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月光:说说挪威这个逗比小清鲜,看看社会主义的作用
新华网奥斯陆12月20日消息,中国与挪威政府19日在北京发表声明,决定自即日起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挪威人说这是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六年来,从不正常到正常,那份苦涩和尴尬,奥斯陆冷暖自知,现在,中挪关系翻开新的一页,北京并没有揪着旧帐不放,希望这个逗比小清鲜,能恪守诚信。
这六年,挪威也用实际行动得到了北京的谅解,2014老和尚去奥斯陆窜访时,挪威高官闭门不见,这对这个小清鲜,圣母BOY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逗比总算正常了,于是关系也回归正常。很多人并不了解挪威,以前我想写北欧的社会主义路线,趁这个机会就专门写写挪威吧。
画中的国度
“那里空气总是宁静,那里湖面总是澄清……”就像歌中唱的一样,这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北欧小国。
挪威(Norway)面积:38.53万平方公里,比黑龙江小一点。人口500万不到,比杭州市还少。
但它的人均收入,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都是世界最高国家之一。这羡慕不来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美国)还是社会主义(中国)都无法与这个小国相比,它的福利制度,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当然也离不开政治体制。
挪威的历史(当然不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写),在公元872年挪威成为一个国家之前。基本就是一群海盗,他们被称为维京人(Viking)。
1349年欧洲黑死病蔓延到了挪威,只有50万人口的小国,死了30万左右,很多村庄就成了“鬼村”,几百里地不见人烟,国不成国。
1388-1814年,这436年里,挪威沦为丹麦的一块殖民地,挪威管这段历史叫“黑暗400年”。
1801年,丹麦王国在欧洲大战时,站错队,紧跟拿破仑,结果被英国皇家海军揍得满地找牙。哥本哈根战役: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了丹麦2艘军舰,炸沉1艘,俘虏12艘。丹麦元气大伤。
1807年,第二次哥本哈根战役,对手又是英国人,这次成绩不错,打死了42名英军士兵,不过,丹麦军队死了5000多人,这战没法打了。
1814年,挪威趁机独立出来,跟了瑞典混,到了1905年才真正独立。
19世纪,挪威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政治上由外来贵族把控。到了19世纪末期,沾英国工业革命后经济蓬勃发展的光,挪威的造纸工业,捕鲸业,罐头业都得到了发展,特别它的商船队,已跃升到世界第三。
进入20世纪后,挪威丰富的瀑布资源,成了它最大的红利,水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电成本越来越低,欧洲工业资本发现,挪威是个电力密集型产业的天堂。
于是,这时期挪威的瀑布区,特别是西海岸迎风坡,都成了重工业企业最理想的落脚之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矛盾,国家利益与私人资本矛盾,就开始深刻的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
怎么解决好这个矛盾?关系着挪威人民的根本利益。
两条路:
一,走彻底资本主义道路,贫富两极化,环境被工业摧残,实现经济繁荣。
二,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控和分配,追求社会平等。
挪威工党在1876年就已经成立,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必定随之壮大,工党在政治舞台力量飞速提升,与保守党为代表的反社会主义政治力量形成了对决之势。
挪威政治局面是,政策激进,斗争温和,不是动刀动枪那种,而是把战场摆到了议会之中。也就是说是改良主义模式,而不是革命式。
有人会说这样挺好的,中国人就非要打个你死我活,天无二日。只有中国人这样?英国内战,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十月革命,哪个大国不是这样过来?做人不必太自卑。
无论挪威如何发展,作为小国,无力抵抗大国的入侵,二战时,德国人来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奴役了它五年。
