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忠:蔡英文为何要放弃南海U型线?
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让中国社会激愤,也点燃了中国民间的新一波民族主义浪潮。针对「美日韩菲」的排外情绪连日来在网络扩大,还波及肯德基、麦当劳等美资企业。吊诡的是,因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而才扬言要对台「地动山摇」的大陆,这次却「放过了台湾」。显然,原因是蔡英文在此次对南海仲裁结果的回应,让大陆「大致满意」。究竟个中缘由如何?台湾与大陆在南海议题上难得的「一致对外」,又是否能成为双方关系真正破冰的契机?台北二度表态免受中国民族主义洗礼
其实,如何应对南海仲裁案,的确成了考验蔡英文上台后处理对外关系智慧的第一道难题。
蔡英文深知处理南海议题必须考虑四方面的因素,除了关乎台湾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涉及与美国、大陆、东南亚国家关系的维持。换言之,甫上台的蔡英文如何撰拟这份回应南海仲裁判决的声明,关键就在台湾如何在阐明自己立场的同时,也能兼顾与其他三方的关系。这对向来在对外关系场域深受大陆制约的台湾而言,自然不得不是要绞尽脑汁。对此,在7月12日仲裁结果出炉前,蔡英文的“总统府”内连日来召集相关智囊与南海专家商议,并初步拟定好几个沙盘推演的应对方案。当海牙常设仲裁庭于台北时间当天下午五时公布仲裁结果后,总统府就迅速地根据结果内容,连夜发表声明,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两点:
一、“中华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享有国际法及海洋法上之权利。
二、相关仲裁判断,尤其对太平岛的认定,已经严重损及我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之权利……,我们绝不接受,也主张此仲裁判断对“中华民国”不具法律拘束力。
在此之前,大陆其实也在关心台湾方面如何表态。因此,当听到台北发出措辞不轻的立场声明是「绝不接受」及「此仲裁判断不具法律拘束力」时,顿时松了一口气,因而欣然“验收”了。
其实,与大陆相异的是,在裁决出炉前,台北所预先拟定的方案中,并非早已定调「绝不接受」,因为裁决公布前无法断定结果是否对台湾全然不利。然而,之所以最终出现「绝不接受」的表述,完全是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始料未及的「太平岛非岛」的结果所赐。
台北对裁决的表态,其实“总统府”发表声明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两天后7月14日由行政院长林全亲自作较为具体的说明,主轴是批评仲裁案「三个不恰当」,并提出「四个主张」。
所谓的「三个不恰当」,包括一、仲裁庭使用「中国台湾当局」(TaiwanAuthorityofChina)的称呼不当,有贬抑“中华民国”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二、仲裁庭扩权,将非仲裁目标之太平岛法律地位认定为「岩礁」,严重损及“我方”权利;三、审理过程中,没有邀请台湾参与仲裁程序,也没有征询台湾方面的意见。
至于「四个主张」,重点在于「台湾是任何南海多边和平争端解决机制不可或缺的一员,应被纳入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我国希望能迅速与相关各方展开多边对话,就南海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打击海上犯罪、人道援助以及灾害救援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建立协调及合作机制」。
蔡英文为何定调不提南海U形线?
如果说12日当晚“总统府”的声明凸显了与大陆在南海议题上相近的立场,则林全的说明则是有意表白了两岸主张的差异,从四个主张的要点看来,甚至还可以理解为是对大陆的喊话:要求将台湾纳入对话机制。
吊诡的是,蔡英文政府在南海的主张上,与大陆最大的相异之处,并没有出现在两份政府声明的表述中。蔡所省略的恰恰是北京最在意的:台湾在U形线的立场(大陆称「九段线」;台湾则称「十一段线」)。U形线起源于二战结束后,当时还在大陆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7年所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基于与越南的关系,于1953年主动将「十一段线」去掉与越南相近的北部湾、东京湾两段,因此成为现在俗称的「九段线」。此后大陆声称,「九段线」内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皆为为其固有领土。
早在马英九主政时期,美国已要求台北就「十一段线」作出澄清,以厘清此线究竟是国界线、海岛归属线,还是其他属性的界线?然而,华盛顿此举被马英九政府断然拒绝。
其实,中华民国内政部1947年是依据什么而划出「南海诸岛位置图」,收藏于台湾各档案馆中庞大的南海史料并无相关的文字说明。尽管当初绘制此图的重要背景是因为抗战胜利,中华民国筹划接收日本撤退后的「新南群岛」。正因为「南海诸岛位置图」中的U形「十一段线」并无清晰列出经纬度,倘若以后来轻视历史经验的国际法,来主张U形线内所有岛礁的主权已属不易,更遑论线内所有的海域权利。在加上美日与国际社会的压力及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因此蔡英文政府在北京的「九段线」主张被此次仲裁庭否决后,定调不提U形线。
南海裁决凸显两岸关系的脆弱
尽管两岸政府在仲裁庭判决后出现「唱双簧」的现象。然而,并不意味着民进党的南海政策从此就让大陆「安心」。
对台湾而言,尽管都主张拥有钓鱼台与南海的主权。但是与前者只停留在口头主张相异的是,台湾至今仍有效管辖着太平岛(还包括中洲礁)。正因为拥有此南沙最大的天然岛屿,台湾未来如何经营该岛、如何在中国与美国漫长的南海拉锯战中,及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进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弱势关键」角色,着实有许多可以操作的空间。还有,倘若未来美国有一天要求使用太平岛,台湾是否允许,在什么条件与范围内允许,可以裁量的幅度并不小。而台北的战略中,还包括以「不完全倒向美国」,来换取大陆在台北参与南海相关的国际对话机制的既定政策中让步。
诚然,基于大陆对台北的「中华民国」一概不予承认的基本立场,在涉及「主权」的南海问题上,要大陆允诺台北出现在中国与东盟(东盟)的南海对话场合中,并不容易。不过,继续排除台湾在外的得与失,却也是大陆需要慎重考虑的。
就在暂时放过蔡英文一马的大陆为应对南海裁决的影响而忙碌之际,中国民族主义怒火的一角却也「意外地」烧到了台湾。台湾演员戴立忍因过去曾支持「太阳花学运」、香港「争普选」等社会活动,遭大陆电影《没有别的爱》剧组换角,他事后发表道歉声明,并被迫澄清「自己从来不是台独份子」。此一事件又使本来可以因南海仲裁案而暂且喘息的两岸关系,再度出现龃龉。由于台湾社会对今年一月台湾大选前夕发生的「周子瑜事件」记忆犹新,因此部分蓝绿对「戴立忍事件」背后“中国网民凭借大陆强大的经济力量对台湾人民的价值认同进行「霸凌」的行为”不以为然。台湾社运人士王奕凯因此在facebook发起「第一届向中国道歉大赛」,以幽默嘲讽方式响应大陆的民族主义浪潮,连日来已有数万人参与。
南海仲裁案涉及对国际法的理解与诠释,也牵扯到复杂的国际关系,同时「崛起」的中国也逐渐远离「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还出现急于「展现肌肉」的思潮。蔡英文因「太平岛非岛」的错愕而发表的强硬态度,意外地使台湾避免了直接受到中国民族主义狂潮的洗礼。然而「戴立忍事件」却将两岸一时的喘息气氛打回原型,彰显了「中国崛起」下两岸关系的脆弱。
页:
[1]