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草sxc 发表于 2020-10-13 15:26:30

苏小草:光子的动质量和静质量的转换是魔幻

苏小草:光子的动质量和静质量的转换是魔幻


形式逻辑是描摹一种关系式,既然是关系式就有概念的相对性,比如,这人和那人发生关系,自己不能和自己发生关系吧?当试图自己和自己发生关系时,出现悖论。自己和自己发生关系是相对的概念绝对化,是寻求完美,寻求完美就出现悖论了,比如,理发师是否自己剃须问题。

如果光子的静质量极小,这和运动的光子很难加速相矛盾;如果光子的动质量极大,这和发射或吸收光子产生的光压很小相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这样说,数学意义上,光子的静质量极大,动质量极小,这种极小和极大对应两种存在状态,如同数学意义上球体直径无限大,球面曲率接近于0,球体变成一个点。

静质量是无法测量的,仅仅是数学意义上的,如同无法测量无限大的球体直径,没有这种测量的‘尺子’。如果静质量为0,光子不会受引力场的任何影响,F=ma,m为0时,F为0,而事实上不是这样,所以,排除这种说法,只能是静质量极大,F=ma,m极大时,a极小。可以这样说,光子传播过程中有极大质量,虽无法测量到,但数学意义上切切实实地存在着,仅仅传播过程中是这样。

光源发射光子和光子投射到物体上产生光压的相反过程是一致的,光源发射的光子有极小的动质量,其后光子的传播有了极大的静质量。发射和吸收光子的过程计入动质量产生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中,光子的质量都是极小,接近于0,光子只有在传播过程中质量极大。犹如魔幻世界,光子的动质量和静质量的转换是魔幻。

无中生有,有无相生。极大的尽头是极小,极小的尽头是极大,极小和极大互相转换。数学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关系,光子只能在这种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关系中传播,有极大质量和极小质量的变换问题。如果确立光速不变,这种说法是可以的,只不过一定要明白,有些东西仅仅是数学意义上的,不是真实的存在,是空头支票。这和光速如何测算的无关,也和光速确立的大小值无关,只和确立光速不变有关。

既然确立了光速不变,就要面对光子传播过程中静质量极大问题;既然光子传播过程中静质量极大,加速到以光速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也必须能够增加到极大。这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运动物体质量公式的来源:M=m/根号1-cc/uu,M为运动物体的质量,m为静止物体的质量,c为不变的光速值,u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是爱因斯坦没有说光子的静质量是极大的,所谓‘速度增大,质量增加’变得难以理解了。

光子传播过程中受引力场的作用很小,这个是事实,在光速不变的设想下,只能把光子这种运动状态的质量推向极大化,如同光子的这种运动状态,物体加速到光速过程中,质量增加到极大也是必须的。光子传播过程中质量极大,物体加速到光速也是,于是,设计了以上那个公式,虚拟的质量增大的数字游戏。事实上,光子传播过程中静质量极大只是弥合光速不变问题在数学意义上设计的,不是真实的存在,那么,加速到光速运动的物体质量增加到极大是真实的存在吗?同样不是,也是弥合光速不变问题在数学意义上设计的。

光子传播过程中受引力场作用很小,推导出光子静质量极大,这和物体加速到光速是一回事,物体的质量也必须增加到极大,不是极大就容易再加速了,就突破光速了,就违背光速不变了。不同速度有不同的质量,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哪怕一粒微尘,光速运动也是质量极大。事实上质量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弥合光速不变而设计的公式是这样,一克可以说成一千万吨,数字游戏而已。所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是记账式的,终极目标是合乎光速不变设计的公式。

设定光速不变必须空间弯曲,即便不弯曲也要说成弯曲。为何?空间弯曲是光速不变推导出来的,既然设定了光速不变,空间必须弯曲。你走了歪路说是直路,就必须把别人走的直路说成歪路,如此一来,物理学变得复杂化了,走向了玄幻魔法。

关于车速和阻力问题,电车的速度越大,阻力也越大,耗能也越大,耗能和车速是非线性关系,近乎指数级关系。那么,高能粒子随着速度增加越来越难以加速是否和这种阻力有关系呢?既然理论上所谓‘暗物质’存在,这种阻力也应该是存在的。克服自身的惯性力是另一个方面,光子是螺旋运动,存在横向速度,也要克服自身的这种惯性力,这是常识。