二战中断了挪威的政治进程,但也唤起了挪威人民要求独立,统一,的强烈情感和政治责任感,挪威共产党始终站在抗击纳粹的第一线。
全民福利的基础
二战之后,左派政治力量赢得了绝对优势,工党+共产党拿走了53%选票,而工党一度还曾经是共产主义第三国际的一员。
工党一直执政到1965年,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强调纪律和团结高于一切。
政治上左转,决定了挪威经济政策和目标。这为后来的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北欧当时基本都是社会民主党(工党)执政。
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得到了科学的结合,工党为挪威发展创造了三块基石(不喜欢理论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
一,建立工资和利润的固定比例基础之上的劳资关系国家调控。国民工资增长范围由世界劳动力市场价格和企业生产力增长水平决定。也就是“斯堪的纳维亚扩张模式。”
二,改变工农业地区对立局面,发挥地区优势,实行补偿机制,实行产业结构重组,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社会主义信用”金融体系。1951年挪威财政部,央行,商行及储蓄银行成立联合委员会,控制国家信贷规模和方向。
这样一来,国家资金会投入到生产资本当中,而避免了投机资本在挪威肆虐。
没有这些基础,所谓福利国家就无从谈起,以住房为例,“居者有其屋”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挪威实际上没有公共建房(市政建房),而是以私人建房和合作建房为主。私人建房由国家住宅银行提供优惠贷款,合作建房价格由国家控制,不允许人为炒作房价。这对资本方来说,是痛苦的,但人民受益。
住房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基础建设这些,这种经济模式的成就引人注目。
六十年冷战升级后,小国的命运被大国拖动。在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瑞典牵头想搞个北欧防御联盟,自己玩自己谁也不得罪。
但挪威工党出现了分裂,一派倾向加入北约,一派坚决反对进北约。工党总书记哈肯.李倒向美国,把另一派打成“反党集团”,全部开除。
这一派出来后成立了“社会主义人民党”(SF),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主要成员为教师和公务员,反核,反战是他们的口号。
到了1965年,实力大减的工党,连续执政脚步被叫停,出现了联合政府。虽然政治上右转,但经济政策上依旧萧规曹随。
把福利原则更加具体化。这时资本的力量已经开始抬头,“社会主义信用”金融体系受到了挑战,商业银行开始想方设法逃避监管,追求利润最大化。
70年代初,英国叛变,决定加入欧共体(欧盟),这直接导致挪威政治体制陷入危机,英国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一直是挪威在非北欧之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它一进欧盟,挪威怎么办?
政治上又分成两派,只能全民公决,1972年秋,挪威入欧公决被否决。工党虽然重新上台,实际上得票率已经大不如前,是个少数党政府。
挪威虽然是社会主义经济路线为主,不过,还是量力而行,福利也不是盲目许诺,什么叫盲目?看看现在的希腊就知道。
人算不如天算,马不食夜草不肥,这时却天降横财,中了头彩。1972年之前挪威原油出口只占世界的千分之一,到了1980年,却占了世界35%以上。北海油田的开发,就像个聚宝盆,开启了挪威黄金时代。
从小清鲜到逗比
1973,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欧共体深受打击,能源价格暴涨,挪威却迎来了一夜暴富,华丽转身,变成能源大国。
金钱滚滚而来,挡多挡不住,以前挪威为赚钱烦恼,现在为花钱烦恼。问题的关键是能源产业归谁所有?
按挪威的一贯模式,肯定是国有化,但如果不分给西方资本集团一块蛋糕,挪威就会很危险,人家整死你还不容易?
以挪威最大的OrmenLange天然气田来说(世界最大,出口量世界第三,排在沙特和俄罗斯之后),它的股权分配是:
36%国营企业
29%上市能源公司
17%英国皇家荷兰壳牌
10%丹麦能源公司
7%国埃克森美孚
也就是说国有化率只有36%,这是跟私人资本妥协的结果,否则,这个国家必定又是一个“暴政国家”。
挪威政府有这些也够了,试想下,中国一座五百万人口的城市,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还能自己分配收入,这城市还需要努力吗?
