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草sxc 发表于 2020-5-13 14:30:26

苏小草:坚守责任伦理,走向未来

苏小草:坚守责任伦理,走向未来


1、讲‘上帝’要涉及逻辑本体‘道’,讲‘罗格斯’要涉及形式逻辑‘理’,讲理念要涉及二元逻辑悖论。如果没有或不完全涉及这些,这种讨论不可能深入。有人研究一辈子哲学也不知道解决二元逻辑悖论的重要性。尼采为由爱生恨而苦恼,殊不知,爱也是有边界的,超越了边界就是恨。类似的问题还很多,相对的绝对化导致的二元逻辑悖论问题,我只是提醒人们爱有边界,招来恨是因为有人的爱无边界。

哲学的意义是让人从苦恼困顿中解脱出来,而非增加苦恼困顿。尼采的作品让读者和他一样苦恼困顿,尼采是文学家不是哲学家。经济领域,寡头垄断也是超越了经济伦理的边界并带来破坏性后果。只要理解和掌握了如何破除二元逻辑悖论问题,就能从各种困顿苦恼中解脱出来,活得轻松自在。如果不能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破除二元逻辑悖论问题,不可能具有启蒙意义。

很多人搞启蒙走偏了,也说服不了别人,只能气急败坏地互损互骂。我最善于启蒙极左和小红粉并认为他们不是坏人。他们最担心的是实行私有制后出现寡头垄断,如果说实行私有制必须破除寡头垄断,他们就放心了。如果认为儒家文化好,基本上是极右,义和团的徒子徒孙,非常之多,他们相比极左和小红粉的危害更大。

2、当代义和团的主要特征是尊孔,有的挑着毛的大旗尊孔,比如,孔庆东之流。义和团是极右分子,有的伪装成左。义和团骨子里是儒家文化本体论者,仇外排外,无能煽情无理性。很多人嘴上骂义和团,而自己就是义和团却毫无察觉。很多人嘴上喊民煮却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甚至于嫁祸于弱势群体,这种也是义和团。很多人极其懦弱,善于伪装自我而推卸责任,无视义和团尊孔的事实,这种也是义和团。

一个好的社会必定是人人坚守责任伦理的社会,如果人人推卸责任而苛责他人,这种社会不可能好。儒家文化人格基本上都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而苛责他人,所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的中国不肯能构建出好的社会。不管一个人多么恶,不是其做的错事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其头上;不管一个人多么善,做过的错事不要把责任推卸给他人。嫁祸于他人是罪恶,为别人承担责任也是罪恶,每个人都勇于承担责任,谁的责任谁负责,这就是好的社会。

坚守责任伦理,做任何事都要有韧性,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不能当逃兵。儒们得利了就说‘邦有道’,玩砸了就说‘邦无道’,岂不知这种处世哲学本身就是无道。很多国人还没有学会用逻辑语言说话,处于学会用逻辑语言说话的阶段,恰恰是这些人好为人师把子孙后代也害了。

3、儒们用固执偏狭的感性代替逻辑理性,如果不认同之,就说别人没有人性,不懂常识。比如,我说浮夸风大饥荒和‘文革’有联系,论据是‘文革’中被整的干部文人认错悔过浮夸风大饥荒说假话,儒们就无视之,说两者没有关系。儒们靠吹靠捧吃饭,这个是祖传的铁饭碗,尽管‘文革’中为浮夸风大饥荒说假话低头认罪了,但依然不愿正视‘文革’是清算浮夸风大饥荒责任的群众运动。

事实上,只有‘文革’时期当权者不忌讳承担责任,如今有人不愿直面‘文革’的问题,一是有人以‘文革’受害者的面目出现捞取利益,一是当权者顾忌出现类似浮夸风大饥荒的人祸百姓要求追责。我的爱无边无际,我的恨歇斯底里。你们为何还说我的坏话呢?说我的坏话是没有人性,不懂常识啊!这是儒们对待批评者一贯的态度和立场。殊不知,没有边界的爱就是恨,就是没有人性,就是不懂常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忏悔反省,方可得救!

4、‘文革’是清算浮夸风大饥荒责任的群众运动,我是近期发现的,是实事求是。‘文革’不是毛好心办坏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确切地说毛没有选择,只能那样做,既是为了自己不背黑锅也是为了死难的人讨回公道。如果毛不这样做毛要么背黑锅要么浮夸风大饥荒从历史记忆中抹去,任何人提起都会被镇压。如果事态不严重(生死之间),毛不可能大动干戈,风险太大。

毛怀疑亩产万斤,为何主管农业的刘邓不怀疑?本土派和苏俄派的斗争中,62年刘给毛说毛也要上史书,毛刘决裂了。大锅饭是苏俄派学苏俄搞的,亩产万斤也是苏俄派为了接班设计的,没想到弄巧成拙饿死人了。苏俄派学赫鲁晓夫那一套,后来毛批赫鲁晓夫。‘文革’清算浮夸风大饥荒的责任,毛已退居二线,不得以发动红卫兵夺权。毛是个悲剧人物,一生都在和苏俄派作斗争,九死一生。毛坚决反孔是有功的,思想意识上断了复辟皇权体制的路。

不管当权者如何定性‘文革’,国人最应该反思的是为何发生‘文革’,浮夸风大饥荒的责任追究应该是主要因素。我的看法是,社会各界不要抱怨毛发动‘文革’了,以骄妄浮夸风可能带来的责任追究的严厉惩罚作为它的警示更有意义。

5、在一个不透明的世界里,人人都可能成为掩盖真相的人并把假象当作真相。如今的各种灾祸居多都是骄妄浮夸风造成的,如此不可理喻、愚顽低劣的族群世所罕见。问题出在哪儿?儒学兴,脑中风。

6、古往今来,拳力让人着迷让人疯狂,拳力斗争是非常残酷的,是不择手段的,演绎着无数悲剧。‘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故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德经》)这里讲的就是拳力问题。

2020/05/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小草:坚守责任伦理,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