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安倍VS天皇,好一场日本宫斗大戏
日本可能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时刻。NHK的英文网站报道称,今年82岁的明仁天皇,最快可能于8月8日宣布退位,将天皇之位传给德仁亲王。如果成行,这将是明治维新以来从未有之大事。
虽然日本近来在南海等问题上蹦跶颇欢,但很多普通日本人并不关心政治;相反,对于天皇退位这件事,他们却高度关注。
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从半个月前,围绕“生前退位”的决定,天皇和安倍政府之间就开始上演起了一出宫变大戏。
宫变
故事要从7月13日说起。
当晚,日本NHK电视台在7点黄金时间播出重磅消息:天皇明仁已表示打算“生前退位”,时间约在今后数年;并向宫内厅表达了这一意愿。
这一百年未有之大事件,自然引发了整个日本社会的震惊,各大电视台和报刊纷纷跟进。日本推特上,与天皇和皇室相关的搜索词,迅速占据了热词榜前20位。
此后的惊天反转剧情,更出乎日本人的意料。
当晚,接近午夜时分,日本多家媒体突然发布消息称:宫内厅次长山本信一郎在深夜召集记者,全盘否认关于天皇“生前退位”的相关报道,并斩钉截铁地说称“绝无此类事实”。
一边,NHK是日本公共电视台,是日本民众信任的权威新闻源;另一边,宫内厅是日本政府负责天皇皇室事务的主要机构,宫内厅次长的发言代表了日本政府的正式态度——这两者发布的内容居然完全冲突。
即使是对于皇室事务毫无所知的普通百姓,也能够从中嗅出一些怪异的气息:宫中出事了。而那些做过政治记者甚至皇室记者的媒体人们则更想到了更深的一层——当晚,一位日本媒体朋友给岛叔发来微信:“我们要解放天皇!”
衣带诏
我们来分析下这种冲突。
按说,日本主流媒体关于皇室报道本来就存在诸多禁忌。涉及天皇“生前退位”这样的主题,NHK绝无可能自行报道,只能是来源于天皇自己的意图。而且在播发消息之前,应当有天皇身边的宫内厅官员知晓并许可此事。
而宫内厅的“辟谣”,实际上是在否定天皇的意图,亦可理解为封锁天皇的对外发声——如果放在100年前甚至80年前,这是可以直接归入“大逆”级别的重罪。
再进一步说:如果天皇能够通过正常的宫内厅渠道发声,也就不会绕开宫内厅,而由NHK宣布自己的意愿(后来的消息称,NHK之所以要在晚间7点播发消息,正是为了让天皇本人能够看到)。
套用中国古代的说法,身居宫中的天皇,是在用NHK传出“衣带诏”。而宫内厅在慌乱之下,做出了最直接的“直线反应”,将天皇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暴露无疑。
于是,当天夜里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最大的门户网站头条是《天皇表达“生前退位”意愿》,次条则是《宫内厅次长否认天皇打算“生前退位”》。
这种处理方式,几乎是将次长先生推上了“逆贼”之位。岛叔深深怀疑,如果是上个世纪30年代,遇到这种事情,多半会有少壮派军官头缠“尊皇讨奸”布条,组队前往“天诛”的。
尽管今非昔比,但宫内厅官僚们似乎也没有成为“朝敌”(日本古代对叛贼的一种说法)的心理准备。第二天,官僚们实质上放弃了抵抗,不再纠缠于事实本身。各大媒体一方面坐实了天皇确实打算生前退位的意愿,另一方面则开始了深度讨论——“生前退位”,为什么?能不能?
时机
为啥要退位?客观来说,明仁天皇老矣,有点力不从心。
今年82岁的他,身体并不算好,近年来先后动过前列腺手术和心脏手术。虽无实质性权力,但作为国家元首,日本天皇却有非常繁重的日常工作,如在各类文件上用章、频繁的国内巡视,甚至时有长途出访等。5年前,明仁就多次表达过退位的想法,因为身体的确难以承受公务强度。
但是,按照日本现行的“皇室典范”,并没有天皇提前退位之说。明治天皇以来,历任天皇均是一直在位至逝世为止。
幕府时代结束的“大政奉还”,还权于天皇
7月13日夜,宫内厅次长就是这么解释的:皇室典范的修改需要通过国会,天皇个人不能修改皇室典范,因此从皇室典范而言,不存在提前退位的可能性。
但事实上,数年前,日本政府早已清楚天皇的想法,宫内厅也成立了由长官等人组成的小组,讨论“生前退位”涉及的法律等问题。
所以,双方对此其实都心知肚明。于是,问题的关键,转向了“时机”——天皇为什么一定要在此时宣布消息?
