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网 发表于 2016-9-1 14:20:30

洪巧俊:如今写评论过日子,那是会饿死的

  说句实话,好久不看曹林的评论了,不看是因为他的评论没有之前有力。前不久,朋友圈转了他的《记者无力,则国民无力国家无力》,我再次看了,是这篇评论至今依然有力,记得该评论是2012年发的。他的这句话依然萦绕在耳边回响:“记者有力,公权力才会被驯服;记者有力,社会的丑恶现象才会被揭露,而不是被一些人捂着捂着,捂成了危害社会的大矛盾、大麻烦;记者有力,民众才能知情,这个国家才会安全,诚如哲人所言,让人民知道的真相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全;记者有力,记者身后的民众才会有力。”

  在巧哥看来,这段话的“记者”也可以换作“评论”两字,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如今许多媒体不高举这个旗帜,不要这个灵魂了。不再以评论取胜,全力办好评论版,写好社论,而是让评论版萎缩,甚至撤销。于是媒体无力,评论员与记者也无力。

  前不久,有人拿曹林的“评论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出来的”说事,其实在巧哥看来,这个观点也没有什么不对。曹林这样说是有自己想法的,因为他常跑高校去教大学生如何写评论,或许这种教的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巧哥认为,曹林去大学教书比在中青报写评论有更大优势,更能出成果,这样说,是当今的大气候下,曹林要在评论中有所突破是很难的。然而,他写评论方面的书籍比写时事评论要写得好,比如他的《时评写作十讲》,是一本学习写评论非常好的教科书,第一次出版的时候,本部门一次性购买了15本,人手一本,其“教”的效果非常佳,后来的同事我都建议买这本书看看。但有一个问题,后来的同事,看了这本书的大都考取了公务员,这让我苦不堪言,培养了一批走了一批,来了新的一批又要培养。但曹林可能不知道这个“奥秘”在哪里,要不然,又是一种好的推广。

  应该说,曹林是少年得志,也应说中青报的平台是个大平台。早期写评论不说是曹林抱了一桶金,一桶银是有的。10多年前,那时房价没有这么高得离谱,曹林写一篇稿多发几个媒体,在北京买半个平方的房应是可以的。如今物价上涨,纸媒经济下滑,稿费不增却降,曹林写10篇不知能不能在北京买半个平方的房?记得2003年,我为南都写了不少社评,每篇500元左右,当时巧哥居往的城市商品房每平方才一千元左右,写两篇就可买一平方米的房。物价上涨了多少,房价上涨了多少,稿费上涨了多少?评论稿费不但没提升,不少媒体而是降了。

  曹林对外投稿少了很多,但“走穴”多了,常在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他讲课的身影。如果说,曹林只是靠那中青报的薪水加评论稿费,日子在北京不会过得太滋润(不知他还要不要还房贷?),但出书赚版税,“走穴”讲课(又讲课,又赚粉丝,又吆喝卖书),应是曹林把日子过得滋润的另一种途径。所以巧哥说,如果是一个自由撰稿人,现在只靠写时事评论赚钱过日子,日子是不会太滋润的,说饿死有点夸张,但经济捉襟见肘那是肯定的。

  把本世纪初那些写评论的人列出来,有多少人还在坚持?坚持不了,除了大气候问题,重要的还是写评论不能让人过上好日子,甚至还有风险。于是他们纷纷转行。比如那位写评论10多年,一直坚持着,但自从喝了一次茶,就几乎看不到他的名字。

  当然,童大焕是过上好日子的人,他的评论仍在写,但过上好日子不是因为写评论赚来了很多银子,而是懂得“穷思维,富思维”,懂得买房炒玉,懂得把知识转换成经济效益。时寒冰也过上好日子,这里就不再说他了。

  如果仅仅是写评论,不兼带其他“副业”,要过上滋润的日子就很难,所以这个评论队伍也就在日渐萎缩,能坚持10年写时事评论,且笔耕不辍,数来数去就那几个人。一个行业如果收入好,就会有更多的人坚持。虽然我没有背叛评论,依然在写,或许还要写一辈子,但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如今也很少投稿,大多是自娱自乐在自媒体,不用再“投其所好”,写成一个模子,一个样子的评论稿。

  记得2008年,我在香港文汇报专栏里写了一篇《背叛诗歌,我过上了好日子》,在该文的最后我是这样写的:“在今天的气候中,诗歌无法让诗人们过得幸福;要过上好日子,那就彻底地背叛诗歌吧!”“这是诗歌的悲哀,还是我们的悲哀?”

  这两句也适合说当今的时事评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巧俊:如今写评论过日子,那是会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