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世界进入无通胀的世界?
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长2.5%,高于预期的2.4%,也高于前值的2.1%;1月PPI同比增长6.9%,创逾五年新高,高于预期的6.5%以及前值的5.5%。这种上涨似乎吹响了2017年通胀上行的号角,加上PMI、固定资产投资、发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等等数据的向好,业界一片乐观之声,甚至有人认为,这也许是中国经济类似2003年那次一个新周期的起点上——经济已经摆脱的低迷,进入向上周期。然而2月份CPI出台,却给这个乐观预期当头一盆凉水。2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0.8%,相比1月大幅回落。CPI低于市场预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食品项的价格,由于今年气温明显偏高的”暖冬“效应,导致新鲜蔬菜价格环比显著下降,同比增速更是大幅下跌,而今年猪肉价格也是显著下降,这两个因素分别拉低CPI环比和同比0.17、1.21个百分点。
1月份最受关注的是此次非食品价格上涨也比较突出,1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为0.7%,创2001年有数据以来最高值。普遍认为,非食品价格的上涨正是PPI上涨的传导所致,倘若非食品价格上涨继续上涨,那么2017年的通胀将会有一定起色。
然而,2月份不仅仅食品价格大幅下跌,非食品价格也没再继续上涨还是下跌的,当然由于去年春节在2月份,家庭服务、交通和通信、交通工具维修费用、邮递服务、教育娱乐以及旅游等服务在去年同期也是有比较明显的春节高基数效应,今年春节在1月,2月同类项目价格就会下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非食品因素的价格没有如同1月那样受到PPI的传导还是需要关注的。
笔者也很看重非食品项的价格上涨,从去年年末开始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厨卫、家电、五金等价格开始上涨,笔者预计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价的上涨已经向其他相关产业传导,而去年一年的大宗商品的国际性上涨,尤其油价的上涨,推升了PPI的上涨,这些迟早会体现在CPI中。
然而就是这个时候,大宗商品的上涨似乎又走到了一个高点,3月13日,欧洲时段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挫,一度跌至三个月以来的最低位,这缘于美国石油钻机增加,且库存飙至历史高位。13日稍早,布伦特原油最低跌至50.98美元/桶,创下去年11月30日以来的最低。WTI原油最低跌至48.04美元/桶,也是去年11月30以来最低。在笔者看来,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就是石油价格的死敌,一旦石油价格开始上涨,美国廉价的页岩油就会大量开采以赚取油价上涨的利润,油价就被死死的压住了。
而近期铜绿镍锌铅等有色金属都在前期大涨后有一定幅度的调整,有观点认为可能是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的打压,也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此轮小高潮或已经进入尾声,其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已经进入疲弱状态。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中国经济不彻底复苏,大宗商品就很难有一个持续的上涨,国际经济就可以享收一个低价格的原材料,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全球性危机,欧日盼通胀如盼星星盼月亮,全球性的通胀就很难到来,我们将可能长期处在一个无通胀的世界中,是福是祸?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但无论如何,给分析通胀者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