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7-4-30 22:26:35

肖磊:特朗普时代,我们应该抓住哪个点?

  最近两年,几乎不怎么写国际政治方面的分析了,因为一方面作为一介草民,操那个闲心干什么;另一方面投资市场对政治因素的考虑,只要大方向不要看错就可以了,周期依然以经济为主,看经济知冷暖。

  但最近被分析特朗普和美国政策的各类评论刷屏,很多分析已经到了胡说八道的程度,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在输出和转发,很多媒体也有选择性的想把特朗普的诸多政策,看作是“毁掉美国”,最终得出“中或最赢”的结论,好像已经到了安心等待美国走下坡路,被全球唾弃的程度了。

  当然,动手写此文的目的,主要还是站在投资的角度,试图提供另一个视角和逻辑,给投资者提个醒。特朗普的政策,没那么简单,尽量不要瞎子摸象,以免对投资带来主观性重大误判。对于那些有政治博弈妄想症的人来说,也可以尽其遐想,大声辩驳,我并不介意。

  特朗普的当选,有很多意外,诸多分析认为这是多年来美国精英治国的一次大衰败,是很多职业政客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和所思所想的结果。其实恰恰相反,特朗普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精英,支持特朗普的人里面,也绝不不缺乏精英,比如硅谷风投大亨彼得·蒂尔(Peter Thiel),只是在支持特朗普方面,最高调的一个。

  有必要再次介绍一下彼得·蒂尔,此人创立了PayPal,是Facebook首个外部投资者,也可以说是他发现了扎克伯格,被誉为美国硅谷创投教父。

  很多人会因为主义之争,忽略人作为个体,本身具有的多面性,认为彼得·蒂尔支持特朗普,是因为博眼球或某种难以讲述的原因,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这世界上,有很多人想改变世界,但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一种梦想或遐想罢了,但有一些人不同,在改变世界方面,有直接的操作能力,只是这些人会用更隐蔽的方式罢了。

  近年来,包括硅谷很多大佬在内,都普遍高估了单纯的互联网渗透能力,认为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但同时也在反思,互联网的局限性在于,职业政客可以更自如的利用互联网,弱化民众的智商,而且互联网根本没有强保护性,让个人隐私等更加容易暴露,人几乎成了透明的个体,所谓的影响力,在政治力量面前,更加脆弱。

  彼得·蒂尔曾不止一次的表达过对政治的强烈反感,认为政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最好的情况下,政治很糟糕,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则只能用肮脏来形容。”他说,“因此我觉得世上如果少一点政治,也许会更好。”

  把选票投给特朗普,彼得·蒂尔要的是一种“改变”,这种改变不是选一个“希拉里”就能解决问题的,“不破不立”。真正的精英,不是简单的尊崇一个价值观,或语言化的政治正确,而是要为这个国家设计,甚至是用常人看不懂的方式,建造未来。

  正是因为特朗普几乎没有从政经验,没有太多的政治利益束缚,政治意志并不强,在外交上面可以干一些之前根本不能想的事情,而且又容易收尾,这是美国当下最需要的。说白了,特朗普相比希拉里具有“可塑性”。

  自2001年发生恐怖袭击始,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走向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矛盾点,不仅是美国国内,在全球各地,也存在对美国很多政策的抵触情绪。美国需要扭转这种局面,已经不是简单的输出价值观的问题,需要以退为进。

  你们不是认为美国多管闲事吗?好了,现在我要以美国利益为重,美国第一,不去管闲事了;你们不是说美国跟盟友合作,美国获得的利益最大吗?好了,现在我不合作了,我要让你们出钱,你们要请我,不然就撤了;你们不是说美国搞TPP等,是美国的阴谋吗?好了,现在不搞了;你们不是说美国是中东恐怖主义的罪魁祸首吗?俄罗斯反而在打击恐怖主义吗?那好了,我要跟俄罗斯和好,支持俄罗斯打击恐怖主义了。

  最终你会发现,特朗普诸多的外交政策,只在表达一点,就是“曾经我有那么多的爱给你们,你们没有珍惜,对不起,我要让你们知道,当失去的时候,你们才会觉得这份爱有多么珍贵”。

