德经》领先西方哲学逻辑至少2000年,直到现在西方人也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根结底,中华道文化具有西方神学和哲学的统一性:逻辑本体‘道’+形式逻辑‘理’。西方人把逻辑本体神格化而为神学,不再研究之。而中国人是自然神论,研究逻辑本体,但痴迷于研究逻辑本体过程中,形式逻辑的研究没有深入而被逻辑悖论绑架困扰,形式逻辑是研究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不求甚解只能导致现代自然科学难以长进。寻找到中西方本源性文化的共通之处,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有极大推动作用,当下正在悄然发生。中华道文化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能够实现精神信仰和物质信用的统一,继而解决宗教信仰和西方哲学二元论逻辑的冲突。这个问题,西方人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根在中国,只有中华道文化能够解决。立足道文化,弘扬道文化,学会讲道理,国之大幸也。
我研究数学,本来想提出自己的理论,然而,读懂了《道德经》,懵然发现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只好解读《道德经》了,否则,有欺世盗名的嫌疑。‘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道是道,常道是常道,道不是常道。从数论的角度讲,道是0、1和素数的存在规律,常道是合数的存在规律,合数是素数生成的;从逻辑原理的角度讲,道是逻辑本体,常道是形式逻辑‘理’,形式逻辑‘理’是逻辑本体‘道’生成的;从道德伦理学的角度讲,道是道德观,常道是伦理经,伦理经是道德观生成的;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的,道是政治体制,常道是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体制生成的。0、1和素数的存在规律是自然数序的逻辑本体,合数的存在规律是自然数序的逻辑形式,所有的合数皆是素数的乘积构成的形式逻辑图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的是0、1和素数构造的逻辑本体:三极之道的玄同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理)气以为和’揭示的是合数构造的逻辑形式:对立互补的因果律。合数的存在规律具有形式逻辑图式而存在变易性,0、1和素数的存在规律不具有形式逻辑图式而不存在变易性,这就是逻辑本体的不易性和逻辑形式的变易性。这种逻辑本体的不易性和逻辑形式的变易性运用到道德伦理学之中,即是平等自由的道德观的不易性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的变易性;运用到政治道德伦理学之中,即是‘三权分立、互制互衡’之政治体制的不易性和‘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之政权组织形式的变易性;同样也可以运用到各种宗教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之中。我关于逻辑原理的论述和《道德经》的解读产生了一定的世界性影响,‘道’和‘常道’分开解读,立马就能读懂《道德经》,从来没有人提出这样解读过。也许很多人都这样思考过,只是思考不成熟,没有写出来。开放言路,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未来的世界是共享文明。这种共享文明和民主法治不冲突,只是更多地关爱和分享,也类似于共产主义。所以,我说马教在观念上是先进的,只是主张消灭私有制是错误的。21世纪的当下,这个民族需要整体性反省,反省历史文化,反省道德价值伦理制度体系,摒弃恶斗,集思广益,开拓进取,走向未来。
信仰‘道’+信用‘理’=信誉‘道理’,信仰‘道’生成信用‘理’,信誉‘道理’生成公信力。公信力来源于讲道理,讲道理来源于信仰‘道’和信用‘理’。遗失信仰‘道’和信用‘理’必然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必然丧失公信力,公信力的丧失只能靠谎言和暴力维系,谎言和暴力又加剧公信力的丧失,恶性循环、积重难返,终至暴力革命而大祸天下。因此,遗失信仰‘道’和信用‘理’是造成暴力革命而大祸天下的根本原因。何谓信仰‘道’?坚守平等自由的道德观以构建平等自由的社会秩序;何谓信用‘理’?践行博爱伦理-契约交易的伦理经以构造责权利相符、劳动交换或服务的社会关系。为什么要讲道理?因为讲道理是探寻和发现真理,是文明之光,是光明之路,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因为讲道理能够驱灾避祸,能够创造福祉,能够繁荣兴旺,能够走出野蛮愚昧的丛林法则。因为讲道理是一种反省和忏悔,是一种赎罪,是一种宿命,是一种自在恒在的纠偏纠错机制。因为讲道理能够挣脱灾难和苦难的诅咒,能够得到‘上帝’的庇佑,能够赢得尊严与高贵,能够拥有光明的前途和美好的未来。
没有‘道’或‘上帝’的信仰必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必导致悖论思维,悖论思维必导致‘窝里斗’,‘窝里斗’必导致互相伤害,互相伤害必然产生怨气,产生怨气必然改朝换代。由于遗弃了‘道’或‘上帝’的信仰,古老的东方基本上被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主导,也基本上是‘窝里斗’并在暴力革命中成就一座巨大的埋人坑。一是信仰‘道’或‘上帝’,一是信用‘理’,没有‘道’或‘上帝’的信仰必定没有信用‘理’,没有信用‘理’即是不知常道,‘不知常,妄作凶’,互相伤害而制造灾难和遭受苦难,这是注定的、必然的。中共的错误在于信仰共产而非信仰‘道’或‘上帝’,共产是物质主义的,不是真正的信仰。马教以信仰共产的名义否定‘理’,没有信用不讲理,实践中害死无数人。如若国人依然不能幡然醒悟,以后还会害死更多人。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对‘上帝’的信仰等同于信仰‘道’,信仰‘道’或‘上帝’与信用‘理’得到连带确立也就是讲道理,世界现代文明是由讲道理的逻辑体系支撑和构造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道文化的文化自信,就具有了融入世界主流文明的坚强意志和强大信心,如同建立美国之山巅之城的清教徒,每个人都有了自豪感和使命感,不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并建立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道’之城。我坚信‘大道’之城构筑完工之时,就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之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