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体系的六大潜在风险
最近,全球宏观经济与中国宏观经济均呈现出显著复苏迹象,国内外金融市场也稳中向好。发达经济体中的欧元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俄罗斯与巴西,经济复苏的强劲程度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市场预期。分析师们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增加,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增强。然而,笔者认为,2017年国内外经济金融体系依然面临着一些重要风险,一旦这些风险爆发,不仅经济复苏的进程可能发生中断,而且投资者的风险情绪也可能逆转。因此,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并为之做一些准备,将会有助于增强本轮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以及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风险一:美国股市发生重大调整。
从2009年美联储开始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美国股市就开启了长达八年的牛市。特别是在特朗普赢得大选之后,美国股市在经历了短暂调整后,就继续扶摇直上。在欧洲政治风险正在加剧、特朗普冲击也给美国国内政策制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当前美国股市的波动率指标已经降到多年来的谷底,这一状况是非常令人费解的。换言之,当前美国股市的投资者过于乐观,他们几乎pricein了特朗普冲击的所有积极层面,但低估了特朗普政策实施的诸多掣肘因素。应该说,特朗普医改法案在众议院受阻,将会成为美国股市重新评估特朗普政策的开始。笔者认为,在2017年的后三个季度,美国股市发生重大调整的概率是很高的。鉴于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是消费,而美国股市涨跌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很大。因此,一旦美国股市发生重大调整,可能影响短期消费走势,甚至也会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加息的频率。
风险二:欧洲进入大选季后可能面临的三重风险共振。
在2016年以及2017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2016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多年来首次超过美国。然而,从2017年第二季度起,欧元区正式进入大选季,在二三季度,法国、意大利与德国都将迎来大选。其中意大利与法国民粹主义政党上台的风险不能低估。而一旦这两国国家大选出现意外事件,对金融市场将会产生直接冲击(例如意大利国家对外国投资者违约、以及法国宣布脱欧)。此外,欧洲政治风险上升可能重新引爆南欧国家债务危机,以及加剧大量持有南欧国家国债的欧洲银行业的问题。换言之,进入大选季后,欧元区可能面临政治风险、南欧国家债务风险与银行业风险的三重风险共振。如果这一情景成为现实,今年欧洲经济走势与欧元走势均不容乐观,美元指数表现将非常强劲,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将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风险三: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复苏可能中断。
2016年,以俄罗斯与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复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大亮点。目前主流观点认为,2017年,俄罗斯与巴西经济增速都有望在多年衰退后由负转正。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资源出口国2016年的经济回暖,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的显著反弹关系密切。我们认为,2017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呈现水平盘整态势,而非继续上升,这就意味着资源出口国的经济复苏基础变得薄弱。此外,如果美联储今年加息三次以上、或者欧元区爆发多重风险,那么这些资源出口国可能再次面临本币贬值压力与资本外流压力。换言之,在2017年,以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资源出口国,可能面临来自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的双重冲击,其脆弱的经济复苏可能被打断。
风险四:中国PPI与企业利润增速下半年显著回落。
2016年年初至今,中国PPI同比增速出现了十多个百分点的显著回升,很多人将之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也带来了上中游企业利润增速的回升。笔者认为,过去一年多时间PPI增速的显著反弹有三重原因,一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进口成本推高了PPI增速,二是国内周期性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与汽车)反弹提振了对工业品的需求,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了供给下降。展望2017年,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由上升转为盘整,另一方面,国内周期性行业已经开始回落,此外,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式方法可能出现调整(由刚性变得更加市场化、更加柔和),笔者认为,PPI增速的高点就在今年一季度,未来可能显著下行,全年在3-4%左右。而受到PPI增速下行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可能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PPI增速下行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行的主要影响包括:GDP增速今年可能前高后低、货币政策下半年可能略微宽松、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面临重大调整风险、股市基本面因素可能有所恶化。
风险五:一些过分依赖同业融资的中小银行面临破产清算威胁。
从2016年年底以来,随着一行三会“控风险、去杠杆”政策取向的强化,国内银行间市场利率显著上升,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已经由3%左右,上升至目前的5-6%左右。对那些非常依赖发行同业存单、同业理财融资的中小银行而言,这意味着负债端成本的显著上升。此外,这些中小银行还面临着如下冲击:一是MPA考核的实施将会显著加剧这些银行的资本金与拨备压力;二是实体企业违约加剧可能给这些银行造成资产端的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些中小银行的贷款比较集中于特定地区的特定企业。一家大企业破产,为其提供贷款的中小银行就可能遭遇困境。因此,在2017年后几个季度,一些地区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可能爆发重大风险事件,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威胁。而一旦这样的事件连环发生,就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较大冲击,从而再度导致监管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救助兜底行为。
风险六:PPP项目蕴涵的潜在风险。
2017年年初,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处于高位。在中央财政没有突破3%的赤字率底线、地方财政扩张难以为继的背景下,PPP成了地方政府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目前的PPP项目大多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限长、投资回报率低,民间投资缺乏参与的热情。因此,目前PPP项目的资金来源还是主要靠银行融资。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团队最近的一项针对国内数千个PPP项目的调查表明,在一个典型的PPP项目中,地方政府出资仅为5%左右,10-15%的资金来自地方产业引导基金(这算PPP项目的资本金,但产业引导基金的优先级主要被银行认购),其他所有资金均来自商业银行。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在以高达15-20倍的杠杆经营PPP项目,而一旦PPP项目出现问题,银行无疑会受损惨重。近期,银监会开始调查一些代表性PPP项目资本金中的银行出资问题,说明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其中的风险。而一旦PPP项目实施进度低于预期,那么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能否持续维持在高位,将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