从牛顿力学的角度讲,满足一定的条件,双星、多星互转是成立的,大量的星体首尾相连转出的是啥?这种星团在宇宙中存在吗?如果不存在,为什么?如果存在,它是什么?和黑洞的形成有无关系?它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太阳系中这种小质量的星体围绕大质量的星体运转的运行方式会造成日食月食等现象,存在重叠引力场作用,属于不稳定星系,而双星、多星互转不存在这种重叠引力场作用,比较稳定,绝大多数星系的运行方式都是这样的。太阳系这种运行方式存在三星、多星运转到同一条直线上出现引力场重叠现象,对相关星体运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双星、多星互转不存在太阳系这种情况,从牛顿力学的角度讲,双星、多星互转的运行比较稳定,所以,宇宙中双星、多星互转很常见,太阳系这种转法不常见。

可以设想一下,两颗不同运转半径的行星围绕恒星转,当中间的行星运转到恒星和外面的行星的同侧一条直线上时,受重叠引力场作用,外面的行星向里跳一小步,中间的行星向外跳一小步,周而复始,两颗行星的这种位差越来越小,最终会撞到一起。

一颗是先加速而后减速,一颗是先减速而后加速,可以看成前后是等效的,只是在那一条直线上时有相应的成效。这个问题可以取同步的特殊情况思考,两颗行星各自线速度不变,同步运行的相关位差要比不同步的相关位差小。即便不同步这种位差也会缩小,之所以说如此,同一条直线上那一瞬间的作用不能忽略不计。

宇宙中有很多黑洞,每个黑洞有一个奇点,宇宙中有很多奇点,这样的奇点还是‘奇点’吗?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构建在存在奇点的基础之上的,否定了奇点的存在,这种理论还成了吗?其实,只要出现两个黑洞,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就不成立了。关于奇点问题,只有一个在黑洞里,霍金早年也是深信不疑的,出现了很多黑洞,晚年的霍金否定了过去的说法,好事者非要牵强附会,不愿正视这种理论坍塌问题。

我以为,宇宙模型需要重新构造,宇宙是个表面凹凸不平的球体,有山峰有深谷,星体星系在这个球体的表面运行,太阳位于这个球体的一个山峰上,黑洞只是这个球体的‘深谷’,如同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洞口’。星体星系的涡旋运动和旋风类似,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微尘,太阳是大点的微尘,如同旋风一般,黑洞涡旋运动旋着星体星系运动合乎逻辑。大宇宙中有很多小宇宙,每个小宇宙(银河系)是一个旋风体,大宇宙中有很多这种旋风体。

由于每个小宇宙的外部空间引力场基本上是平衡的,只不过上下较弱,这种旋风体是扁平状而非管状。旋风能把地面吸卷干净,说明朝向黑洞面的星体尘埃能够被黑洞吸卷,从而使这种旋风体变得扁平,这也和万有引力有关。我以为所谓‘暗物质’也和这种涡旋运动有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解释不了的,霍金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无法解释为何宇宙中有那么多黑洞。

因果逻辑只能描摹相对真理而无法描摹绝对真理,因果逻辑都有某种逻辑起点,这种逻辑起点是‘假设’的,不仅如此,它是一种不独自计入逻辑推理的特殊存在,否则,出现逻辑悖论。何谓相对论?相对于光速不变而构建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如果光速微变,这种理论体系不成立。爱因斯坦运用的也是形式逻辑因果律,逻辑起点是光速不变,这种理论体系不能用于讨论光子的运动状态问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不同逻辑概念范畴的问题,不可能实现理论统一。在我看来,一切问题(包括物理学现象)都是逻辑学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逻辑学原理支撑。

西方国家的传统思维逻辑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哲学家创立的,现代自然科学是构建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西方哲学家贡献巨大。西方国家研究哲学的居多是理科生,而中国恰恰相反,居多是文科生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家主要从事逻辑学研究,中国哲学家主要从事非逻辑学研究,中国很难产生真正的哲学家。由于忽视逻辑学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无法从中国产生;由于研究对象存在误读,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居多是废物,空耗生命,害人害己,悲剧人生。

2020/10/13


苏小草sxc 发表于 2020-10-14 17:41:23

更正:上文中,M=m/根号1-cc/uu,M为运动物体的质量,m为静止物体的质量,c为不变的光速值,u为物体的运动速度,改为,M=m/根号1-uu/cc,M为运动物体的质量,m为静止物体的质量,c为不变的光速值,u为物体的运动速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小草:光子的动质量和静质量的转换是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