  至于国内反移民、反种族、惩罚把工厂设在海外的企业等,很多政策都已经面临破产,因为这些选举时候的承诺,仅仅是为了争夺一张选票。为了安抚投票者,特朗普需要立马推行很多极端的政策来证明自己是一个说话算数的总统,但当国内反对之声四起,难以执行时,他也很好交代:你看,大家都反对,我也没办法,我权力有限。如果我的判断正确,未来诸多针对国内的极端政策,将会不了了之。

  在国内越是把特朗普渲染成一个集权和独裁者(美国媒体并不傻),他的政策就越容易被否决,特朗普本人不仅难以成为集权和独裁者,可能其政策影响力远远要低于像奥巴马、希拉里这样的,政治意志非常坚定的政客。

  另外不要忘了,美国总统的职责,本身就不是为国内政策而设置的(美国内政权主要在州政府)。当然,民众讨论最多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得更新一下;移民政策要趋严一点;传统能源方面需要重启开发(之前被民主党的环保等政策限制得太多了);不能让美国陷入欧洲福利社会陷阱(对富人减税、否决奥巴马医疗法案,但可能会把药价降下来),坚持奋斗立国。其实美国总统的职责,主要还是会放在地缘政治方面,可以说美国总统的本质,就是为美国经济选出来的一个代言人、保安队长,以及谈判代表。

  特朗普诸多对外宣称的政策里面,包括从全球撤军、放弃对盟友的保护、孤立主义、反全球化等,基本上都是假的,千万不要当真了。从全球政治经济的角度讲,未来对美国形成威胁的,既不是欧洲,也不是俄罗斯,更不是日本,而是中国。特朗普很多政策里面,最终你会明显的发现,只有对中国的政策,将是强硬和很难妥协的。

  美国虽然民主、自由、开放,但也不是上帝,有两个方面美国是绝不会“允许”第二个国家超越的,一个是军事,另一个是经济,当然这需要实力。目前看美国依然有相当的实力来遏制竞争对手,这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上个世纪八十年,当日本GDP超过美国一半的时候,美国就开始决心“收拾”日本了。

  当时美国为了渲染日本威胁论(就像现在美国渲染中国威胁论一样),甚至有很多美国人对日本人再次袭击夏威夷深感忧虑。

  有必要介绍一下,当年日本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不仅大量的购买美国的土地,而且迅速并购美国诸多标志性资产,比如:三菱公司出资8.46亿美元收买了被称为美国“富有的标志”和“美利坚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索尼公司动用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公司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大厦、花旗银行总部大厦、莫比尔石油公司总部大厦等易帜。日本通过投资来“收购美国”,逐步取得了对美国经济命脉的控制,而美国看上去无还手之力。

  据统计,1980年至1988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0倍以上。日本人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控制了超过3290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资产(占美国银行业资产的14%);控制了加利福里亚州银行业资产的25%以上以及其未清偿贷款的30%;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洲共同体的总和;购买了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50%以上的机床以及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数十种商品和服务是日本提供的。

  跟日本当年对美国影响相比,中国似乎还处在一个仅仅靠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另外加上一些制造业末端的皮毛领域,因此就不要再吹嘘说没有中国,美国人活不了等的话了,中国人能做的,未来印度人、越南人、墨西哥人都能做。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日本既然这么牛,为什么日本经济并没有超越美国,而且到目前为止,依然对美国马首是瞻呢?!很多经济学著作对这个问题有各种角度的分析,但更多的是从日本自身的角度解释。

  实际上从1980年起,随着日本经济的全面崛起,美国对外贸易赤字开始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另外政府预算赤字扩大。跟当前的美国一样,美国政府以提高利率的方式开始吸引美元回流,但导致的后果就是美元持续走强,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贸易赤字有增无减。美元需要信心层面的重塑,更需要美元汇率的“能屈能伸”。

  特朗普已经陆续开炮,抨击包括日本、欧盟的汇率,昨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急忙表示,日本将向美国政府进行解释,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旨在实现价格稳定,而不是为了操纵日元汇率。

  白宫除了外交和军事,另一个可以操控的重要武器就是美元。这并非阴谋论,联邦制国家,就像印度一样,穆迪对当地政府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但可以通过“废钞”等货币发行权来破解地方利益割据。美国也是一样,只是美国联邦政府拿美元当武器的时候,所针对的是全球不得不使用美元的诸多国家。