修宪
在岛叔看来,答案是“修宪”。
在日本,天皇和皇太子虽不能公开表达政治观点,但他们均是反对修宪的“护宪派”,这几乎已是半公开的“秘密”。特别是2012年底,安倍再次执政之后,“修宪”已不再只是右翼和保守派们的口号,而是日益迫近的现实可能。
在此背景下,天皇开始少有地谈及宪法问题。例如,在2013年的“生日谈话”中,天皇提到:“战后,……日本将和平与民主作为应当守护与珍惜之物,制定了日本国宪法,实施了各项改革,建起了今天的日本。”
之后,天皇几乎每年都会谈到宪法问题和历史问题。要知道,天皇虽无实权,但在日本社会享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对普通国民有相当影响力。天皇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无疑给安倍政府带来了不少压力和烦恼。
大家知道,今年7月10日的参议院选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年此后修宪前景。由于自民党等支持修宪的力量获得了三分之二多数席位,安倍已经可以在国会推动修宪。
为什么说时机有选择?据日本媒体称,NHK原计划在7月10日之前播发天皇希望退位的消息,但却被安倍政权设法封杀;最终,他们选择在选举第三天后播出这一消息。日媒分析,如果没有天皇方面的力推,NHK是不会如此坚持的。
决绝
天皇之所以如此决绝,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以此表达对修宪的态度,并避免被安倍在修宪过程中所利用。已经相当多的民间声音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安倍再次执政之后,一直希望利用天皇获得支持。最著名的一次,2013年4月28日,天皇及安倍等人同场参加公开活动,在天皇夫妇退场时,包括安倍在内的高级官员突然高呼“天皇陛下万岁、万岁、万岁”;天皇先是略显惊讶,其后面无表情地离场,未与任何欢呼者互动。
安倍(前方左一)带头高呼天皇万岁
要知道,“三呼万岁”,是战前军国主义礼仪的典型环节!战争时期,无数日本人都是在高喊这句话后成为军国主义的殉葬品。战后,这种仪式已经从公务场合中完全清除。但在当天,安倍的做法明显是一种“突然袭击”——如果天皇欣然接受,社会反响也不错,这一“流程”就可能顺势推广。
然而,天皇本人明显对此非常反感,日本左派和部分右翼也纷纷抨击此事——左派自不必说,一些右翼则认为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对天皇大喊是严重“不敬”——确实,如果在以前,莫说是对着天皇大声说话,甚至平视天皇都是不允许的。自那以后,在天皇出席的公开场合,便再无此类情况出现。
第二,通过“生前退位”的方式,开创近现代天皇退休先例,使天皇这一身份“职务化”,防止右翼未来将天皇再度“神化”。
解释下。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逐渐形成了以“国家神道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体系,将天皇作为“现人神”,置于整个军国主义体系的顶端;因为是“神”,所以不存在退位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何古代天皇屡有退位者,但明治后皇室典范却无此规定的背后原因。
二战结束后,日本恢复了天皇“人”的面貌,并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国家神道教的余毒。天皇是“人”不是“神”,这是战后体制下的常识。
但是,日本社会一些右翼和保守势力想要建立的国家,并非仅仅是修改宪法的和平条款,还要在很大程度上恢复过去的意识形态,再次建立以天皇和神道教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与此相关,今年G7峰会期间,安倍带领各国领导人参拜的伊势神宫,就是神道教的大本营。)从这一角度看,明仁天皇在这一时机下宣布“生前退位”打算,也是要奋力一搏,彻底封死右翼的这个打算。
未来
这场戏该怎么发展?
经历了初期的忙乱后,安倍政府已经开始了“舆论引导”。比如,强调天皇只是因“年龄因素”寻求退位、政府正在讨论各种方案等,一些日本媒体也在配合安倍政府,将话题收拢于“皇室制度”之上。
说到底,安倍政府并不想让天皇很快退位,最起码在今后两年“修宪关键期”是如此打算。办法可能包括:或以修改皇室典范需要论证为由继续拖延;或建议对皇室典范现有的“摄政”条款做小幅修改,在其中增加“因天皇年事已高”可拥立摄政的条款。
针对前一种局面,天皇方面可能会继续通过媒体或其他方式施压,这必然会给安倍政府带来一些麻烦;针对后一种办法,天皇恐怕不会接受。显然,他希望早日传位于皇太子,避免再生枝节。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天皇还是安倍政府方面,也许都已经将目光投在了下下一代天皇身上。
根据皇室典范,天皇只能由男性担任。现任天皇有两个儿子,长子皇太子德仁、次子秋筱宫文仁,孙辈中则只有一个男孩,文仁之子悠仁。如果德仁顺利继位,则其弟文仁和今年10岁的悠仁将成为第一、二皇位继承人,悠仁显然将成为未来天皇。与过去的皇族子弟不同,悠仁并没有进入贵族专用的学习院,而是进入了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小,与普通孩子一起上学。
对此,已经有保守系媒体开始讨论,应当让悠仁回到学习院接受“帝王之学”,而非普通的国民教育。这表面上是谈“身份”和“规格”,实际上则是在谈意识形态。日本右翼最希望看到悠仁成为一名深宫大院里长大的“皇室传统守护者”,最不愿意看到悠仁成为一名有独立人格、现代知识和开阔眼界的“自由派”。
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天皇的去留之争,以及皇室与某些政治势力之间的后续博弈,还将衍生出诸多剧情,绝非只是眼前一幕。这不仅是天皇的家务事,还涉及日本国家的前途去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