接下来就是全民福利,工资变成跟油价挂钩,不断刷新高峰,农民收入也翻了一番,税收也只是像征性。
你们嫌工作太长,没问题,休假马上增加,
退休嫌晚?没问题,马上提早,
别人家在搞机构精简,挪威大搞机构膨胀,地方政府迅速扩编,妇女们纷纷去了政府工作,带小孩的事,政府出钱包了,七所大学全部政府负责,生老病死向一条龙福利迈进。
有钱就得瑟,原先强调“我们”的工党,开始强调“我”,团结和纪律不再重要,媒体学界鼓吹的“文化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宗教多元化”深入人心。左派或右派也不撕逼了,政治格局上变成,工党主席由左派出任,政府总理由右派(努尔利)出任。
经济上天降横财,政治上左右平衡,超高速的经济繁荣,民众收入大幅增加,原先的核心政治理念开始被动摇,工党也不在是工人阶级的代言人。
新自由主义魔爪开始向挪威移动,毫无警觉的挪威人却在忙着建设“多元化”,反核,难民,民主,人权都是成了政治议题,政客们乐此不疲。
小清鲜和爱心开始四处泛滥,挪威人眼神中,总是带着对世界各地的怜悯。
1981年,右派维洛克内阁(新自由主义)上台,这时美国和西欧全是新自由主义的天下,“把一切推向市场”,是里根和撒尔切夫人最响亮的口号,挪威的政策开始向私有化倾斜。
本来牢牢握中手中的信贷权力被松动,国有银行贷款份额,从35%一路滑到15%,商业贷款大幅增加,炒房者资金越来越充裕,房价开始飞升,房价监管政策被束之高阁。
奥斯陆股票交易所人满为患,挪威的股票交易额开始三倍,四倍的往上涨,股值不断上升。我上面提到的三块基石中的最重要一块“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已经被维洛克内阁摧毁,自由化高歌猛进。
私营银行在这种刺激下,纷纷放弃金融安全线,每个人都忙着投机图利,大喊消费至上,长期建设投资无人问津,表面上经济一片繁荣,实际上却危机四伏。
等八十年代中期,能源价格一路下跌时,挪威的经济自由化政策迎来了灾难性失败:股市暴跌,家庭储蓄几乎为零,政府财政巨额赤字,克朗不断贬值,房地产市场一路下滑,企业困境令市场萧条,市场萧条又加剧了企业困境。
许多投资者走向破产,令银行无度发放的贷款难以回收,损失最终转嫁到了银行身上,这时,国外资金早已捞足利益纷纷外逃,到1990年底,挪威国有(国家代管)银行都已是资不低债,金融业到了崩溃边缘。
就这么短短几年,一个右派政府,用新自由主义,把这个富得流油的国家,推向了危机边缘,财富被谁拿走了?当然不会告诉你,右派内阁辞职了事。
1993年,政府接管了三家最大私营企业,重新拾起了社会主义信用,发行了200亿克朗才把金融系统稳住。
缓过劲后,挪威开始从小清鲜向逗比转变,其实,只要老老实实经营,北海油田是他们吃不完的老天的恩赐。
1994年,挪威工党又来了一次入欧公决,结果又失败,现在看不进欧盟是对的,挪威农民,渔民还是挺清醒。
右派失去了掌权机会,左派上台,经济一好转,却开始迷失,又欢迎难民,又包容宗教多元化,把人权极端化,后来出现的枪击大惨案,震惊了不少安逸惯了的民众。
一些右派,左派领袖都想在国际上刷存在感,布伦特兰她就很想拥有像瑞典首相帕尔梅(反美政治家,1986年被暗杀,悬案)一样的国际声望。
挪威居然跑去当起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调解人,参于中东政治事务。人家要你管?但挪威非是不听呐,结果钱花了一堆,算是买个名声。
然后,又跑去调停波斯尼亚冲突,还大搞国际环境诉讼。工党领导层还试图要担负起欧洲统一的历史使命,这责任它负得起吗?多危险知道吗?这个逗比。
但问题是挪威民众吃这一套,政客看选票,于是更加热衷参于这类事务,七搞八搞得罪到中国头上。这不有病吗?
一个国家不管怎么富裕,首先得懂得尊重别人,碰了钉子才知道痛,又是何苦?当逗比是要付出代价的。
欧洲现在已经受不了难民,你挪威敢不敢去收?瑞典收难民比例是最高的,除了被夸几句外,民众受的影响谁来负责?美国就躲得远远的,大喊:“兄弟们上,哥在精神上支持你们!”
龙应台说不在乎大国崛起,她心中的小国寡民就是挪威这款的。
这类知识精英,何等的偏颇?她怎么不说海地,不说索马里?
中国和挪威,正好是大国崛起和小国寡民最典型比较。谁要是硬要把14亿人和四百多万人口摆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比,不是缺心眼就是别有用心。
挪威这些北欧国家,如果不是有社会主义理念,哪有什么福利社会。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亚洲首富,世界首富,听说过挪威有这种人吗?人家人均收入是世界之颠,却不出首富,这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社会主义体制是中国的基石,要国有企业还是要贱卖私有?要共同富裕还是首富当家?挪威虽然逗比,却值得研究。
中国人没这么多北海油田,我们只能靠团结和勤劳去赢得明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