  日本为什么担心特朗普所指的日本故意压低日元汇率的问题?因为只有日本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25%。

  “广场协议”真正的威力,不是遏制了日本的出口、降低了美国贸易赤字那么简单,这一协议真正的逻辑在于,就像1944年美国利用“金汇兑”本位制,取代英镑成为全球唯一的世界货币一样,“广场协议”再次证明了美国的主导力,使得日元和其他货币,完全被定义为美元的从属货币,日元的定价权掌握在了美国人手里,日本的金融野心,也就此打住了。而制造业,仅仅是为金融业打工的。

  到了1987年,为了稳定美元汇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巴黎卢浮宫达成协议,采取联合行动,以阻止当时的美元币值下滑,美元汇率从此稳定了超过十年,给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金融基础。
  “卢浮宫协议”后,美元汇率逐步稳定,其他货币基本失去了自身汇率的掌控力,彻底改变了日本等国民众对本币资产的看法,触动了更多资金对美元资产的布局。美元用“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一贬一升,基本上摧毁了诸多国家民众对本国货币的信仰,美元再次进入了“美金”时代,在全球各国,赚更多本币的最终目的,变成了换更多美元。

  应了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那句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另一层意思是说,你们的货币出问题,自己承担,但美元要是哪里不对劲,尤其是对美国不利,那大家要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经济没有更进一步的崛起,或者说没有从更大程度上接近或超越美国经济,有非常复杂的原因,但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日元定价权的丢失。日本无论缔造出多少个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企业,跟日元成为世界第一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无法成为世界第一货币,或缺少成为世界第一货币的苗头,经济层面成为世界第一的难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美国就是研究透了这一点。

  好了,说到这里,你会问,这跟中国有什么关系?

  美国已经用尽了很多办法,但发现要给中国来一个什么类似“广场协议”的东西,好像难度很大。更大的问题是,现在欧元、日元、英镑这三大货币所系经济体,都处在增长较为低迷的阶段,利益分化严重,对汇率问题,已经不太相信美国那一套了。怎么办?

  特朗普就职以来,已经先后对日本和德国提出了汇率警告,昨日特朗普最高贸易顾问Peter Navarro指责德国压低欧元来从美国以及欧盟伙伴处获益,欧元迅速走高。实际上中国和德国都是美国的贸易顺差国,但德国的人均贸易盈余是中国的七倍,美国是德国最大顺差来源国。当然,德国并不是美国的威胁,尤其是欧元正处在诸多政治不确定性之中的当下,美国直接施压德国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认为德国贸易顺差的问题。

  大胆的假设,如果美国需要制定新的有利于美国的汇率规则,希望德国和日本、英国等支持,首先肯定是要找到这些国家的痛点,要让这些国家知道,如果真要操纵汇率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美国的对手。

  接下来,美国需要做的,可能就是联合各主要经济体,整体性推升中国出口市场的成本,包括在汇率市场酝酿新的共识,继续降低人民币的可信度等;所谓的惩罚性关税,实际上就是在汇率上无法达到目的时候,只能从有形的政策上入手。
  特朗普上台至今,你会发现,虽然语言上对各方非常挑衅,但特朗普已经跟日本、德国、俄罗斯等领导人都通了电话,跟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牵了手,但跟中国的接触,仅仅只是见了一下马云这个“民间人士”。既然特朗普是商人,那就找个商人去探探口风吧,看上去似乎合理。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因为就连特朗普自己有可能都不知道他未来会拥有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但有人知道。





牛博网 发表于 2017-4-30 22:27:45

特朗普会对中国做什么?
  本文是之前一篇分析的“续”,在阅读本分析之前,可回看“特朗普时代,我们应该抓住哪个点?”,会更好的理解此文要表达的意思。

  特朗普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美国国家意志和战略目标开始改变的标志。就像美国在搞垮苏联前,也上台了一个政治经验并不丰富的右翼总统,叫里根。

  这类总统不是职业政治家,利益相对简单,特朗普虽然商人出身,但基于对政治的天然偏见,在政治上反而不会出现严重的利益交换和轻易妥协问题,在实施很多意志方面将是坚定的。

