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超级“金融监管风暴”来袭!股市、楼市生变
2017年的4月,一场空前的“金融监管风暴”正在降临中国!从股市到楼市,从债市到期货市场,事情正在起变化!
其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避免中国经济的航船撞上“金融风暴”的冰山。
这一切,是从2015年的“政策牛市”肇始的。由于此前放宽了金融创新,但没有加强市场监管,所以一场以“注册制改革”为终点的牛市,最后在“高杠杆”的撬动下,先是上演了“烈火烹油”的失控牛市行情。然后,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泡沫迅速崩溃。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其变化之快,令全世界瞠目。
那场“政策牛市”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直接融资增加的不多,但注册制改革的大计被迫无限期推迟。在救市过程中,内外勾结、上下交通的黑幕浮现,让高层看到了可怕的金融乱象。后来,证监会先是抓了一个主席助理,然后双规了一个副主席。再后来,连主席也换了。“下野”的主席,至今没有说法和安排。
证监会的大戏唱完,轮到保监会。
2016年是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里最疯狂的一年,其根源仍然是缺乏监管的过度放松。很多民营保险公司,通过代持股、秘密持股等方式,事实上已经被完全控制在私人手中,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这些钱被加上杠杆,进入股市,上演了金融资本对实业资本的“大屠杀”。最终,是多家保险公司受到处罚,而始作俑者的保监会主席也落马接受调查。
股市和保险先后出现的乱象,让高层认识到了危险之所在。所以,201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核心就是: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而防范金融风险,要先从抓内鬼开始,尤其是隐藏在决策层的“高级内鬼”。
在项俊波落马当天,“中国政府网”首次公布了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提到:
要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坚决治理金融市场乱象。严厉打击银行违规授信、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有中央媒体主办的微信号直言不讳地说:好戏还在后头。
一方面是金融反腐败进入“深水区”,一方面是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在即,目前“一行三会”显然都动了起来,监管风暴正在展开。
保监会在项俊波出事之后表态说: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高度警惕、严密防范金融风险,切实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银监会近日也是一个文件接一个文件,先是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0大领域的风险要求防范;然后又在今天(4月12日)发布《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要求强化风险的“源头遏制”,强化监管处罚。
至于证监会,新闻就更多。一方面有加强监管的举措,另外一方面还有很多改革的新举措。事实上,2017年证券市场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地位,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改变,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做贡献。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以下几个最新信息:
1、《证券法》“二读”时间确定了,将在在4月24日至27日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审议。此次修订,不涉及“注册制”,以防在敏感的时刻吓坏投资者。但据“财新网”报道,这次会议将审议“关于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中期报告”。
至于《证券法》修订部分,则包括“增加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规定”,“细化大股东减持规则”、“加大违法处罚力度”、“给证监会一线调查人员赋权”和“强化投资者保护”。这其实都是为未来“注册制”降生做准备的。
2、今天的“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据称考虑缩短对申请IPO的企业的盈利时间要求。允许至少连续两年盈利的企业在沪市主板上市。目前要求为至少连续三年盈利。证监会或保持每周批准约10笔IPO的速度。
“金融监管风暴”,除了反腐败、抓内鬼,对市场主要的影响是:降低金融杠杆,把一些逃避监管的领域(比如表外业务、同业存单之类的)纳入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让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其最终目的有两个:第一,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第二,控制货币总量,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抑制住资产泡沫。
所以,监管风暴对股市、楼市构成短期利空。但长期看,这可以避免中国摔大跟头,所以是长线的利好。保持此前的判断:大部分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是当今中国最危险的资产。
至于楼市,随着19大的临近,热点城市房价必须被控制住,否则只能招致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从北京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大招看,中央的决心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在很多问题上政策趋同,比如都开始管控货币,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搞大基建、减税。但在金融问题上,却是中国向左,美国向右。
特朗普正准备废除金融风暴之后,美国加强金融监管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而中国则正在倾向于出台自己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这恐怕是因为,中美两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各的需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