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美联储加息,中国市场也进入了加息周期?
美联储加息,中国加息还远吗?市场风云变化,周期性轮回是基本规律。年初、年中市场还担忧中国生活和工业“双通缩”,期望央行释放更多流动性。年终,中国市场可能进入通胀新周期。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创近6个月新高;PPI同比上涨3.3%,创5年来新高。分析认为,未来CPI和PPI或将进入持续上升态势,市场将面临着新一轮的通胀周期,加息空间被压缩,央行不排除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加息。
去年,央行连续五次降息降准,其中还包括了加持流动性的“双降”。今年年内,没有降息只有降准,更多是通过短期的货币操作手段,来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凸显,年内主体任务是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也验证了央行一再强调的多手段运用。当然,也契合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加适度灵活。
现在的CPI和PPI上升态势,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季节和成本推升CPI的涨姿势。CPI已经连续两个月进入“2时代”,各类生活消费品价格攀升,有全国性寒潮天气的影响,也有成本要素的催化。当然,中国CPI也受国际市场的传导,在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的推升的原油价格上涨,也导致汽柴油价格提升。这些催涨因素,未来--最起码到春节前后还会加码,CPI稳定在“2时代”已是笃定之势。二是多重因素推升PPI。譬如恢复性增长,PPI已经连续下降50几个月,最近PPI呈现涨势,并不令人惊奇,可谓长期降低的反弹。此外,供给侧改革中的去产能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是推涨PPI的原因。
从更为宏观的视野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救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货币宽松。今年日本和欧洲的负利率,堪称危机周期货币政策宽松到极致。但是,中美两强的货币政策维持了相对谨慎,美国加息预期一再成空,一直到12月份政策会议才确定加息25个基点。中国年内改变了过去两年的货币宽松政策,而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多手段运用,主要目标放在了调结构的供给侧改革上面
虽然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还需要时间,但是从中美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表现看,全球市场也许即将走出危机阴霾,新的景气周期也许已经来临。就此而言,通缩周期后就会迎来通胀预期。美联储加息,2017年预期加息3次,货币政策开始正常化。中国的主要目标虽然是供给侧改革,但也需要货币政策的微调,以顺应市场周期的动态变化。
另一值得关注的要素是,超发货币不仅是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动作,中国央行也一直在做。长期积累的后果,也是人民币的贬值--新周期来了,为了平抑这一后果,也需要加息来平衡。而且,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抑制资产泡沫。在CPI和PPI双升的市场态势下,央行也需要动用政策手段来抑制资产泡沫。当然,宽松的货币手段在当前只会催生泡沫,只能用反向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美联储加息概率的提升,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也是不得不关切的现实问题。加息可以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阻击资本外流。
因而,降息降准在当前情势下,已是过去时。加息趋势已经形成,但是何时加息仍有待商榷。一方面,这要看未来CPI和PPI的走势。毕竟,生活消费和工业品价格目前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春节对各类商品价格的搅动,市场的基本面并不清晰。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利好因素固然明晰,但不确定因素也还存在。尤其是来自欧美世界的反全球化因素在加强。在此情势下,中国市场也不能轻举妄动。抛开季节和成本,以及危机周期的叠加,中国市场的基本面是通缩还是通胀,抑或是通缩伴随着通胀,还需政策面深思熟虑,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便为来年市场提供更好的政策预期。而这,要等到今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能确定。
可预期的是,即使央行加息,也是小步慢行。毕竟,在楼市、股市虹吸更多资金的市场态势下,实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缺金少银。让更多资金释放到实体经济上去,尤其是激活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局面,加息只会起反作用。因而,货币政策只是市场调节的手段之一,必须配合系统化改革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