  关于当年里根政府是如何加速“搞垮”苏联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找资料去看,网上到处都是,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里根

  特朗普上台后,很多政策已趋于明朗,我在“特朗普时代,我们应该抓住哪个点?”一文中反复提出的观点,已经得到验证。

  比如我认为特朗普不仅不会在国际军事和制造地缘政治方面收缩,而且会更加有说服力的扩张,这跟之前参选时承诺的“闭关锁国、逆全球化”等完全不符。

  近期美国有很多举动值得关注,包括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把钓鱼岛纳入日美安保条约、航母开进中国南海、在韩国部署萨德等等。

  而且就在刚刚,特朗普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批了195亿美元预算(比2016年还高2亿美元),要求2033年送人上火星。

  特朗普大幅削减联邦开支,但在国防和NASA上面依然保持着巨大的投入。里根时代为了跟苏联搞军备竞赛,曾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两会发言人傅莹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记者提问时说,从根本上讲,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美国恐怕还是担心中国从能力上赶上或者超过美国。

  傅莹此话不是乱讲的,特朗普时代,美国真正的战略对手,只有中国。

  当然,这种所谓的“对手”,不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那种模式,而更像是二战结束之后英国和美国在国际贸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争夺,也类似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与日本的经济竞争,亦趋同于过去几年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在面对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而且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之下,中美之间的博弈,肯定是围绕经济、金融领域展开的,军事等地缘政治问题,可以看成是一个辅助筹码,不是当前要分析的重点。

  上一篇分析中已经提到,由于中国在资本管制和汇率改革等方面,依然严格控制(当然这种控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的应对策略随着特朗普的上台,已经从本质上有所转变。

  类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控制日元汇率而制定“广场协议”等事件很难在中国发生。

  时下市场最担心的可能是关于贸易保护的问题,我在这里做个判断,中美之间不会开打贸易战。

  在制造贸易壁垒方面,如果给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合算的生意,有损自身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未来将无法牵头制定贸易规则。

  况且特朗普政府已经搞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在回归高端制造业方面,美国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德国(对德国的态度会越来越差)、日本(特朗普已公开指责日本操纵汇率),而不是中国,因为中国不仅完全依赖于美元,而且跟美国的分工协作非常互补。

  但中美之间的博弈,依然是汇率,只是这种博弈,能看懂的人会越来越少。

  2014年,美国为了制裁俄罗斯,持续释放国内原油储备,以及加大页岩油等增产力度,在期货市场制造做空氛围。到2014年6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半年后,国际油价从105美元/桶已经跌到了45美元/桶,俄罗斯货币卢布兑美元汇率大跌50%,俄罗斯外汇储备大降超过1500亿美元。

  请注意,当时俄罗斯的全部外汇储备也只有4600亿美元,相当于大降30%。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巨大的,2015年俄罗斯GDP同比下跌3.5%,俄罗斯经济从最高峰时GDP达到2.3万亿美元,已下跌至1.2万亿美元。

  对于制裁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如果不从经济命脉“油价”入手,几乎毫无其他办法。由于原油的定价权根本不在俄罗斯手里,这就导致对于制裁俄罗斯,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制裁之后,俄罗斯经济几乎腰斩,如果再加上本身的经济结构问题,俄罗斯经济要重新具备威胁,可能至少还得三到五年,况且俄罗斯的壮大,首先威胁到的是欧洲安全,而非美国。

  特朗普的上台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战略的完全转变(此话已强调了很多遍)。美国发现,制裁俄罗斯,除了引来俄罗斯对美国的仇恨,对美国的利益并不大,而且在油价大跌的这几年里,美国得罪了沙特等中东产油国,更让国内诸多共和党石油大亨的利益受损。

  再者,制裁俄罗斯最大的获益者是欧洲,尤其是德国。而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远远低于对德国的威胁,从战略角度讲,德国最担心的的恰恰是俄罗斯的崛起,以及形成的对整个欧洲的冲击。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上台之后开始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当时反对意见最强烈的不是别人,正是德国总理默克尔。

  为了回击默克尔,特朗普甚至开始骂德国欠北约巨款,要德国支付北约账单,意思就是不想再为德国去跟俄罗斯死磕。正是因为如此,大家也都看到了默克尔此次访问美国造成的尴尬,特朗普对默克尔冷眼相待。

