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6-9-30 13:47:53

李锦:国企投资基金 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国内最大的国有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成立,是一件大事。这是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热点,也是央企体制机制上的一个创新。

  8月18日,国内最大的国有风险投资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总规模按2000亿元人民币设计,首期规模1000亿元。其中,中国国新出资340亿元,作为主发起人和控股股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00亿元、200亿元和160亿元。四家公司占股分别为34%、30%、20%、16%。

  9月26日,总规模3500亿元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正式成立。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中国诚通(下称诚通)牵头发起这一基金,邮储银行等9家大型国企成为首批股东,基金80%的投资都将用在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结构调整上,包括央企的兼并重组、过剩产能退出通道机制建设、推动国企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等。

  这样大资金规模的风投基金、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在全球也罕见。该基金未来还会有更大规模,这是可以预料的。

  从道理上讲,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是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有益探索,也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措施。目前用基金平台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有利于解决了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觉得有几个关节点要弄明白。

  为什么要设资金----

  一个风险投资,一个结构调整,都是为了积聚新动能

  在我看来,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的成立,是为了解决未来央企新动能的问题。结构调整投资基金,是为了解决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因为师出有名,各级政府、各家央企、银行可以放开手脚来做。

  现在,不少央企欲进行相关的尝试,比如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更灵活地掌控下属公司及新收购企业的股权,形成顺应市场需求的管理机制。

  前一阶段,中央企业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引起了煤炭行业的极大关注。国源公司由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以及神华集团出资组建,旨在配合落实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专注于优化整合涉煤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促进涉煤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

  多个类似的基金平台有望成立,有可能完成本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一些主要央企拿出一部分沉淀资金,配上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的资金,还有银行的资金和政府的资金。

  钱从哪里来?

  投资主体:国家不刺激,民资不肯进,只有靠国企了

  现在,国务院不能拿出巨额资金刺激,社会资本也不肯投资,以政府部门支持、国企与银行作为主力的风险投资方式可能成为主要投资形式。央企这种新型投资方式将会为地方政府仿效,银行也有支持的热情。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可能远远超过四万亿的规模。

  这一基金不是由政府(比如财政部)出资,而主要是国企出资。此前设立基金一般是政府启动、政府批钱,现在政府主要是搭建这一平台,实际上即使是亏损的国企,其手中也都有相当的沉淀资金,由国企出资可以把这些沉淀资金盘活。今后基金的出资可能是:政府搭台、央企抬轿、银行跟定、社会资本陪同的格局。这个基金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引入非公有资本进来,包括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员工资本,要结合起来做投资项目。

  设立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杠杆放大作用和多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作用,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作用,推动解决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市场、技术等瓶颈制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资本使用效益,加快央企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基金是促进央企产业重组整合的重要纽带。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关键是解决国企供给侧改革的资金问题,是国企改革的启动基金。该基金实际是“政府搭建平台-央企资金投入-银行跟随-社会资本参与”,是一种新的资金要素聚集模式。

  谁来办这件事情?

  经营主体:国家管资本,只有靠投资经营公司了

  这也是本轮国企改革过程中,全面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重要战略布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于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功能,主要致力于整合运营、改制重组、进入退出等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国投、国新诚通公司,都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试点,使得让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界限也开始明朗。

  国新等几家公司成立,国资委赋予它的使命就是做重组、重整的平台,国新本来的定位就是投资运营公司,国新还肩负着国资布局结构战略调整的重任。国新将在此基础上承接并盘活、利用各类国有资产,通过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推进商业类企业进行改制上市,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基金,将接受国资委的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基金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基金开展工作,督促落实国家战略。基金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形式,设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和决定基金的重大事项,并对基金的经营进行监督。基金委托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执行基金管理事务,管理人承担寻求、分析并判断投资及投资退出机会,并开展投资尽职调查、设计投资架构、执行投资谈判、执行投后管理等工作。基金将采取股权投资、参投子基金和债权投资三种投资方式。

  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根本就是向管资本转变,建立“国资委-投资运营公司-国企”的三层框架,而设立基金正是打造中间国资投资经营平台的重要手段。

  这次不管风险投资基金也好,结构调整基金也好,都是采用这种基金的方式,并且采用这种股份制运营的方式,这和政府划拨资金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本质上就是市场化。

  钱到哪里去?

  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最急的是去产能。

  可以预见,国新公司这一探索在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的战略布局中,特别是在解决创新发展一批企业中将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基金投资引导,重点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本投入。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将重点投资四个领域。一是战略投资领域。二是转型升级领域。三是并购重组领域。四是资产经营领域。

  该基金最突出的作用一是“雪中送炭”,二是“锦上添花”。去产能正处于关键时期,该基金的设立有利于推动去产能进程,同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去产能方面,基金提出帮助央企去产能、清退低效无效资产。建立资产退出机制和通道,重点助力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促进僵尸企业、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以及与中央企业主业无互补性、协同性的低效业务和资产的退出。

  早在今年5月,诚通就和国新、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目标是推动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实现煤炭产业脱困发展。

  钢铁煤炭去产能一共拿出了1000多亿(其中钢铁可能需要300亿,其余是煤炭),但是这个钱对去产能来讲是不够用的,只是启动资金,今年要在11月份完成全年去产能的任务压力非常大,基金的设立对于煤钢等行业去产能无疑是“雪中送炭”。

  首期资金已到位,基金使用的顺序可能是“先雪中送炭,后锦上添花”,即先打好去产能硬仗,再推动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任务。

  除了煤炭之外,国资委还在大量推进其他资源型产品的去产能工作。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是否在国新、国投、诚通旗下成立什么资产管理平台,可以催人想象。

  钱怎么花?

  是讲究调整效益,是盲目地扩大规模?应该有考核。

  中央企业所处行业既有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又有一些行业供给不足,央企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势在必行。我们需要提醒,不要通过兼并重组去盲目地扩大规模。我们现在已经产能过剩了,如果有些国企还只想把规模做大,然后拿基金来支持,这个方向就错了。兼并重组不是去把一个亏损企业吸收就够了,基金应支持国企做强、做优,提高活力和竞争力。

  基金为央企重组与去产能、消除僵尸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应警惕部分国企借助基金在兼并重组中盲目扩张规模而忽略了效益,更有专家担忧基金会成为僵尸企业获取输血的新通道,而失去市场化退出的机会。

  形势怎么发展?

  国资委这么办了,地方政府也起而仿之,势必成潮

  前一阶段,8家央企的集中签约,意味着央企重组的重心开始向资本、项目、产业板块等内部要素转移。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推进央企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未来,央企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将被更快地推进,央企内部的各种要素将被再次优化。

  不少央企也在蠢蠢欲动进行相关的尝试,比如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更灵活地掌控下属公司及新收购企业的股权,形成顺应市场需求的管理机制。

  可以预料,作为管资本的重要尝试,基金是一种国资运营的市场化手段,地方政府会纷纷运用这一工具。深圳这么做了,前几天广州这么做了,因为他们下面都有国企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锦:国企投资基金 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