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5A景区”应像“驰名商标”一样及早退出
据新华社电国家旅游局3日通报,撤销两家5A级景区、严重警告3家5A级景区,5家景区主要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服务欠缺、管理不规范、厕所革命滞后等问题。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前景区评级从指标打分到专家名单,都有一定操作空间,形成了“活动、公关”产业链,有专门的公关团队,甚至明码标价。(《京华时报》8月8日)两家5A景区被撤销、3家5A景区被警告、多家景区被新评定为5A的新闻,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在舆论中发酵的效应也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公众关注的热点,从景区自身服务质量与特色的好坏,慢慢转移到了5A景区的评价过程。并且,和其他许多权力认证、权力评比一样,5A景区的评选也被曝光出了种种问题。
只要是缺少监督和制约,所有权力主导的评比与认证,都容易出现问题。5A景区的评比,亦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媒体仅仅是曝光了模式化的公关链条以及深不见底的可操作空间,而可以想象的或许还可能包括,景区在级别评价过程中的造假与舞弊,而部分在旅游系统落马的官员亦深刻佐证了一些假设——个别旅游局主要领导,也正是为多家景区级别评选提供帮助而收受贿赂达数百万元。
既然问题多多,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权力清单的当下,有一些存有隐患的权力认证与评比,就应该坚决予以取消或取缔。一方面,这是在减少权力腐败、官员犯错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让市场规律起到更为科学的作用,而不是靠权力的干预。
再者,站在旅游市场层面讲,景区的好与坏从来都是千人千面。每一名游客,对于景区服务质量、景色,才最有发言权,政府机关评定景区级别,无异于越俎代庖替消费者进行审美和评价。而哪个景区景色好、服务好、值得去,各旅游网站、旅游论坛也有一些真实的反映,从这个角度讲,旅游主管部门完全没有必要去搞景区级别的评定与划分。因此,5A景区应该选择一个时机退出。
十八大以来,大量以权力为主导的认证、评比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市场秩序也并没有出现混乱的迹象。比如,驰名商标、免检产品、中国名牌、著名商标……现在这些被权力认证过的、能够影响市场供求的种种“头衔”都被砍去,是政府把市场的主动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广大公众。政府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压缩了腐败空间,何乐而不为?
不可否认,5A景区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第一批5A景区是在2007年验收的。也就是说,最早的5A景区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超过10年。但即便如此,笔者认为,5A景区这种由权力主导的评价机制也应该及早退出,抑或是,整个过程能够在确保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交付给更加独立的社会机构来进行评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