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如果勾践刘备宣布“韬光养晦”
历史悠久的中国有着悠久的政治传统,悠久传统的中国政治是一个有无数珍贵经验宝库,“韬光养晦”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提起“韬光养晦”,中国人大都耳熟能详。这不仅仅仅是因为这个东西在历史上屡屡为人们所运用、所称道,更因为现代中国前些年曾经向全球大张旗鼓地宣布也奉行这一政策,以至于“韬光养晦”一词早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在,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又出现了新的挑战,于是,就有人再次想起来“韬光养晦”这件法宝,主张中国重归这一政策,并再次向全世界做公开宣告。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妨讨论一番,“韬光养晦”这一政策,于国于家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究竟怎样做才算得上到位,才能获得成功。
中国历史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比较成功的“韬光养晦”案例有两个,一个是越王勾践,一个是三国刘备;越王勾践针对吴王夫差实行“韬光养晦”,做得十分到位,甚至连夫差的粪便都亲口尝一尝;三国刘备面对曹操,也实行“韬光养晦”,也搞得十分成功,以至于最终让这个织席贩履的小儿图脱身牢笼,咸鱼翻身,终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应该说,勾践与刘备,堪成中国历史上“韬光养晦”政策的典范。主张中国应该实行并且还应该继续实行“韬光养晦”的人,是不是也要现代中国重复过去他们那种成功的故事呢?
笔者从来不愿以恶意度人,并不认为那些主张“韬光养晦”的中国人是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当西方霸权的孙子与奴仆,既然这样,我们就姑且他们是希望崛起的中国好好地学一学历史上的勾践与刘备吧。
那么,当年勾践与刘备是不是宣告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他们实行“韬光养晦”的政策呢?
以笔者所知,无论是勾践还是刘备,当他们奉行“韬光养晦”政策的时候,他们都绝未声称自己是在“韬光养晦”、伺机再起,相反,当此之时,他们信誓旦旦、诚惶诚恐去表现自己是彻头彻尾地服输服软了,是甘愿一辈子俯首称臣、虔诚纳贡了,不要说他们宣告自己在“韬光养晦”了,只要他们稍微露出一点复兴崛起越国和汉王朝的苗头,吴王夫差就将毫不犹疑地把勾践的头砍下来,曹操说什么也不会对刘备放虎归山。
这就意味着,只要勾践与刘备宣布“韬光养晦”,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失败而绝无任何成功的可能。
因此,“韬光养晦”从来都是后人的总结与归纳。遍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数“韬光养晦”的案例从未有当事者宣布自己实行这样的政策,也从不想让任何人看出自己正在实行这样的政策。
但当代中国却出现了奇异的例外。曾几何时,中国满世界去宣扬自己的“韬光养晦”政策,以为只要人人皆知中国在“韬光养晦”,中国的崛起与复兴就有成功实现的可能。也许,限于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世界对中国语境中的“韬光养晦”不能甚解,但笔者以为,在东西文化交流如此密切的今天,任何一个西方政客,只要请一位粗通文墨的中国人把 “韬光养晦”稍作解读,难道还能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与涵义吗?
满世界宣布中国“韬光养晦”,并且在稍遇困难的时候还想回头再作冯妇,窃以为,这是当代中国最为滑稽可笑的笑话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