  然而,在北约问题上,特朗普真的是差那点钱吗?不是的,特朗普的算盘非常清晰,如果德国和欧洲不站到美国一边来对付中国,那美国就不会站在德国一边对付俄罗斯。

  作为交换,未来的全球外交领域你会看到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德国有可能会变成下一个韩国,未来无论谁上台,德国在政治上会对中国变得强硬。美国让德国和韩国就范的两张牌非常好打,对德国打俄罗斯牌,对韩国打朝鲜牌。

  说到这里,你可能怀疑,作者是不是在假设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然后兜售一个阴谋论。非也,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更全盘性的思考市场的变化,以便更好的为不确定的未来,提供一个可能的角度,这对于做出某些投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大部分时间所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末梢,根本看不到源头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就会导致对很多市场的判断,完全基于市场本身,而市场本身又不是市场自己决定的。

  接下来,中国需要警惕三个方面,投资者也需要做好准备

  首先,跟2014年制裁俄罗斯时候的策略刚好相反,当年是打压原油价格,让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未来,是拉抬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使其持续走高,因为中国是大宗商品最大的进口国,抬升进口成本,相当于直接转移中国经济创造的利润,让部分财富迅速转移到其他国家,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于美国来说一举两得,一方面会提升澳大利亚等盟友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会给俄罗斯一个复苏的机会,给欧洲施压的机会会更大。

  完成这一战略目标的方法有很多,特朗普政府会继续鼓吹基础设施建设,给市场制造一种对诸多原材料的持续需求预期,供华尔街炒作。美元加息可以触动各国央行改变货币政策,推升本币汇率,美元指数不升反降,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走高。

  另外,特朗普政府还在研究放松关于对华尔街的监管,多德-弗兰克法案里面,有一些对投行“做市”的限制可能会放松。要知道之前原油、黄金、铜、白银等等市场,每一次大的行情背后,几乎都有高盛、巴克莱、德银等金融机构的影子,未来这些机构在大宗商品市场的作用将重新展现。

  事实可能远比推演更有说服力。前两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受益最大的是中国,2015年高盛亚洲区副总裁Kenneth Courtis曾估算称,中国能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中一年节省4600亿美元。其中,原油的省钱空间最大,达3200亿美元。

  要知道当下俄罗斯整个外汇储备,还不到4000亿美元。

  去年初,中国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由于原油、塑料、大豆、天然气、纸浆、谷物、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合计减少付汇18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万亿元)。这极大的削减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了效益。

  如何给中国经济制造麻烦,似乎一目了然。

  其次,督促中国解决贸易顺差问题,将是未来美国对中国的一个更大施压方向。目的跟拉高大宗商品价格的道理一致,想尽办法消耗中国的外汇储备。

  如果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令中国骄傲的出口能力对人民币的背书将出现反转,外汇储备降幅预期会增大,同时阻止中国进一步增持黄金。中国已经连续五个月没有增持黄金储备了,这是非常罕见的。而俄罗斯在油价反弹,外汇储备增长之际,迅速恢复了对黄金的增持(今年1月份俄罗斯增持了100万盎司黄金)。

  虽然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如果一旦外汇储备逐步减少的预期形成,对人民币的冲击是难以控制的,这可不是解释说“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就能消除的。

  如果中国无法维持稳定的美元储备,也无法保证强大的贸易顺差,更无法拥有更多的黄金储备,人民币基本就处在一个裸奔状态,信用水平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将导致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加剧。

  第三,制造各种与中国相关的地缘政治问题肯定是意料之中,更主要可能是会主导更多贸易方面的新规则的设立,输出对中国市场的一种不信任。

  很多国际性的长期战略投资,会忌惮这种风险,转而进入短期投机模式,而不是进行长期投资,中国经济的投机化、空心化会更加明显。股市大起大落,维持房价的成本越来越高,金融去杠杆风险增大,政策的有效性会明显下降。

  最后,我相信中国会想出很好的应对策略,化解各类风险,但作为投资者,需要做好一些准备,以免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又不知所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肖磊:特朗普时代,我们应该抓住哪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