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6-9-22 08:26:45

余丰慧:“银行业死亡笔记”是大警示

  “这个行业不赚钱,而且大多数的模式都行不通。”“只有有能力每年至少产生150亿美元盈利的大银行,才能在未来承受高额的运营成本,而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这是世界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全球各大银行经过分析得出的最新报告。被形象誉为“银行业死亡笔记”。这对全球各大银行包括中国商业银行业都是巨大的警示和惊醒。

  这份世界顶级全球咨询公司的研究切中了银行业的痛点。从全球范围内看,欧洲商业银行度日如年,利润负增长,衍生品风险暴露,资金来源枯竭,负利率使得欧洲银行业遭受重创。美国银行业在全球稍稍还好一些,但也无法掩盖其经营每况愈下的态势。日本银行业与欧洲银行是命运共同体,同样艰难度日。新兴市场大国的中国银行业正在遭遇利润增速大幅度下滑,不良贷款大幅度增加,资金来源渠道越来越少,资产配置荒越来越严重,流动性风险越来越大的状况。一句话,全球银行业遭遇空前的寒冬,而这个寒冬似乎没有尽头,看不到春天来临的迹象。

  原因何在?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路。从全球宏观面看,最少在两个方面对传统银行非常不利。首先,针对全球经济低迷,各个经济体特别是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体采取的负利率、零利率、超低利率政策将商业银行经营逼到了死角,使其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吸收资金的价格竞争力被大大削弱。加之,欧元、英镑、日元汇率波动使得欧洲银行业衍生品风险凸显出来。经营陷入了空前困境。其次,全球对银行业金融业务监管力度加大、标准提高,使得银行业业务被束缚,违规成本大幅度提高,处罚金额动辄百亿美元,生存环境与空间越来越不宽松。这不,美国财政部向欧洲第一大行-德银开出了140亿美元的罚单。另外,巴塞尔委员会正着力在年内完成金融危机后制定的巴塞尔协议III的修订,这一协议包括了资本充足率、压力测试、市场流动性风险考量等方面的标准,从而应对在2008年前后的次贷危机中显现出来的金融体系的监管不足。而修订中的协议强化了资本充足率要求——这正是欧洲和日本银行业感到不满的一点。在日前巴塞尔委员会举行的两场会议上,德国和意大利的监管层希望能放缓关于银行风险评估的政策变动。更有甚者,一些欧洲官员还表现出不愿接受已有的政策的监管。足以看出,监管给银行业带来的压力。

  对全球银行业最大的冲击还是互联网金融或被欧美称为科技金融的冲击。这种冲击从业务种类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主体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信贷资产业务,存款等资金来源业务,理财等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等。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银行业束手无策,直面冲击,欧美日本银行业尤甚。中国银行业由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早,冲击来得早、来得快,其准备的也早,并且目前都在斥巨资涉足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受互联网金融或科技金融冲击相对较小。不过,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银行业还在睡大觉。

  从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的具体表现看,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高效性,自主自由、无时无刻、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约束就可以完成一切金融交易的特性,传统银行根本无法与其竞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整个社会融资的多元化,抢走了银行业不少地盘。同时,互联网金融直接促进了全社会直接融资的大发展,而直接融资又是传统银行间接融资的坟墓。

  在以上宏观环境与科技金融多重冲击下,传统银行业已经凸显衰退与日落西山的景象。怎么办?出路何在?

  目前,欧洲银行业、日本银行业以及亚洲一些银行普遍采取裁员的做法作为应对困境的措施之一。这种做法不是治本之策,完全是舍本逐末之举。银行业走出泥潭的出路在于,互联网金融或科技金融是唯一希望。银行业务数据化、移动互联网化、智能化是方向与出路。未来银行业一定是一个科技金融公司。就像原阿里巴巴,现在的蚂蚁金服旗下的互联网金融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成立之初300人左右,而250人都是科技人员。

  麦肯锡报告显示,金融领域数字化驱动的裁员有望在三年内将利润/损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报率ROE也有望上升2%-3%。数字化可以扩大4%-12%的销售空间,增加交叉销售的潜力。

  总之,银行业支付结算业务移动互联网化,信贷资金业务大数据化,投资理财顾问业务AI化,理财等中间业务网络化等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是传统银行走出困境的救命稻草,就看谁能紧紧抓住。谁能抓住,谁就可能从“银行死亡笔记”中消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丰慧:“银行业死亡笔记”是大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